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麗華
摘 要:如何在新課程改革中深入實施多元化的音樂教學,豐富音樂教學內容,讓學生在多元化音樂課堂上表現美、感受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樂趣,根據在音樂教學實踐中,運用適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多元化教學進行探討。
關鍵詞:多元化;自主;合作;創新
多元化音樂教學模式適應兒童發展的需要,強調創造性學習??鬃诱f:“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毙抡n程改革促使每位教師在教學中關心全體學生,不斷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做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教育教學的研究者;有效的多元化音樂教學模式豐富了音樂課堂的教學內容,注重全體學生音樂素養的提高,使學生在音樂課改課堂上樂于探究,主動參與,使課改的理念鮮明地體現在音樂課中,讓學生在音樂課堂上進行有效的合作交流,掌握音樂知識的技能,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意識和能力。
一、創作表演在音樂課堂上
音樂教學課堂是發展學生想象力與創造力的重要場所之一,創作表演動作是一種創造性活動,是學生自我實現創造性學習的有效過程,學生是一幅幅多彩的畫卷,教師應積極挖掘學生內心與外界交流的潛質,在教學中多給學生一些創造的空間,使學生在自己創編的表演活動中走進音樂,表達情感,感受音樂的快樂,從而讓學生在自己的音樂創編實踐中體會到“動手做,更能學得好”,創編表演動作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小學生活潑好動、善于表現,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為他們提供創造的時機,充分挖掘教材內容,引領學生有意識地進行創造嘗試。如,在教歌曲《理發師》一課時,根據歌曲的內容創編動作,表演理發師工作時樂觀向上、熱情為客人理發的情景,學生愉快地參與,主動積極地投入情感體驗和形象思維之中,展開自己豐富的想象,用自創的動作,創造性地表現歌曲,學生在創編中收獲著審美的愉悅和心靈的滿足感,增強了動作的協調性,豐富了情感體驗,領略了音樂的美好。
二、用圖畫表現音樂
音樂是增強審美感受的重要途徑,能激發學生的表現力。在絢麗多彩的音樂世界里,學生應更多地學習人類音樂寶庫中的精髓,在探索音樂教學的改革中,教師應更多地運用豐富的多元化音樂教學,引領學生在多元的思考、多元的視角中收獲音樂的審美體驗;用圖畫表現音樂,是讓學生獲得豐富表現音樂的方法,進一步拓寬學生理解音樂的視野,是促進學生音樂創造與探索的又一途徑;藝術的相通性促進學生用手中的筆積極展開豐富的想象,把自己感受到的音樂形象用手中的筆描繪出來,把美妙的音樂變成絢麗多彩的畫面,這種創作的空間更好地培養了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力和想象力,激發了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如,聆聽《春天的故事》,教師引領學生在體驗春天給人們帶來希望的同時,啟發學生用綠色表現春天的生機勃勃,一幅幅稚氣、大膽、富有創造力、多彩的美麗圖畫,隨著美妙的音樂從他們的手中繪制出來,美麗的圖畫與美妙的音樂融為一體,使他們賞心悅目,學生在這樣愉快的創造中陶冶了情操,開闊了學習音樂的視野。
三、將創編引入音樂課堂
1.合作探究為歌曲創編歌詞
創編歌詞是發揮學生想象力和思維潛能的學習手段,對鍛煉學生表達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一定的幫助。德國音樂家奧爾夫說過:“兒童是音樂的源頭,一切音樂活動均產生于兒童的內在需要”,讓學生主動參與到音樂創作過程中,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如,小組合作為歌曲《幸福拍手歌》編創的五段歌詞并表演,教師引領學生將課內與課外掌握的知識融合在一起,創編出生動而形象的拍手歌,如:如果幸福你就笑一笑,如果幸福你就跳一跳……這一過程激活了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學生積極參與、合作、融會貫通,培養了合作探究能力。
2.合作探究為歌曲創編節奏短句
創編節奏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幫助學生鍛煉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教師應積極拓展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鼓勵全體學生積極參與到創編節奏中,大家互相討論、相互分享,加深對音樂的理解和體驗,充分發揮每一名學生的創造潛能,充分發揮研究性學習的作用,使學生受益終身。如用×××和×—創作5~8小節的節奏短句并讀一讀,再填上相應的字詞,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探究式學習,他們圍坐成一圈,進行思考、討論、節奏練習。創造活動時,每個人的心靈碰撞在一起,他們在拍一拍、打一打、讀一讀的過程中,愉快地完成了創編節奏的任務,體驗共同合作的樂趣,創造節奏時的激情,與探究學習的熱情、相互學習的精神,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總之,多元化音樂教學是在關注每一名學生探究性學習的音樂實踐中培養的合作創新能力,開闊學生學習音樂的視野,讓學生感受到音樂世界的美麗,體會合作探究的樂趣,提升學生的音樂技能與素養。因此,音樂教師在深入實施課程改革中要不斷地研究、學習音樂教育理論,不斷地在自己的音樂教學實踐中進行反思,積極探究音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不斷提升素質,轉變教育觀念和角色,掌握廣博的音樂知識,積極投入課程改革的大潮中來,讓每一位學生在音樂的海洋中飛翔!
參考文獻:
[1]金亞文.小學音樂新課程教學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07.
[2]朱慕菊.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的對話[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