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新
摘要:音樂是一種情感藝術,音樂美育也應遵循音樂藝術的這一特點。人的心理活動都有其發生、發展的基本過程。學生在接受音樂審美教育的過程中,由于其年齡、心理、情感、認識水平的不同,其接受音樂、感受音樂的能力,往往也有較大的差異。
關鍵詞:心理與情感 高校音樂美育 情感體驗
一、高校音樂美育實踐教學中的情感體驗
音樂是最善于表現和激發情感的藝術,情感是人類最常見的現象。喜怒哀樂、七情六欲都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色彩繽紛的生命體驗。情感體驗在音樂欣賞中占有突出的地位。情感體驗是人的一種精神活動,從人的感性個體的感受出發,是對有生活意義的尋找、感知、分析以及理解,從而達到一種人與人之間的溝通,進而實現對人與人的超越。在音樂欣賞的過程中,其情感的體驗是對音樂作品所蘊含的作者情感內涵的體驗,也是表演者、作曲家以及音樂家進行交流感情、發生共鳴的過程。情感體驗的心理軌跡,主要是指學生在接受音樂過程中所經歷的心理過程。它一般經過從音響感知到聯想想象再到理解認識的過程。大學生情感體驗的心理軌跡,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發展變化的。它是從單純到復雜,由生理到心理、最后到精神的一個體驗發展過程。隨著大學生的知識積累與擴展以及對社會觀和價值觀的認識,其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有了較大程度的提高。同時,隨著大學生對音樂基礎知識的逐漸掌握,他們對音樂內涵的理解力也得到顯著的提高。他們在聆聽音樂作品時,常常會因悲哀憂傷的旋律而感動得流淚,也會為高尚的音樂而贊嘆不已。他們的想象力和聯想力會得到盡情的發揮,那種自由的、無拘無束的夸張想象力,會使他們的情感和精神得到升華。
二、高校音樂美育實踐教學中情感體驗的感性形式
任何音樂作品都表現一定的情感,表現性可以說是音樂作品的靈魂。如果沒有情感表現,音樂作品就只剩下一堆毫無生氣的感性材料。
對音樂感性表現的理解,人們經常會困惑:一方面,在欣賞音樂時不得不承認音樂給予了他們情感上的體驗;另一方面,又覺得音響是物理性的客體怎么可能會有情感?作曲家正是把人類這種帶有普遍性的情感和自然界的運動規律融人音樂創作思維之中,同時使這些情感和自然界的運動與音樂語言思維相對應,構成一種約定俗成的表達人類情感的媒介,使人們毫無疑問地接受它們所表達的含義和意味,并且使人們在接受音樂的過程中,讓自身情感的邏輯與之相對應。同時,運用聯想與體驗的方式與作品產生一種共鳴,以此達到樂音形式與情感同構的目的。
音樂接受者在欣賞音樂作品時所產生的情感體驗是審美活動的基礎。如果在音樂欣賞活動中,沒有情感的參與,也就不能構成審美關系。如果欣賞者設身處地、全身心地去體驗、感受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就不僅感染了接受者的心智,而且更感染了他們的心靈。這時,接受者的主觀情感與作品中體現的客觀情感便真正構成了一種審美關系,具有了一種審美性質。如果不能把情感當做被樂音形式表現的對象去進行體驗與玩味,也就不能說是真正進入了審美境界。
三、高校音樂美育實踐教學中情感體驗與情感再教育
音樂美育活動在本質上是一種情感活動。音樂藝術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但記錄了人類歷史的發展進程,而且對人類社會進步做出了重大貢獻。從心理學的角度,音樂心理能力對人的整體心理能力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在表演音樂作品時,它所喚起的未必都是表現喜、怒、哀、樂等特殊化的情感,在不具有特殊情感的音樂中,也是會產生情感。這種情感本來沒有喜怒哀樂的特殊色彩,而且由于它是在所有音樂體驗的直覺層面存在著的情感,所以可以把它叫做基本情感。在聽音樂的時候,事實上能夠感受到不具有特殊色彩的那種心理上的動態感,這就是基本情感。日常的情感是作為動機的對象引起的,如果與對象相脫離,就會引起郁積的狀況。然而,音樂所引起的基本情感,由于它在聲音里成為知覺性的東西從而使自己不復存在,沒有引起郁積,很難說清楚它是悲哀還是喜悅。這種情感的意識性完全是流動性的,主體不知不覺地進入對純粹的音樂時間性存在的體驗之中。這就是音樂美育實踐教學中情感體驗與情感再教育,是在對音樂進行體驗時所出現的那種心理的動態感。
四、結語
高校音樂美育實踐教學中的心理與情感以其獨特的教育內容、教育方式、教育途徑滲透于人的健全發展過程中,并逐漸成為高校音樂美育實踐教學中不可替代的學科門類。對音樂本體的感知是激發學生情感體驗的基礎,對音樂本體感知得越深刻,音樂情感的體驗就會越豐富。
基金項目:
本文為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項目編號:2013BYSO11。
參考文獻:
[1]杜秀平.美育在音樂欣賞教學中的實施[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2,(24).
[2]李丹.情感教學在音樂教育中的妙用[J].考試周刊,2011,(09).
[3]陳萍.談音樂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現代教育信息,2011,(03).
[4]李大亮.高職院校開展音樂美育必要性的理論探析[J].科技創業家,2013,(19).
[5]孫雪梅.音樂美育對大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J].藝術教育,2013,(11).
[6]趙雅杰.音樂美育功能、多維內涵在健全人格培養中的作用[J].藝術教育,2014,(10).
[7]陳瑞慶.試論我國普通高校音樂美育教學[J].藝海,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