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軍平
【關鍵詞】 化學教學;實驗;演示;分組;探究
【中圖分類號】 G633.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 10—0112—01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化學規律的發現和化學理論的建立都必須以化學實驗為基礎。因此,在實驗教學中,教師要注意不斷激勵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實驗、歸納、類比等手段提出種種假設和猜想,從而促進學生創新意識的發展。要加強實驗在教學中的地位,認真選好實驗,用好實驗,做好實驗,充分發揮實驗的獨特功能,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扎實準備,做好每一個演示實驗
演示實驗是以讓學生獲取新知識而設置的,在教學中教師要扎實備課,充分準備每一個演示實驗,結合生活實際,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實驗現象,并及時記錄實驗現象,讓他們逐步學會對所得信息進行初步梳理歸納,和同學進行交流討論,教師適時引導,學生會逐步掌握新知識。化學實驗奇妙的現象對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激發有很大的作用。如,在剛接觸到氧氣時,學生感覺很疑惑,無色無味,你說集氣瓶中是氧氣,他們半信半疑,當看到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的一瞬間,學生們會驚叫,歡呼雀躍,馬上確信氧氣的真實存在!又如,在學習燃燒條件探究時,熱水中的白磷不會燃燒,是因為沒有氧氣,此時可以設問,如果通入氧氣,白磷在水中會不會燃燒呢?水火不容啊!同學們也是半信半疑,當通入氧氣,白磷在水中燃燒時,同學們興奮不已,對燃燒條件自然已經記憶深刻了!奇妙的現象讓學生期待著學習化學,且對涉及知識記憶牢靠。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保持學習化學的興趣是每位化學老師應該重視的問題。
二、精心設計,做好每一個分組實驗
學生有強烈的愿望親自做實驗,體驗實驗的奇妙。筆者一直刻意抓住他們這一心理,進一步加強他們的學習興趣,為了順利完成分組實驗,我總結了以下三點:
首先,要求學生認真預習,做到心中有數。預習是學習的一個很重要的環節,特別是化學實驗,學生們普遍對做實驗積極性很高,但大多數只是熱情高,預習卻不夠扎實,對做實驗用什么藥品,取多少不夠明確,實驗步驟也不夠清楚,這樣實驗效果自然不好,久而久之積極性也就不高了。針對這種情況,我要求學生每次做實驗前要認真預習,寫好預習報告,通過預習,他們起碼知道實驗所需儀器、藥品及用量、實驗步驟等,這樣就避免了盲目做實驗,久而久之,也讓學生意識到預習的重要性,養成了預習的習慣。
其次,精心設計實驗步驟,讓學生有章可循。一個實驗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實驗步驟的設計是否合理,方法是否得當,過程是否完整。教師只有對每個實驗步驟特別熟悉,才能對學生講透實驗步驟要點,理清實驗思路,確保每個步驟到位。同時,要重視注意事項,讓實驗安全有保障。化學實驗中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就是安全問題,要減少和避免實驗偶然因素的發生,而要做到這一點,實驗中的注意事項就顯得尤為重要。例如,制取氧氣的實驗中,如果用排水法收完氧氣后,把撤導管和熄滅酒精燈的順序顛倒了,水槽中的水就會倒吸入試管,因此時的試管剛剛加熱過很燙,所以試管就會炸裂。
最后,要做好實驗總結,讓學生學會互補交流。每次做完實驗,我會讓每小組選一名學生進行交流,說說實驗中觀察到的現象,其他組的同學可以對照交流,再適時點撥,讓同學們明確正確的現象,解釋出現的其他現象的原因,長此以往,也鍛煉了學生對實驗現象的觀察、比較及描述能力。
三、激發學生好奇心,做好每一個探究實驗
探究性實驗旨在轉變學習方式,使學生能主動地獲取化學知識,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具備一定的科學探究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化學科學素養。在探究實驗教學中,要抓住學生對實驗的好奇心,并不斷激發學習興趣,就會促使學生以積極主動的態度去克服困難,完成探究實驗。例如,在進行金屬活動性順序實驗探究時,可用重鑄諾貝爾獎章的故事引入: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軍占領丹麥,諾貝爾物理獎的獲得者玻爾教授利用化學的方法,把諾貝爾金質獎章溶解在王水中,在德軍的眼皮子底下保存了兩年,安然無恙,戰爭結束后,又用化學實驗方法把金子置換了出來,重新鑄成諾貝爾獎章,玻爾教授用什么方法把黃金從溶液中置換出來呢?我們今天就探究這個問題。有了濃厚的興趣,會增強學生的探究欲望,他們便會主動投入到實驗中。
總之,化學實驗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讓學生獲得新知識,驗證鞏固原有知識,更加重要的是它還能讓學生學會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科學探究的能力,實驗的這種作用是其他教育無法替代的。
編輯:張 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