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壽
摘 要: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釋放愛意,讓課堂充滿和諧的學習氛圍,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要利用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創設多樣化的課堂教學,豐富學生的情趣。
關鍵詞:數學課堂;多媒體;多樣化;興趣
數學作為一門系統性、邏輯性和抽象性很強的學科,使之為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了諸多難題。同時,培養學生興趣作為教師的一門教學藝術,使教師不得不在培養學生學習興趣上下功夫,通過產生興趣,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這一
途徑來提高教學質量。現將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一些做法總結
如下。
一、釋放愛意,讓課堂充滿和諧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我們知道,愛心是最能感染人的一種品質,是一種凝聚人心的力量,它可以使親者更親,厭者親近。教師在課堂上要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時刻關注學生的一言一行,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及時給予幫助,使他們樹立學習的信心。對課堂上走神的學生要善意地提醒,使他們及時將心收回課堂。行為品質上有缺失的學生,平時要多找他們談心,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做好學生的良師益友。對犯錯誤的學生更要施以愛心,積極地與他們溝通,使他們認識自身存在的問題,建立教師在學生心中的信任感。學生對某一學科有無興趣,在很大程度上與他們是否喜歡授課的那位老師有關,當學生喜歡一位老師,就很自然地會喜歡這位老師所教的課,就會感到這位老師講授的內容生動有趣,從而自覺主動地接受老師的教導。正所謂“親其師而信其道”,只有學生能夠充分地信任教師,才能夠將教師的言行作為自己行動的指南,所以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博愛,激起學生的情感,跟老師形成共鳴,就能夠讓課堂充滿愛意,建立自信、民主、活躍的課堂氣氛,使學生真正達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的效果。
二、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信息時代,多媒體越來越改變著我們的教學方式,有效地運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會使抽象的數學問題形象化,枯燥的數學問題趣味化,復雜的數學問題簡單化。會使學生的思維活躍,興趣盎然地參與教學活動,并且有助于學生發揮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利用多媒體可以有效地創設教學情景,通過情景活動營造輕松的教學氛圍,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教學的內容上去,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使學生的學習狀態由被動變為主動,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到知識。同時多媒體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對抽象數學知識的理解能力。將具有高度抽象性、概括性和嚴密邏輯性的數學概念直觀化、形象化、簡單化,使抽象的知識變得直觀,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啟發了思維,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從而培養和提高了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理解掌握數學知識。例如,在教學幾何圖形時,對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相等、對應角相等的性質、平行線的性質、圖形的平移等都可以通過動畫演示,使學生很清楚地得出結論。
三、創設多樣化的課堂教學,豐富學生的情趣
在數學發展的漫長歷史中,流傳著許許多多引人深思、富于情趣的趣聞軼事,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結合教學內容,適時介紹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典故趣事,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也可以起到提高數學課堂趣味性的作用。可以向學生講解笛卡爾發明直角坐標系的故事;可以講阿基米德智破疑案;愛因斯坦表演數學游戲等趣味數學故事,從而激發學生的探索精神,讓學生切實地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切實地感受到數學的魅力,從而激發學習的興趣;也可以做一些數學趣味游戲。游戲是學生最喜歡的活動,在游戲中體驗快樂,在游戲中學會知識。如,一個農夫帶著三只兔子到集市上去賣,每只兔子大概三四千克,但農夫的秤只能稱五千克以上,問他該如何稱量?有只猴子在樹林采了100根香蕉堆成一堆,猴子家離香蕉堆50米,猴子打算把香蕉背回家,每次最多能背50根,可是猴子嘴饞,每走一米要吃一根香蕉,問猴子最多能背回家多少根香蕉?這些有趣的數學知識往往能激發學生的思維,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收集日常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來源于生活,數學與生活是永遠無法分離的。如銀行利率、股票漲跌、商品打折……這些與生活聯系緊密的詞語出現在教材和練習冊上,一些缺乏生活常識的學生紛紛犯難,常常連題目都不理解。所以,經常鼓勵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數學,每天做好記錄,進行交流學習,既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還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機和學習注意力的重要因素,是一個人獲得知識、推動學習的一種內部驅動力。在教學活動中能夠最大限度地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是每一位老師必須追求的教學藝術,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的教學效果達到最佳,教學質量得以提高,學生才能變苦學為樂學,變學會為會學。
參考文獻:
梁粵海.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幾點做法[J].中學教學參考,2010(29).
?誗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