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金毓
【摘要】關于雙排鍵電子琴演奏中的音樂記憶科學觀察結果證明,記憶本身有兩種不同的類型:聲音——動作型和視覺型。雙排鍵電子琴演奏者的記憶無疑是屬于第一類型,也就是說音樂的印象在他(她)的腦中主要是通過聲音和動作形象保留下來的,對樂譜的記憶也可以起到輔助作用
【關鍵詞】雙排鍵電子琴;演奏;音樂記憶
經常有人問我這樣的一個問題:你是怎樣把那么多的音符都記住,然后再把它們演奏出來的呢?對于學習音樂的人來講,這好像是一個不是問題的問題。但這是學習音樂的人必須研究的一個課題——音樂記憶。
現在就我學習演奏雙排鍵電子琴的經歷來淺談一下雙排鍵電子琴演奏中的音樂記憶。
科學觀察結果證明,記憶本身有兩種不同的類型:聲音——動作型和視覺型。雙排鍵電子琴演奏者的記憶無疑是屬于第一類型,也就是說音樂的印象在他(她)的腦中主要是通過聲音和動作形象保留下來的,對樂譜的記憶也可以起到輔助作用。
在我們談到雙排鍵電子琴的記憶時,我們還需把聲音的概念和動作的概念再分開研究,因此我們分為三類:1.聲音的記憶;2 .動作的記憶;3.視覺的記憶。
一、關于有意識的和下意識的記憶
一個好的音樂記憶幾乎永遠是下意識的。當有意識地記憶或回想時,記憶程便中斷了,當一個雙排鍵電子琴演奏者在開始演奏一段音樂的前一刻先在腦中背憶一下所要彈的旋律線或技巧動作時,無一例外在他(她)回想的那一剎那,記憶便中斷了。凡是想依賴于記憶的人必須認識到動作的過程是自動發生的。正確的演奏動作決定于大樂譜內注明的指法和雙手雙腳的正確位置,因此確定正確的指法和手腳的正確位置是絕對重要的。這個問題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闡述:
(1)對于每個雙排鍵電子琴的演奏者來講,不是只有一種“最好的”指法,所謂“最好的”指法就是說完全符合于演奏者的技巧能力以及對作品理解、詮釋的需要。雙排鍵電子琴和我們接觸到的其它鍵盤樂器來比有它的不同之處,它的手鍵盤分為上、下兩層,還特別加用了小鍵盤,也就是說它要用雙手和雙腳同時演奏,這就給我們的記憶加大了難度,這要求我們個人根據自己的條件來安排一種適合自己的指法,協調好各鍵盤之間的動作。
(2)特殊的指法和用法。雙排鍵電子琴除了手腳鍵盤外,還有一個用腳來控制音量的腳踏板和一個安置在手鍵盤下面延音裝置,需要用右腿移動來控制。這要求我們協調運用四肢來記住每個肢體自己的旋律和動作。但這點要求演奏者要經過大量的專項練習來提高,只有牢靠的功底才能讓演奏者在上臺演奏時不至于手忙腳亂。
(3)由于雙排鍵電子琴是用三行來記譜,它的大部分樂曲是由MIDI軟件來制作的,這就要求我們速度要準確,這就給記憶加大了難度,記入適當的記號并去理解它們,同時還要用眼去認識它們,這樣便能明確演奏時所應遵循的準確演奏方法,從而對于要牢記的形象有莫大好處。
為了把一串音符的內在概念牢牢地印在我們的意識中,盡可能經常地看該串音符的外表形象是有益的。我們越能熟悉所聽到的聲音和所感到的動作,我們所看見的音符形象在我們記憶中也越深刻。這樣,當以后需要背奏時,我們仍能回憶起音符的外形,無需看譜。視覺記憶雖是一種輔助手段,但不幸的是,它只能是獲取可靠背奏的一種手段,音樂記憶中的作用卻往往是被過低估計了。大多數雙排鍵電子琴演奏者認為,為了不忘記他們所能背奏的樂曲,應該經常地不看譜背奏復習。天賦記憶力特強的雙排鍵電子琴演奏者對某一樂曲在經過一定時期的背奏后,常常感到有重新再看著原譜演奏的必要,以便通過對音符形象的視覺來重新加強逐漸淡薄的記憶。
二、樂曲的練習
在觀察了一個作品中所注的指法和雙手雙腳的位置之后,我們對于該作品的音樂結構以及表情內容已有了一個概念。一般來講,希望先掌握一個作品技巧,后掌握其音樂內容,這是錯誤的。
只單純研究一個作品的雙排鍵電子琴獨奏部分,而不知其一般的和聲結構,等于一個扮演羅密歐的演員只知道背誦他自己的臺詞卻從未見過朱麗葉。當每一個音符彈得都很準確時,可以說其技巧演奏是“正確的”,但只有當這種演奏適應整個作品的性質時,它才具有意義。因此在我們開始一首樂曲的真正的技巧練習之前,我們必須先理解這首樂曲的結構和表情內容。
