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建園
摘 要:學生管理是高職院校學生工作的三大主題(教育、管理、服務)之一,隨著高校教育的大眾化,高中畢業生人數逐年下降的情況下,高職院校的生源給學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該文從工作實際出發,通過對目前學生管理工作的討論分析,提出了新時期學生管理工作的思考和建議。
關鍵詞:高職院校 學生管理 思考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3(b)-0137-01
在新形勢下,學生在思想道德、價值觀念、個性發展等方面與以往的學生都有很大的變化,這對高職學校學生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該文從工作實際出發,通過對目前學生管理工作的討論,提出了新時期學生管理工作的一些思考和建議。
1 管理對象(學生)的現狀
目前高職院校在校學生都是90后青年,具有獨特、鮮明的個性。但同時,面對日益加快的生活節奏和各種新思潮的影響,他們往往不知所措,對自己缺乏足夠的把握,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學習動力不足,能力有限。大多數學生在中學階段就沒有很好的學習習慣。進入高職院校后,他們厭煩了中學階段的應試教育,難以培養對學習的興趣,學習氣氛相對較差。
(2)個性較強,但又自卑。現在的學生具有鮮明的個性,自主意識較強。但同時又有自卑心理,一是社會上的偏見;二是學習基礎的差異;三是部分家庭貧困的學生。所有這些都容易引發自卑心理的產生。
(3)思想活躍,但相對散漫。高職院校的學生有相當一部分在中學階段就屬于非主流群體,存在較多的不足。如個性偏激、不服管理、學習和生活習慣不良等。而高職校的環境相對寬松,于是,這部分學生組織觀念淡薄、自律性差的問題就更加明顯的暴露出來。
高職院校的學生的這些特殊性使得管理工作變得更為復雜和艱難。存在這樣或那樣的一些不足。
2 學生管理工作的現狀
(1)管理隊伍建設不完善,管理力量相對薄弱。一是師資力量沒有相應的得以補充,高職學生管理隊伍人員嚴重不足。二是新進學生管理人員往往是剛從學校畢業,雖然有很強的責任心,但是缺少管理經驗,顯得不成熟、被動、浮躁。
(2)管理體制條塊分割。學生管理工作是涉及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管理、行政管理等方面的綜合性工作,目前大多高職院校實行二級管理,院(分院)系在學生管理工作中承擔了管理責任,但由于沒有相應的權利,管理力度不明顯。而管理部門之間缺乏有效的協調和溝通,使得現有的學生管理體制中條塊分割的缺陷進一步突出。
(3)管理工作不夠到位。現在院(分院)系的學生管理人員少且身兼教學與管理多職,事務性工作占用了很多時間;再加上一線輔導員培訓、研討機會較少,缺乏指導和幫助。
(4)管理工作定位較低。一是學生管理工作還僅僅停留在“管理”上。二是基層管理人員工作繁雜,升職空間小。三是行政與基層管理人員之間的責任及工作負荷反差太大。
(5)工作方式和觀念陳舊。部分學生管理工作者觀念陳舊,對有個性的學生往往抱有成見。使得學生對管理規定和制度存在抵觸情緒,容易造成新的矛盾。
3 學生管理工作的思考和建議
當前,學生的思想困惑很多,心理問題越來越突出。學生管理工作中的管理觀念、管理方式和管理體制迫切需要適應新形勢發展的需要。新時期的學生管理工作要不斷適應學生思想的變化,積極探索學生管理工作的新特點和新規律。
(1)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高職學校必須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建設思想作風過硬、經驗豐富、熱心學生管理工作的專職學生管理工作隊伍。樹立“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全過程育人”的教育理念,形成“教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工作格局,建成學生工作和諧協調、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
(2)轉變觀念,變“管理”為“引導”。要搞好學生管理工作,首先必須變“管理”為“服務”。學生管理工作人員要樹立為學生服務的思想,嚴格貫徹執行有關規定,維護學生的正當利益。同時,要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培養科學的學習方法、合理的知識結構,樹立遠大志向和艱苦創業的奮斗精神,特別是注意引導學生把個人的成才目標與國家、社會的需要結合起來,努力實現個人與社會的和諧統一,既奉獻社會,又完善自我。
(3)建立科學、規范、完善的學生工作制度。現代管理實踐證明,制度是組織工作取得實效的必要保證。因此,建立科學、規范、完整的學生管理工作規章制度是學生管理工作的需要。學校應按照國家有關法律規定,依據本校實際情況制定完整的、可操作性強的規章制度,以此規范學生的行為,行使有效的管理。
(4)強化“自我教育”,發揮學生主體能動性。在工作中既要把學生看作教育的客體,又要注意發揮他們的教育主體的作用。學生管理工作要以學校管理為主向學生自主管理為主轉變,一是培養學生和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使學生自尊、自立、自信、自強;二要增強學生自己管理,管住自己,管好自己的意識和責任感,真正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三要充分學生干部、學生社團骨干在學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引導他們在學風、校風建設,學校教學改革,學生工作等方面提出有建設性的意見。
(5)優化學生管理工作體制。學生管理是對在校學生的全方位管理。涉及多個部門,需要各部門協調一致。所以一要加強學生工作機構的建設、強化各部門協調功能,建立健全責任制;二是管理要下沉,發揮基層作用。院(分院)系是學生管理工作的具體執行者,必須讓其擁有開展工作所需要的權利,做到責權統一。適當下放管理權限(考核、獎懲)給院(分院)系是必要的,這樣便于及時發現問題,既是教育處理,又可提高實效性;三是進一步推行學生管理工作的黨政、部門融洽,協調統一;四是加強學生管理工作隊伍建設。強化院(分院)系學生管理,進一步增強班級管理、專業教學之間的融合力度。
(6)努力培養和造就一支專職學生管理干部隊伍。積極探索適應時代要求的高校學生工作管理模式,開創學生管理工作的新局面,關鍵在于努力培養和造就一支高素質的專職學生管理干部隊伍。只有這樣,這支隊伍才能真正成為大學不登講臺的教授專家,學生工作才能做到專業化、科學化,建立高水平高職校學生管理體系的目標才能實現。
參考文獻
[1] 匡玉清.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文史博覽:理論,2012(4).
[2] 謝學芳.高職院校學風現狀與對策[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學院報,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