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祖懋
摘 要:高效教學,意指使課堂教學發揮最大有效性,對學生起到最好的教育效果。隨著當前新課程改革的廣泛深入,對課堂教學這方面的要求也愈發嚴格,要想實現初中語文的高效教學,就需要老師對其進行深入探究,采取最適宜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高效教學;體會
初中語文是學生語文學習的又一個歷史臺階,既是對小學的鞏固,又是為接下來的高中學習做鋪墊。老師是課堂的組織者,引領學生學習,那么就需要做好輔導工作,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語文其實也是一門藝術,唯美而又動人,要想學好語文,興趣最重要。老師需要根據這門課的特點,創設教學情境。只有在語文氛圍濃重的課堂,初中生對語文才會有更深的理解。例如,在講朱自清的《背影》時,老師可以先給學生創設教學情境,讓他們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習。比如,先講一個關于父親的故事,創設故事情境,一開始就讓大家知道父愛的偉大,這樣接下來的學習自然就會水到渠成。通過創設教學情境,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高效課堂教學的構建。
二、尊重個性發展,讓學生做課堂主人
每個學生都是獨立存在的個體,都有屬于自己的個性,老師需要尊重這種個性,要明確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教學,老師的“教”很重要,但是最重要的還是學生的“學”,實際教學中,老師就需要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例如,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有一課是魯迅的《孔乙己》,在上這一課時,老師在給學生講完簡單內容后,需要讓他們各抒己見,從這篇文章中都學到了什么,可以是對當時那個社會的抨擊,可以是對孔乙己個人的看法,等等,讓學生暢所欲言。尊重學生個性發展,讓他們做課堂主人,這樣才能實現高效的課堂教學。
三、劃分小組合作,發揮學生自我價值
高效課堂的關鍵在于學生自我價值的有效發揮,在以往的教學中,由于班級學生基數大,教師精力有限,無法顧及每個學生,往往會造成學生兩極分化的現象。改變這一局面最好的辦法就是發揮學生的自我價值,分小組學習。通過小組結合,以優生帶差生,發揮組內成員各自的價值,相互討論,共同發展。這樣,學生的自我價值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進一步促進高效課堂教學的發展。
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老師責任重大,需要對教學工作進行深入探索,立足于學生的實際需要,設身處地地為學生的發展考慮。通過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尊重個性發展,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實現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