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康祥
摘 要:不論是從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向來臨的宏觀角度洞悉,還是從國內市場金融風險因素的增加,企業單位在財務管理方面的制度革新已經成為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鑒于人力資源作為填充企業活力的最根本因素,提升企業的財會人員的素質對于企業的發展而言,固然是最為重要的。與此同時,隨著大數據技術時代的悄然將至,對會計人員的工作能力和業務素質又產生了更高的要求。企業如欲在財會體系上有所作為,起到對業務經營效益的有效配合,務必要以提升財會人員的綜合素質為主要途徑,全面健全并革新財會人員在工作中應有的綜合素養。而綜合素養對一名財會人員來說,既指自身業務能力的增強,也包括職業道德、法律認知等多重因素的兼具。
關鍵詞:企業單位;財會人員;綜合素養
作為以盈利為根本目的和宗旨的單位組織,企業不但需要有效駕馭市場,依靠自身的品牌能力在盈利活動中體現自身的存在價值,更需要在財務體制的管理與革新中夯實自身的地位與根基,以便能夠有效預測風險。與事業單位中的編制會計的工作內容與性質不同,企業單位中的會計工作者需要更為熟練的工作業務與更為高端的職業道德,才能維系企業在市場環境中的有利地位。因此,提升企業中財會人員的綜合素養,實現企業會計在業務、法律和道德等方面的進步,培養全能型的會計工作者,這樣才能有效保障企業單位內部財務體系的穩定。
一、企業財會人員面臨的時代巨變及提升素養的必要性
1.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大數據”不僅僅是指數據量的龐大,更重要的在于加載信息時的系統化與程序化。大數據歸根結底是指互聯網技術發展到今天的產物,伴隨著各種移動終端的普及應運而生。由于各種智能產品與軟件更新在以飛快的速度實現著更新,消費者的消費速度和數量也在夜以繼日的增大與擴張,于是便產生了前所未有的龐大的信息量或信息群。由此便引發了大數據時代的來臨。由于大數據時代在信息量和核算速率方面的要求難度驟然提升,溯及到財會工作的內容當中,則體現為工作人員綜合素養在質變和飛躍上的必然要求。因此,大數據時代必然會產生相應的新的工作部門,這種龐大信息的處理能力限度早已超出了傳統會計的業務極限之外,所以面對著這樣的一種時代沖擊與會計部門內部的恐慌,一種嶄新的財務核算領域內的社會革命似乎要不請自來。
2.電算化體制的進步。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與科技的不斷進步,會計的理論體系逐步完善,會計的方法也日益豐富。進入二十世紀以來,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和生產經營的發展,社會各方對會計所提供的經濟信息,不僅在需求數量上有了大幅度的增加,而且在時間上和質量上都有了更高的要求。會計在經濟管理中的作用越來越受到重視,會計數據處理的工作量也越來越大,從客觀上產生了改革會計手工處理形式的需要。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計算機作為一種能夠部分替代人腦工作的現代數據處理設備迅速發展起來。特別是微型計算機的問世,數據庫與計算機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使人們充分認識到電算化數據處理有優越性。在新技術新方法不斷呈現的同時,專業會計軟件不斷翻新,電算化會計的理論研究不斷完善和成熟,電算化會計系統逐漸成形,對于會計人員業務辦理程序的革新,也就隨之不請自來。
3.市場金融風險增加。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市場環境,因此需要按照市場制度和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科學、合理的規范財務行為。自我國進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企業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壓力與日俱增,而2008年次貸危機的來臨,更是在企業的競爭環境中平添了更多的潛在威脅。因此,為了在這樣的環境中生存就必須按照市場發展的要求,積極的按照市場經濟發展發展的必然要求科學、合理的籌措資金、運用資金以及進行有益分配,將企業的經營管理搞好,努力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以及市場競爭力,從而有效的實現企業競爭能力的轉變,為其素養的提高奠定基礎。
