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興儀
【關鍵詞】 高效課堂;教學模式;轉變觀念;備課;教學手段
【中圖分類號】 G424.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11—0049—01
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應該首先從課堂教學上予以突破。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就成為當前的首要任務。推進課堂教學方法改革,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追求常態(tài)課堂的優(yōu)質高效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主要任務之一,也是我們打造高效課堂的依據(jù)。下面,筆者結合多年的工作實踐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轉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意識是行動的先導,思想觀念正確與否必將決定行為的效果與價值。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直接影響著一堂課是否高效。因此,轉變觀念是首要問題。教師要轉變傳統(tǒng)的以教師的教為主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代之以學生的學為主的教學方式。新的高效課堂評價標準則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要理念,促使教師要徹底轉變以教師的教為主的傳統(tǒng)教學觀念,實現(xiàn)以學生的“學”為主的自主學習新的教學方式。由于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根深蒂固和教學方式的潛在影響,多數(shù)教師在思想上不能認同自主學習理念,認識不到自主學習的真正價值,對新的課堂評價標準缺乏正確的認識,表現(xiàn)在教學行為上無動于衷或是掛羊頭賣狗肉。筆者認為,要打造高效語文課堂,教師必須從思想上認同自主學習理念,充分認識到推行高效課堂評價標準是改變語文教學現(xiàn)狀、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二、提高備課實效,為高效課堂奠定基礎
備課是教師積累知識和業(yè)務再提高的過程,提高備課實效是優(yōu)化語文課堂教學的基礎,也是打造高效課堂之關鍵。
筆者認為,首先,教師要學會分配精力,找準備課的黃金分割點。有資料表明:用80%的精力鉆研教材,了解學情,20%的精力書寫教案的教師,是善于成長的教師。優(yōu)秀的教師在備課時往往是不急于動筆的,而是先放飛自己的思想,他會先思考從哪里著手。為了防止思維落入固定的模式,他們往往會盡力避免重復性的線性思考,而進入不規(guī)則的“螺旋式”思維狀態(tài)。他們在備課時,不僅關注教材,更會關注學生的實際,他們會不斷地考慮:怎樣使自己預設的目標更接近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區(qū);搭建什么樣的平臺才會讓學生更容易走近目標;如果學生在這里出現(xiàn)問題,用什么樣的方式調整教學變數(shù)才會讓學生走出困境。所以,優(yōu)秀教師在備課時,不是以物化的備課筆記來衡量自己的備課是否完成,而是以自己的儲備是否能從容面對學生來作為標準。
三、運用靈活的方法手段進行教學,構建務實高效的課堂
1. 創(chuàng)設寬松的學習氛圍。心理學認為,愉快的環(huán)境可以使人感到自由、安全和可以依賴。在這樣的氛圍下學習,更有利于知識的生成。因此,教師要運用語言、課件、音樂等各種手段創(chuàng)設一個寬松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使學生以一種自由、放松的心態(tài)投入到學習中。然后通過一系列的問題,把學生逐步引入課文深處,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進入深層次的學習之中,讓他們在寬松、和諧的氛圍中探索知識,把精力集中到所要研究的問題中來,為實現(xiàn)高效課堂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2. 將小組學習落實到位。小組合作學習作為現(xiàn)今課堂上主要的學習方式,已為廣大教師所喜用。小組學習中的討論不是為了活躍氣氛,而是通過學生之間思想的碰撞,真正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因此,設計怎樣的問題成了合作學習的關鍵所在。討論的問題必須是高質量、有探究價值的。具體可以這樣操作:請學生在課堂上就某些問題進行一一討論,首先要求同桌之間相互進行講解,直至剩下不能解決的問題,然后再把不能解決的問題放在四人小組中進行第二輪討論,實在解決不了再和教師一起討論。這樣在課堂上建立起一個師生交流、生生交流的模式。學生在小組學習中獲得的知識無疑比通過教師講解獲得的印象更為深刻,從而為高效課堂提供有效的手段。
3. 課堂提問要精當。課堂提問是為教學目的服務的,因此,它應緊扣教學重難點,依據(jù)學生的認知水平,以助學生走進文本,以便教師及時了解教學效果,及時調控教學進程,啟發(fā)學生積極地投入學習。提問的目標明確了,去粗取精,努力使提問精當便是教師構建高效課堂的自覺行動。
4. 設計鞏固拓展課堂練習。每節(jié)課結束,設計一些具有鞏固拓展作用的練習非常必要。好的練習不僅可以使學生在無意之間進行知識的強化和鞏固,而且一些拓展題更能使學生增加課外知識的積累,使所學的課內知識更豐富、充實。另外,設計合理巧妙的練習還可以激發(fā)學生對生活的思考,培養(yǎng)學習的興趣和科學精神,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