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會
摘 要:課堂教學是教學的主要形式,是學生獲取信息、培養能力、形成價值觀的主要場所。高質、高效的課堂教學,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是新課程改革的主要要求。以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為平臺,淺述課堂教學有效性實現的途徑。
關鍵詞:生物教學;有效性;途徑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課堂教學有效性是評價教學成效的重要標準,受制于中考應試壓力的影響,初中生在課業負擔重、學習時間緊的狀況下,如何有效完成生物學習目標,是每一位生物教師應當充分關注的問題,我認為實現初中生物課堂有效性的途徑有:
一、優化教學思想,提高認知有效性
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來教導學生實踐,培養嚳生的動手能力,帶領學生走進大自然,接觸生活,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學方法的選擇要從學生的興趣愛好、認知能力、理解水平、智力發展程度考慮,并結合教師的教學特點悉心執教,給學生制訂自己的學習計劃、學習目標、學習動力,讓學生喜歡上生物課堂的樂趣。
例如,在學習“有絲分裂”這一內容時,由于初中生對于課本上有絲分裂概念的抽象化,沒有對有絲分裂的相關概念和認知,如果教師在教學中僅僅是采取課本上的內容講解是遠遠不夠的,這時教師應該在網上搜查,制作生動的課件,向學生展示有絲分裂的動態變化過程,并且帶動學生互動發揮充分想象,輔以課堂討論,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會被帶動起來,就會更加深入地理解這個概念,這時教師在加以課本內容的講解,這堂生物課就更加生動,學生就更容易接受。
二、提高生物演示實驗的有效性
生物實驗是初中生物課的重要組成部分,通常是為了讓學生更加深刻地認識所學內容,培養學生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理解和鞏固生物知識,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它通過學生親自動手,依據實驗原理、實驗方法、實驗步驟、實驗現象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實驗的反應原理,掌握基本的方法和技能,同時通過實驗也能有效地增加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同時學生的情感價值觀也會得以加強。
比如,在初中課本中的“觀察血液組成中不同血液成分”的觀察,“呼吸作用”中種子呼吸現象的演示,“蒸騰作用”中植物蒸騰失水現象的演示等。生動有效的演示實驗能吸引全體學生的關注度,把學生的思維充分調動到所研究的物質上去,使學生用心學,用心做,用心思考,這無疑是提高了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因此生物實驗的有效性是使生物課生動的有效途徑。
三、豐富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高生物教學有效性的有效途徑,其中直觀教學最能夠直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該在課堂中充分發揮自己的能源優勢,利用網絡媒體獲取大量的信息和知識,再通過擬定合理的教學大綱豐富學生的學習方式,增加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學生的興趣度,這樣學生會在輕松愉快的環境氣氛中去學習,去發展他們的創造性思維。
例如,在“無性生殖”一課中,利用馬鈴薯的塊莖,學生親自動手來做嫁接實驗。我體會到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學生對探究活動是那樣的認真和細致,他們對于嫁接生成新品種和無性生殖的特點和原理記得都很牢固。課堂中利用實物來進行教學活動,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責任感,使學生在歡樂愉快中度過一節生物課。經過實踐證明,在教學調控中,用不同的直觀教學手段能不斷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產生求知欲。
四、培養良好的師生關系,提高情感有效性
要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必須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同時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將學習過程中積累的經驗運用到解決其他問題上。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式仍需要教育工作者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和探索,但歸根到底,教學都是圍繞學生這個主體進行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是教學有效性的最終目標。
五、給予學生準確合理的課堂教學評價的有效性
教師對學生的課堂評價,對促進他們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學生每一次小小的成功或是取得優異的成績,教師都應給予充分的肯定,給他們鼓勵能增長學生的上進心和學習的動力,學生小小的過失要給予批評,但同時教師要注意自己語言的恰當性,
教師的評價要有針對性,不同的學生要給予不同的評價方式,培養出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師生互動式的教學組織形式也漸漸成為新課程課堂的主要標志。教師可以通過課后評價將學生的知識反饋梳理起來,有針對性地對每個學生進行課后輔導,不僅提高了教學的有效性,也完善了教師的教學策略。
總之,為了貫徹新課標的“培養創新型發展型”學生,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創新、自立自強的品質,讓學生學會創新,學會發展,學會做人,我們必須改變原有的生物教學模式,努力爭取營造一個和諧愉快的生物課堂,讓學生開心快樂的學習,在生物教學中實實在在地提高生物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徐艷.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思考[J].文理導航:上旬,2010(07).
?誗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