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紀東
摘 要:隨著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出口商品標準的不斷提高,我國企業越來越重視產品的質量,都努力通過國家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在嚴格審核的國際標準化質量管理體系下實施品質管理,以提高企業員工的綜合素質、產品的質量和管理的秩序。因此,在整個質量管理體系下,對企業員工開展標準化的培訓,逐漸成為各大企業關注的熱點。接下來,文章針對質量管理體系下企業培訓工作的標準化實踐進行具體淺述。
關鍵詞:質量管理體系 企業培訓 實踐
中圖分類號:F4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12(a)-0151-02
1 全面綜合分析現狀,找準工作誤區
企業員工的綜合素質對管理工作的開展、產品質量的保證有著直接性的影響,是一個企業發展的關鍵力量。在目前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現狀下,若想確保企業能夠獲得長效、穩定、健康的可持續發展,則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系統,將管理工作再次升級,在向廣大市場要效益的同時,也要向管理要效益,兩方面同時著手,促進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得到顯著的提高。
當前,我國大多數企業處于從傳統人事管理向現代人力資源管理過渡的階段。許多企業在培訓工作上存在誤區,他們希望招來的員工馬上就能為企業做貢獻而忽視培訓工作的重要性:一是培訓觀念存在誤區。部分企業認為當前就業形勢嚴峻,人才市場供過于求,用人完全可以到市場招聘,甚至可能招聘到有工作經驗的熟練工人和管理人才,而培訓工作是一個復雜和長期的過程。二是培訓價值存在誤區。大部分企業進行培訓時,只強調新知識的灌輸、新技能的提高,忽略對員工企業文化的引導。三是培訓制度不完善。部分企業對員工有培訓,但培訓過程中卻沒有形成標準化的培訓制度,如培訓計劃、考核方法、跟蹤評價等制度往往被企業忽視,也沒有專門的培訓管理部門,只有在需要的時候才考慮到培訓,甚至指望通過一次培訓解決所有問題,培訓隨意性很大。因此,筆者認為,企業的培訓首先要在觀念上摒除誤區,要把對員工的培訓作為企業的一項長期性、系統性工程來抓,實現培訓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標準化,通過培訓使員工積累自己的工作經驗,逐漸形成戰斗力和集體榮譽感,為企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人才力量和堅實根基。
《ISO9001:2008質量管理體系要求》6.2.1當中,提及:基于適當的教育、培訓、技能與經驗,從事影響產品要求符合性工作人員是完全可以勝任的。可以了解到,那些能夠順利通過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的企業,具有對企業員工進行再教育與培訓的義務與責任。企業需要在質量管理體系下制定相應的文件,實施科學化管理,并且針對這一程序來提出明確的培訓程序性要求,為此在制定培訓計劃的過程中,要引入標準化運作要求。通過標準化培訓,促使企業的員工在知識結構、技能水平、創新能力、執行能力上有一個明顯的提高,為企業的綜合管理、產品質量、創新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2 建立健全培訓體系,實施規范運作
由于企業的培訓工作不能立竿見影的體現經濟效益,因此很多企業會存在為培訓而培訓的情況,培訓工作只是作為一項工作計劃而定期開展,但培訓的效果卻根本達不到。因此,在企業實際管理過程中,培訓工作作為質量管理體系下一項基礎性的管理措施,必須從企業的計劃、組織、管理、控制等角度出發,不斷健全完善,要配合質量管理體系下“全員培訓提升工程”,按照相關程序文件的要求實施,這與最初企業建立質量管理體系的目的也是不吻合的。