4.法律指引作用增強。會計工作不但需要自身要求方面的嚴謹性和精確性,而且在法制作用下,也具有著很強的原則性要求。眾所周知的是,指引作用是法律的基本作用和社會功能中的第一要義,財會人員不論是工作還是接受培訓,都要在這種指引作用的引導下按部就班。隨著近年來法律體系在會計領域中的進步,《新會計準則》逐漸成為企業單位中財會人員的主要指引主體。因此基于法律制度的進步和指引作用的增強,企業單位財會工作者勢必加快提升綜合素養,方可體現自身價值。
二、當前財會人員在企業工作中出現的主要問題
1.會計理論認知過程中的問題。然而由于電算化、信息化與大數據化的工作滲透階段,中國的企業部門均在起步于發展成果上落后于西方發達國家,對于財會人員的工作引導產生的最直接和最根本的誤導,便是會計工作在理論認知層面中呈現的問題。這種問題的直觀體現就是在很多工作流程中,區分不明普通會計與管理會計、初級會計與注冊會計之間的差別,往往出現大材小用或名實不符的現象,為財務核算及管理造成了不必要的人為損失。注冊會計和管理會計作為財會工作體系中的高級會計,應該在財會部門中擁有充足的用武之地。在企業財務會計的理論研究方面,我國關于高級會計的理論認知,一直未能與中國的國情實現結合,所以理論因子未能注入國內企業的文化中,為企業效益的提高和會計綜合素質的提高帶來困阻。
2.財會人員業務素質上的問題。財會人員在企業工作中出現效率低下、質量層出不窮的原因,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是普通會計的數量占據主體,在業務精熟度上自然與高級會計相比之下相形見絀,難以在自己的崗位上有所作為。其次由于普通財務會計受困于傳統專業財會教育和金融教育的滿足,在經濟巨變的新形勢下缺乏與時俱進的認識高度,依然采用精煉嫻熟卻比較老套的方法策略試圖解決企業工作中出現的新問題,加之工作繁忙而疏于學習,使得由普通財務會計升級為高級財務會計的轉型過程舉步維艱。最后在工作人員的重視程度方面,企業的發展要義在于彈性工作部門的績效管理與盈利機制,像會計工作這樣帶有“鐵飯碗”性質的按部就班的工作,在企業單位中往往地位低于事業單位,不少企業領導在很大程度上,無法提升對財會工作重要性的認識與反省,客觀上自然不利于會計能力的飛躍。
3.財會人員職業道德上的問題。道德素質是衡量企業財會人員綜合素質的重要標準之一。目前我國企業財會人員存在著個別企業財會人員出現道德滑坡的問題,例如有的企業財會人員在工作中缺乏事業心和責任感,工作中得過且過,存在著庸、懶、散、軟的問題;有的企業財會人員從自身利益出發,在財會工作中進行造假,不僅給企業造成了負面影響,而且也使自己步入了犯罪的道路,這些都體現出我國個別企業財會人員道德素養出現滑坡,必須引起高度重視。更為重要的是,會計人員由于自身工作的按部就班,無法借助彈性工作的平臺在企業中獲取晉升的機會,這就導致了少數財會人員在業績道路行不通的情況下,借助人情的力量為自己擴大晉升的渠道,對領導的盲從和趨附便長此以往代替了日常工作,不利于自身進步,也為企業的和諧氣氛帶來不可忽略的負面影響。
4.財會人員法律認知上的問題。財會人員在法律認知上的問題也是綜合素養缺失的重要體現。隨著十八屆四中全會的召開,法治觀念的進一步深入人心與對企業進行法律規劃的建設進程已經達到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然而少數會計人員在企業工作中,對法律的恪守仍舊懵懂無知。個別企業財會人員由于責任意識不強,特別是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當發現違反法律法規的行為時,不是積極進行制止,甚至按照領導的意思積極參與其中,必須導致企業財務工作質量降低,甚至出現違法亂紀問題。
三、解決問題并提升財會人員綜合素養的有效策略
