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山
人民教師肩負雙重任務,一是為國家培養優秀人才,二是為人類知識的延伸。教師的責任重大,在社會的需求、人們的愿望和個人渴望的當今形勢下,作為一個教育者傳遞知識是一個神圣的職責,它關系著國家的進步,社會的發展,人民的富裕。從以下幾方面講一講本人在教育教學中是如何培養學生的。
一、課堂上觀察學生的學習動機
每個學生是教師的教育對象,學習知識的使者,他將在教師的觀察中,學生的一切動機盡收教師眼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學習的主導,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學習動機是學習過程的核心。在一個班級中,有的學生貪玩,上課玩這玩那,無所聽之。有的學生愛說,但回答問題像醉夢初醒、胡言亂語、答非所問。有的甚至啞口無言。在實際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使他們的學習愿望變成學習的主動行為,我通常采取以下措施:
1.情感交流、增強興趣、激發動機
用情去感化學生,平常多與學生交流,增進學生與教師的友好、關心他們、愛護他們,并熱情地幫助他們解決生活、學習中的困難,做學生的知心朋友,使學生對教師有一種信任感、友好感、親近感。學生也會自然而然地喜歡聽你的課。
2.改變教學方法,激發學習動機
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滿堂灌”使學生厭煩,不給予學生自獻其能的余地,造成我說之,你聽之,課堂看似紀律良好。殊不知,他們以沉默無語來跟你對抗。遇到這種情況,我改變以往的教學方法,采用啟發式教學、常規出新奇,讓學生討論、使學生的興趣得到激發,從而活躍了課堂,達到教學目的。
二、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電子白板”是現代科技發展的體現。在我的教學中,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優化教學環境,從學生的認識面和心理發展特點,采用圖像、動畫、景象、聲音,直觀地進行教學,逼真地表現事物的存在和動態變化,吸引學生的聽覺和視覺,誘發學生的思維,達到知識傳播到位的目的。
三、激趣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
在常規教學中,教師往往只強調學生的記憶活動、思維活動,而忽視了游戲活動,然而游戲活動是學生興趣激發的最好教師,要培養優秀的學生,學習興趣是關鍵。因此,在教學中巧妙地運用游戲,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特別是小學生。
課堂教學是給學生傳授知識的主要方式,上好一堂課、充分科學利用一節課,這是每位教師都重視并值得認真思考的。游戲式教學既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體現了現代教學的指導思想——“教師主導,學生主體”。
在過去的教學中,我們把自己看得神圣了。那些條條框框的教學方法束縛了學生的思想,捆綁了學生的天性,不利于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游戲教學則恰恰相反,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沉浸其中,從游戲中探索新發現、求得新知。學生在玩中求樂,樂中求知,達到學生學習的欲望。
四、學習興趣的引領
如何使學生有趣地學習,是新時期教師所思考的一個問題,特別是小學語文教師,更應該站在改革的前沿,反思和審視自己的角色。怎樣去上好一節課,創設民主、平等的課堂氣氛,體現課堂具有的趣味性、生活性、主體性、情感性,怎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教學課堂效率,實現學生快樂學習,則是一個值得思索、探究的新問題。因此,小學語文課的教學要突出趣味性,無論是教學內容還是形式,都應摻和帶有趣味性的知識。激發、培養、引領學生對語文知識學習的興趣,讓趣味貫穿在整個教學活動中。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課堂上,只有學生對所學內容感興趣,才會產生對知識的渴望,才能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創設情境,如謎語教字法等,激發學生的興趣。
2.巧設練習,趣味頓開
練習是鞏固知識,檢查學生掌握情況的必要途徑,也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根據實際情況分層分類設定練習,如一題多變、找朋友、做醫生等,讓學生在練習游戲中鞏固提高。
3.與日常生活聯系,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
實踐證明,知識的應用,通過一些游戲讓學生親身接觸,體驗生活中的趣事,以求知識的運用,如讓學生去看廣告牌,找錯別字,摘抄好文章,有效地將教學與實踐結合。
總之,教師要多用趣味性的語言、練習,游戲是提升教學質量的好辦法,是開發學生智力的有效途徑。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