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想君
摘 要:《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指出:“普通高中歷史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有利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倡導學生主動學習,在多樣化、開放式的學習環境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積極性與參與性,培養學生探究歷史問題的能力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所以,在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更新教育教學觀念,要借助恰當的教學方法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進而促使學生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關鍵詞:高中歷史;自主學習;問題探究;先學后教;小組討論;多媒體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而且,對學生綜合素質水平的提高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認真貫徹落實課改基本理念,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進而,確保學生在高效的歷史課堂中獲得健康全面的發展。因此,本文就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對如何構建高效、自主的歷史課堂進行概述,以期能夠幫助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
一、借助問題探究,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問題是探究之源,是創新的前提,更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基礎。所以,在創設問題情境的時候,我們要立足于教材,設立恰當的問題來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探究,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在思考探究中找到學習的樂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對高效課堂的順利實現也有著密切的聯系。
例如,在教學《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時,為了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為了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培養學生的問題探究能力,我引導學生思考了下面幾個問題:(1)董仲舒新儒學的核心內容是什么?(2)董仲舒為什么要提出這樣的思想觀念?(3)漢武帝時代儒學地位得以提升的原因有哪些?……組織學生結合教材內容進行思考探究,這樣不僅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而且,對高效率歷史課堂的順利實現也有著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探究力,進而,為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做好鋪墊工作。
二、實施先學后教,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先學后教模式是相對于先教后學模式而言的,該模式最大的亮點就是學生從上課開始就是自學,有目的地自學,這樣不僅給學生搭建了自主學習的平臺,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而且,也有助于學生綜合素質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所以,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有效地將先學后教模式應用到課堂之中,以促使學生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本文以先學后教模式在《明治維新》教學中的應用為例進行概述。
先學:帶著本節課的學習目標進行自主學習,并將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反饋給我,并自主地將明治維新和清朝的“百日維新”進行對比學習。
當堂練環節:(1)日本明治維新取得巨大成功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其主導因素是____。
(2)試說明百日維新失敗與日本明治維新成功的影響因素。
(3)俄國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維新,主要的成果是____。
……
后教:我根據學生反饋的問題以及當堂練環節存在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點撥,以確保高效課堂的順利實現,同時,也促使學生體會到自主學習帶來的樂趣,進而,使學生以積極的學習態度走進歷史課堂,成為課堂發展的主體。
三、借助小組討論,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小組討論是歷史課堂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方法,該方法不僅打破了傳統教師的“一言堂”,而且,也有助于生生之間的交流,對高效率的歷史課堂的順利實現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實施小組討論模式時,教師要選擇有效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討論,要鼓勵學生自主發表意見、看法的過程中更好地理解知識的中心思想。因此,在授課的時候,教師要立足于歷史教材,要借助小組討論來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而,確保歷史課程價值的最大化實現。
例如,在教學《毛澤東思想》時,為了加強生生之間的交流,也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授課的時候,我選擇了小組討論模式,首先,按照同組異質、異組同質的原則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以確保課堂面向全體學生,接著,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毛澤東思想產生的深遠影響”進行討論,這樣不僅能夠加深學生的印象,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也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四、借多媒體輔助,營造自主學習氛圍
多媒體是現代教學手段的重要方式之一,該方式不僅能夠活躍課堂氣氛,將抽象的歷史課堂形象化,而且,也能給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環境,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之中。所以,在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有效地發揮多媒體的輔助功能,要借助恰當的方式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使學生在高效的課堂中輕松地掌握相關的歷史知識。
例如,在教學《音樂與影視藝術》時,我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了早期的浪漫主義音樂、民族樂、爵士樂和搖滾樂等,并引導學生將其與現在的進行對比,同時,引導學生思考:“音樂和影視藝術對人們生活產生的影響”。這樣不僅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而且,對高效自主的歷史課堂的實現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總之,在課程改革下,教師要更新教育教學觀念,要借助恰當的方式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而,在確保歷史課程目標最大化實現的同時,也為學生綜合素質水平的提高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薛建平.構建自主學習歷史課堂教學模式[J].歷史教學,2000(07).
?誗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