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由于我國現在的經濟水平不段發展,因此社會也在不斷的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現在都處于互聯網的時代,本篇穩重通過行為主體的角度來區分“互聯網金融和”金融互聯網“的區別,對其比較了金融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在的特點、內容上的創新等但是各方面的差異;分析了兩者各自的優勢,并且能夠相互合作、共贏的創舉。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金融互聯網;分析比較
一、前言
根據相關報導,隨著近幾年的快速發展,先出現很多方式來進行第三方支付,比如說余額寶、微信支付等等,因此在我們國家對于互聯網金融非常重視,也是人們經常討論的熱門話題,但是還是有很多對于互聯網金融不是很了解,以及傳統金融。
因此我們首先要知道“互聯網金融”和“金融互聯網”的關系,以及比較和聯系,以便于我們去深刻的了解互聯網金融,同時也能夠很好的處理“互聯網金融”和“金融互聯網”之間的關系,能夠得到更長遠的發展,其意義非常重大。
二、互聯網金融與金融互聯網的內容不同
據了解,目前國際上對于互聯網金融還沒有一個權威性的定義。在2012年謝平教授所闡述對互聯網金融的理解,是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的第三種融資方式,即是“互聯網金融模式”。他對其所定義的模式就是“方便支付、個體移動支付統一、超級集中支付系統的統一”。風險評估和信息處理要通過網絡化的方式來進行,由于市場信息的不對稱、程度非常低;資金供需雙方在資金期限匹配、風險分擔等上面的成本也非常低,直接可以進行交易;銀行、券商還有交易所等金融中介都不能起到作用,而貸款、債券、股票等發行、交易還有卷款支付可以直接在網上進行。在市場上充分有效,接近一般均衡定理描述的無金融中介狀態,從中可以達到與現在的資本市場直接融資和銀行間接融資一樣的資源配置效率,不僅可以促進經濟的增長,還能大幅度減少了交易成本。這個模式最重要的是摒棄金融中介的存在,其試圖改變市場參與的主體和還有形式。
互聯網金融和金融互聯網,我們可以通過一些其他的形式來對其進行理解,比如說行為主體還有參與形式。首先要了解互聯網金融是什么,就是可以在非金融結構下來進行支付云計算,可以通過不同的網絡社交來進行社交,能夠為更多的人帶來福利和方便,基于大數據的金融服務平臺、金融理財產品網絡銷售等等這樣的模式。可以進行第三方支付、對于大多數數據的金融服務平臺,還可以通過金融理財產品網絡銷售。和金融互聯網完全不同,一般的傳統金融機構是通過互聯網的不斷創新,大大提高了其效率,同時還能夠降低成本,與金融互聯網參與的形式不同的是,互聯網金融是通過網絡技術來進行數據的處理,通過多種渠道來進行交易,比如電腦、移動終端等等。兩者之間最明顯的區別在于一個是從事創新型的金融業務,還有一個是傳統金融機構將自身的業務互聯網化,兩者在參與主體和形式上面完全不一樣。具體區別如下。
1.背景不同
我國已經進入了互聯網時代,給我們人類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分享等特征的互聯網;金融互聯網不僅通過網絡技術的發展以及應用來促進其發展,更為重要的一點是由于同行之間競爭帶來的壓力。
2.理念不同
互聯網金融可以通過開放式的網絡平臺,讓客戶們能夠進行現金管理、跨行支付等功能;與互聯網金融不同是的,金融互聯網是通過“渠道”來進行定位,隨著互聯網時代的迅速發展,金融互聯網可以開設網上銀行、產品的上線、還有電子商務等等,互聯網只不過是延伸了其傳統金融機構的交易渠道。
3.資源配置不同
互聯網金融和金融互聯網的資源配置也不同,互聯網金融的特點是將所需要的資金供需通過電腦發送到網上,確保兩方不需要通過銀行來進行交易,只要在網絡平臺上就能夠查詢到所有信息并且完成所有信息,比如說還有信息的甄別等等,使得信息更加對稱。雖然傳統金融機構也進行了互聯網技術,但是還是有很大區別,其還是主要從事貨幣信用活動的中介組織者,這是始終都無法改變的。
4.創新內容不同
由于社會的不斷進步,時代在不斷發展,和國外的金融監管不同的是,國內在金融監管和金融產品的創新上有很大的突破,我國的互聯網金融,由于我國的經濟條件是有限的,在創新方面比較困難。金融互聯網對于我國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作為金融創新的主體的傳統金融機構,有很大的創造機會,而對于在金融產品創新上,其發展的空間很大,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5.監管要求不同