1.深化理論層面認知。對于上述問題的解決,并且全面提升企業單位中財會人員的綜合素質,首先要通過理論創新的手段來實現制度創新的進展。會計工作中的理論認知需要企業領導部門的深化,尤其是對高級會計的任用方面。對于高級會計的管理和委任,需要其認真履行的,除了做好本職工作外,高級財務會計不但要在計算能力上要求又快又準,還要在工作中體現出自身獨特的工作價值。通過計算與會計預測,高級會計需要預測目標成本的支出與目標利潤的獲得可能性,對企業發展經營的整體趨勢做出客觀、科學而又具有前瞻性和戰略性的預計策劃與分析見解,并積極參與各個項目的決策分析。
2.加強相關業務培訓。新世紀是人才的時代,各行業都離不開專業的人才,企業要想解決財會管理出現的問題必須從源頭入手,建立一支具有較高綜合素質的財會管理團隊。有了高素質專業的財會從業人員作基礎,可以有效的解決控制企業財會信息的真實性。企業要對財會人員進行培訓學習,聘請專業的財會培訓機構先進的財會理念和方法傳授給財會部門,使之進行經驗交流不斷的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并且,在培訓課后要對企業財會人員進行考核檢驗其學習的成果,將學習的知識進行總結匯報,從而更好的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的工作之中,并使會計人員增強自身的學習能力,力圖完成從普通會計朝向高級會計的飛躍。
3.及時灌輸道德教育。職業道德在當今社會工作中,重要性甚至要重于業務素質提升的要求。財會部門的工作人員存在著上述的道德問題,需要以道德教育的力度增大為主要手段和基本途徑,力求讓其意識到自身職責的重要意義,并逐漸培養成一種使命感,漸次清除財會部門中尾大不掉的慵懶與低效的跡象。德育工作的進程在事業單位中已經逐步深化,企業單位如欲發展和健全自身管理體制,也要仿效這種政策,在道德教育層面上,運用非形式化的手段,對會計人員予以定期的培養和考核,進而為工作職責意識的形成,能夠起到釜底抽薪的有效作用和價值功能。
4.盡力恪守法律規定。在對法律的恪守工作上,企業領導要定期組織財會人員認真學習新《新會計準則》與《經濟法》中的必要規則,讓企業的法人和領導能夠知法、懂法、守法,增強其法制觀念,充分認識到財會工作的重要性。不斷的學習財務和會計核算的制度與方法。而且在市場經濟的基礎上,對財會理論進行研究,并且形成自覺遵照財會理論的意識,有效的應用于日常的工作之中,使財會核算工作更加規范化。最后還要增強企業單位的內控作用,因為內控制度能夠使企業對其當前的經營狀況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因此需要其具有更加全面的評估標準和涉及內容。
四、結論
企業單位的范疇內,如欲實現財會人員在綜合素養方面的普遍提升,務必要進行對其工作性質的了解和通透,并結合綜合素養體系中存在著的道德意識、法律意識以及業務素質等主要方面,通過針對各種問題的層層分析與原因探究,進而總結出解決問題的基本對策和有效策略,這樣才能夠在企業財會部門的工作環境中養成一種良性的“鯰魚效應”,并且為企業財務管理機制的革新和核算體系的現代化促進工作,提供堅實穩固的人力資源跳板。
參考文獻:
[1]付一蘭.淺談企業財會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財政監督,2014,10(29):60-62.
[2]李勝閣.對加強企業集團財務控制的思考[J].現代經濟信息,2015,1(1):194.
[3]謝厚勇.提升企業財會人員綜合素養的有效策略[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4,12(24):222.
[4]謝厚勇.提升企業財會人員綜合素養的有效策略[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4,12(24):222.
[5]何畏.淺談如何提高建筑工程財會人員的素質的有效方法[J].現代經濟信息,2013,10(19):33.
[6]丁春芳.新形勢下再論企業財會管理人員素質[J].現代商業,2012,1(3):222-223.
[7]鄧建秀.加強財會隊伍建設,提高財會人員綜合素質[J].大眾科技,2010,2(4):193-194.
[8]肖鴻.論如何提高財會人員對信息技術環境的適應性[J].經營管理者,2014,8(15):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