另外,當演奏者不能根據記憶完善地背奏一個樂曲時,應該知道采取什么措施。首先,應該找出三種記憶中的哪一種被忽視了,并加以補救。如果是不能記憶樂譜,這是視覺記憶方面的問題;如果是心里不能唱出所彈奏的樂曲,則是聲音記憶方面的問題。發生記憶中斷的最普遍的原因往往是因為機械的動作過程尚不夠熟練——這常常是由于用不正確的練習法所致。然而是很明顯的是,當一種記憶中斷了,往往另一種記憶跳出來接上去,從而挽救了當天的演奏。例如,當手指忘記了原來的指法時,演奏者內在的聲音概念常能促進手指找到正確的音,雖然所用的指法可能是錯誤的,這時他(她)還必然迫使自己的神經和意志作出巨大的努力。
其次,當演奏者的聲音記憶和動作記憶中斷時,他(她)不自覺地便要求助于視覺記憶——在腦中竭力想把整個樂譜從頭到尾想一遍,正像一個將走完人生之路的人,在他生命最后的一瞬間,看見他的一生經歷像閃電一樣飛掠過他的腦海。
第三,當一個演奏者在第一次公開演奏之前,在腦中溫習要演出的作品時,感到記憶的線索中斷了,這時只有一個辦法,立即到琴上去,讓手指自動地把線索接上。
三、記憶恐懼病
記憶恐懼病是妨礙實現我們藝術目的的心理障礙。它的突出表現是“預先想到”這個壞習慣,也就是說,在還未演奏到某一個較困難的片斷之前,毫無理由地很早便想到該片斷所需的指法和雙手雙腳的位置,結果造成一種痛苦不安的狀況。
此外,有些原本天賦很好的演奏者,雖然練習方法也正確,就是在彈到一定的地方時總要“爆發恐懼”或發生“心理畏縮”,從而使演奏中斷。一個演奏者由于突然忘記而在聽眾面前中斷演奏,就像一個士兵在戰場上剛一看見敵人的影子便丟下武器是一樣的。遇到外界有一點干擾,演奏動作便陷于停頓,這種習慣只是表明演奏者內心的懦弱和意志脆弱。如果我們不能和這種心理狀態作斗爭,它可能逐漸變成一種永遠`不可克服的缺陷,使得公開演奏成為不可能。
四、有意識的記憶
下意識的感覺和有把握的各項技巧是藝術演奏的最理想的條件,但練習時正相反,需要有意識的分析,在某種特殊情況下,完全有意識的回想和動作者是必要的。例如,遇到音型重復的次數不同或遇到每次重復主題時者轉調等情況,這時需要找到某些支撐點來幫助記憶。
在彈一連串的變奏時情況也一樣,須找記憶支撐點。但有時由于記不清變奏之間的先后次序因而發生演奏的突然停頓。這時也需要有意識的回想。幫助分練每個變奏時應該總是從它前面那個變奏的結尾開始練。此外也可以利用雙手雙腳的位置的變換來協助加強對主題線變化的記憶。
對于記憶力差并特別怕背奏的同學,一般采取下列辦法:在他(她)發生記憶中斷時,應該立刻終止演奏,要先查明錯誤所在,然后立即找尋錯誤的原因。在練習《幽靈的舞蹈》中間和結尾處有一段炫技部分,如果發生中斷時往往是由于以前的半被忘記的已不用的指法或雙手雙腳的位置突然冒出,打亂了熟練的動作連續。這兩種情況的發生過去都是不自覺的,現在經過邏輯的分析,讓同學認識到它們的起因并能加以注意,這種錯誤便不會發生了。一切記憶方面的毛病都可以用這種方法追究根源并加以改正,一直到內心概念完全清楚并且永遠保持這樣而不再改變。
從不知所以然到知其所以然并且能演奏一串音符的過程也就是從有意識動作到下一串音符的過程也就是從有意識動作到下意識動作的變化過程。在彈一段急奏時我們有意識地去“想一下”它,大多數情況下者會在技巧上出大毛病,演奏者的演奏動作越是出于下意識,他(她)的技巧越有把握。當遇到某一主題或音型反復數次的樂曲,僅憑下意識的機械動作是不行的,而需要把每次的變化都像一幅清楚的圖畫一樣地牢記在演奏者的意識中。
每一個學習樂器的學生都希望自己能走上舞臺展現自己,但在舞臺上是否能將自己的真實水平完全展示出來,其中一個重要指示就是他(她)的音樂記憶的素質如何。
以上是我對音樂記憶的粗淺理解,雖然不夠深入,但也是我通過實踐思考得出的一點體會。
參考文獻
[1]《藝術交流》【J】.第十三期,2002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