互聯網金融和金融互聯網在監管和要求上完全不同,都不在同一層面上。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涉及到很多的監管部門,比如銀監會、證監會、央行、工信部、商務部等等。還由于其創新速度非常快,沒有按照專門的行業法規進行,就會存在很大的風險。還有技術安全上也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在這幾個方面都缺乏監管,這一點一定非常重要。傳統金融機構和金融互聯網是密不可分的,規定了需要央行以及銀監會來對其進行監管。像貸款業務、支付結算等,相較而言,在監管上比較嚴格。
三、互聯網金融與金融互聯網所各有的競爭優勢
1.互聯網金融的優勢
根據相關數據了解,目前到2012年底,數據顯示我國的使用上網的戶數已經達到了5.6億,排在第一位,數據說明中國使用上網的戶數已經達到了5.91億,跟去年相比,增長了2656萬人,在互聯網普及率上也提高了兩個百分點。由數據我們可以知道,我國的生活水平變得越來越好,很多人都了解了互聯網,也越來越離不開互聯網,意味互聯網金融在我們國家是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的。
(1)開放的資源平臺。搭建的平臺是開放的,第一是在資源上的開放,開放的同時也實現了資源共享;第二是在對參與主體的開放,這樣可以大大降低成本,“二八定律”的成立前提也可以當不存在,對于其所帶來的好處是,很多傳統金融當中的中小型客戶被忽略,而現在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從而參與金融相關的活動,可以讓我們去進行學習,也使得互聯網金融能夠普及。
(2)大量的數據和信息。舉個例子來說,我們可以對于用戶所出現的一些問題進行及時的解決,可以通過正規途徑,前提是要有條件的商家才能夠幫助他們進行相應的貸款幫助,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在不久的將來,互聯網還通過海量的信息,運用云計算來對客戶的消費進行詳細的分類,進行詳細的數據分析,從而去滿足客戶的需要。
(3)服務便捷、高效。目的是為了讓客戶更加方便快捷的完成交易,智能搜索引擎通過對信息的檢索來很快搜索到客戶所需要的商品,從而提高了搜索的效率,按照這種模式進行,既做到了公平競爭,信息完全公開,同時也大大提升了服務的效率。
2.金融互聯網的比較優勢
(1)雄厚的資金實力。在互聯網時代,為了能夠爭奪市場主導地位、開發積累客戶還有開發后臺的技術,前提是需要擁有大量的資金投入。也有也很多的互聯網公司因為資金鏈斷了而導致了破產。而金融互聯網的行為主體是像銀行之類的傳統金融機構,不管是做網上銀行還是開發電子商務,前提都是需要擁有雄厚的資金,才能夠保證投入到各項的開發。
(2)良好的信用品牌。一般的傳統金融機構的長期運營,其優勢在于積累了很高的公信力,從而用戶在第一選擇上就會是它,由于近幾年互聯網金融企業經常發生“卷款跑路”的現象,所以信用對于一個企業來說非常重要,從而能夠吸引更多的客戶。
(3)較高的風險管理能力。對于金融業來說,其風險非常大,還有流動性風險、市場風險等等。所以在傳統金融機構實踐中,一定要加強管理,不斷優化風險管理流程,并且完善風險控制指標的體系,嚴格按照規章制度做事,從而很好的進行風險防控。
(4)政策保護。其行業的準入門檻較高,現行的監管規定了:全國性商業銀行最低的注冊資本為十億元,設立城市商業銀行最低注冊資金為一億元,設立農村商業銀行最低注冊資本為五萬元。
四、互聯網金融和金融互聯網是競爭和共同生存
互聯網金融和金融互聯網不能分開。互聯網金融在其理念和觀念上面會給傳統金融帶來很大的困難,可以促使它的經濟發展;金融互聯網和其不同的是通過其他方式來進行支付,是通過銀行卡的賬戶來進行,同時,互聯網金融和金融互聯網也會有很多的沖突。互聯網金融我們都知道,像微型代付、余額寶等產品的發展都非常好;金融互聯網則包括了手機銀行支付、微信支付等等。不管是互聯網金融還是金融互聯網,都是進行著非常簡單多元化的趨勢,使用起來方便快捷,它們更多的是競爭與合作的關系。
五、結束語
由于資金的短缺,我國的金融互聯網發展較為困難,只有在不斷發揮各自的優勢,加強管理能夠將互聯網金融的數據信息,還有支付渠道等和產品結合在一起,相信經過我們大家的努力,在不久的將來,互聯網時代的發展會更好。
參考文獻:
[1]謝平,鄒傳偉.互聯網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1-22.
[2]粱璋,沈凡.國有商業銀行如何應對互聯網金融模式帶來的挑戰[J].新金融,2013(07):47-51.
[3]邱峰.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的沖擊和挑戰分析[J].吉林金融研究,2013(08):44-50.
作者簡介:楊帥(1982.7- ),女,漢族,黑龍江哈爾濱人,中國人民大學,金融學,金融投資,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