洪耀輝
摘 要:高考《考試說明》是高考命題的依據與標準,也是高中教師上課的指揮棒,更是高三學生復習迎考的航標燈。鑒于學生理解考試說明的能力較差,為了能更有效、有的放矢地完成第二輪的專題復習及第三輪綜合沖刺復習,認真研究《2015福建省理綜化學考試說明》顯得至關重要。
關鍵詞:考試說明;體會;變化;復習建議
2015年化學科《考試說明》的命題思想、目標與要求、試卷結構與2014年相比基本不變。
變化部分為:題型示例中,例1更換為有機例題,更加突出了有機化學的考查,與2014年福建省質量檢查試卷的有機考查相吻合,在2014年福建省質檢有機考查分值加重(第1、2、23、31題),都涉及有機,更換的有機化學題型考查的知識點變多、涉及面更廣,增加了有機物同分異構體的書寫,此次變動體現了與全國卷接軌的一種跡象。電化學例題更換2014年福建高考試卷的電化學真題,本題要求學生通過對該原電池裝置的觀察和電池反應的分析,理解原電池反應原理,更加體現了對學生能力的考查,檢測學生準確提取實質性內容,并進行初步加工、吸收的能力。例5更換2014年高考化學試題的真題,本題綜合考查了原子結構、元素周期律、化學反應基本類型、氧化還原反應、離子反應和熱化學等中學化學主干知識。檢測學生獲取信息、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能力,以及用原子結構等化學用語進行表達的能力。更換的兩道例題同時也和2014年福建省質檢試卷體現的精神一致,在2014年省質檢試卷中對選修四化學反應原理的考查較重一些(2014年福建省質檢反應原理考了38分),同時也體現了選修四考查的靈活性、多樣性。
要想更好地研究2015的高考方向,除了研讀《考試說明》外,也可以從去年的高考化學試卷和2014年省質量檢查試卷入手,從中提取信息。2014年高考化學試卷緊扣2014年福建省《考試說明》,突出新課程教學要求,難度基本控制為7∶2∶1,重點檢測分析綜合、整體思維等化學學科思維方法。整體呈現如下特點:
一、鞏固雙基,考查主干知識源于課本知識
必考內容主要涉及化學與生活(選擇題6,考到的知識點都是常見的物質,如生石灰、鹽類、食醋、小蘇打等物質的性質與用途);有機基礎知識(選擇題7,考查的知識點有乙醇、乙烯、乙醛、乙酸乙酯、纖維素的性質及同分異構體概念,有機的考查貫穿整條有機知識主干線);實驗基礎(選擇題8,考查的知識點有溶液中離子鑒定考查氨水的弱堿性、Al3+、Mg2+的檢驗,鹽類水解即NH4Cl溶液蒸干過程,萃取分液的應用范圍,溶液和膠體的區別);元素化合物(選擇題9題、23題、24題、25題等以鈉、鋁、鐵、銅和氯、硫、氮及其化合物為載體考查了相應的性質等);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知識;氧化還原反應、離子反應(選擇題10主要考查了酸式鹽的電離、鹽的稀釋、電荷守恒定律、溫度對電離平衡的影響);化學反應與能量轉化、化學反應速率的考查更加側重利用信息與讀圖表能力、觀察方法、分析和解決問題方法,化學平衡原理(電離平衡、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及電化學(選擇題11以題干電池裝置圖為題材考查了兩極電極反應式的書寫、電解質溶液的選擇、電子的轉移);原子結構示意圖、結構簡式等化學用語的識別與表述,以及反應熱計算、以物質的量為中心的化學方程式計算等化學主干知識;試卷突出對研究物質的基本方法的考查與學生掌握知識的基本技能。
二、題材源于生活,高于課本,重視能力考查
第Ⅱ卷的第24、25題的設計通過精選生產、生活中的素材,以推斷、信息遷移、實驗綜合題型的方式設置問題,通過學生在解題過程中知識應用的縱橫延伸、思維的沖突激發,考查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考查的知識點還是源于課本,如25題濃硫酸與亞硫酸鈉反應方程式的書寫,晶體的分離方法,尾氣處理裝置的選擇、滴定等知識點,25題注重測試在新信息條件下完成化學方程式、離子方程式、書寫、化學平衡計算等課本主干知識,有效地檢測了學生對主干知識與核心內容的綜合運用水平以及思維的敏捷性,總而言之,萬變不離其宗。
三、復習建議
不知眾多老師在二輪與三輪復習中是否經常遇到舉步維艱的情況,上課中總是覺得學生遇到難題時會聚精會神,但卻掌握不佳,而遇到基礎題卻不理不睬,造成教師上課的方向迷茫,大多數學生因高考迫在眉睫難免存在眼高手低,輕基礎、重難題的錯誤思維。綜合對幾次理綜考試的分析,我個人認為,在二輪及三輪沖刺復習中,一定要注重基礎,講清每一個基礎要點,規范每一個答題要點。根據考試說明按專題把知識理清,做到顆粒歸倉,努力讓學生做到會做的題不丟分,不理解的題目爭取得分。
?誗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