《ISO9001:2008質量管理體系要求》的6.2.2中,提出:提供培訓或采取其他措施來獲得所需的能力。質量管理體系由開始進行計劃編制起,就需要交給相關職能部門按照自我管理權限,針對不同種類的人員、接受培訓的具體方向來提交《教育培訓申請表》;人力資源部門需要按照各企業的教育培訓提出申請,綜合企業年度工作情況,制定《年度培訓計劃》并發布。按照培訓規劃的時間與課程的內容,交給責任部門具體落實。這個過程一定要嚴格的參考《ISO9001:2008 質量管理體系要求》4.2.3關于文件掌控準求,科學化、規范化實施。在開展培訓工作時,相關責任單位需要提前填寫《培訓計劃審批表》,提前申報好具體的培訓時間、課程、授課老師、參與培訓的員工及所需培訓費等詳細內容,在部門分管領導簽署意見之后再開始實施。培訓時要做好相關登記工作,安排相關責任部門做好全部的資料整理,并且進行歸檔。
3 完善培訓評價機制,促進效果轉化
在企業培訓的過程中,培訓的有效性評價是極為關鍵的一項內容,這也是最不容易進行判定的和衡量的。企業開展人員培訓,需嚴格按照質量管理體系下關于培訓工作標準化要求,實施行之有效的評估及意見反饋,從而形成一套完善的培訓體系。對培訓工作進行客觀性分析,一定要嚴格遵循質量管理體系中的標準化要求,通常培訓評價工作中有以下兩個問題:第一,培訓工作是否按計劃順利實施,有序推進,是否注重培訓質量,而非培訓數量,相信在這方面企業并未得到真正的重視;第二,在培訓有效性評價內容上,采取的方式過于單一化,欠缺直觀明確的數據比對。譬如:隨著產品合格率或客戶滿意度的不斷提升,員工的技能、執行力提升了,但創新能力、責任感是否也提升了,在企業中有沒有歸屬感、榮譽感。
因此,在對企業培訓工作標準化實踐方面,需切實從企業實際、員工需求和市場變化入手,充分利用自身的資源,制定培訓規劃,力求培訓實效。為更好地在質量管理體系下實踐培訓工作的標準化,筆者認為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一是轉變觀念,重視員工培訓。所謂“思想決定行為”,只有真正從思想上重視員工的培訓和教育,嚴格按照質量管理體系運行的要求制定培訓規劃,才能發揮培訓工作的效果。培訓是企業進步的源泉,人才的培養和技術的革新都離不開培訓,企業必須站在戰略的高度來重視培訓,通過培訓既使員工提高了基本技能,也強化了企業的經營理念,讓員工了解企業的經營狀況,了解企業的發展動態,增強其歸屬感。
二是認清形勢,制定培訓規劃。 在企業培訓前,我們應清晰的了解企業當前狀況,認清形勢,制定完善的培訓計劃,需將培訓分為長期規劃和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通過培訓,增強員工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讓員工融入企業的文化,這樣既保證了員工能力的提升,為企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撐,也解決了企業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要為企業的長遠發展戰略做了鋪墊。
三是結合實際,完善培訓制度。企業要做好培訓工作,就要避免盲目性,要不斷完善培訓制度,制定有效的培訓計劃,包括培訓的具體要求和適應范圍、培訓的方式和解決的問題等。同時要確定考核方法,針對不同的培訓內容要有適宜的考核方法,另外要建立跟蹤評價制度。培訓應該成為企業內部積蓄與分享力量的源泉,要及時地做好反饋與總結工作,掌握培訓后的落實情況,形成一個基本的培訓效果評估,為以后有針對地開展培訓活動提供參考。在質量管理體系的具體要求下,要注重標準化的實施,注重標準化實踐的重要意義。
4 結語
質量管理體系的持續有效運行及可持續性的改進,是促使企業質量觀念得到顯著的提升、管理工作得到顯著的加強、創新發展得到顯著的拓展,對企業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在當前紛繁復雜的競爭環境下,培訓工作要配合質量管理體系下“全員培訓提升工程”,不斷實踐完善,以提高員工的綜合素養,才能夠促使企業的質量管理體系的基本作用得到更好的發揮,更好地應對市場產生的一系列變化,從而實現企業的持續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金蘭.顧客滿意度與ACS[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06.
[2] 黃建宇.論系統性持續改進的思考[J].世界標準化與質量管理,2005(9):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