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建濤
摘要:演唱是表情達意的方法,技巧是演唱得以成功的重要保障,演唱的最終目的是表達音樂中的情感。演唱技巧與情感表達是息息相關的,在掌握了一定演唱技巧的基礎上融入充沛的感情、適宜的表情、眼神和形體動作,才能使音樂富有活力,動人心弦,才能讓表演聲情并茂、情真意切。
關鍵詞:聲樂演唱技巧 情感表達 相關性
《禮記·樂記》有言:“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于物以動,故形于聲?!币饧?,人之所以發聲,是因為他的心為外物所觸動,所發之聲皆是心語,皆是感觸。聲從心而來,才能動人,才有共鳴。然而這個聲音并不是雜亂無章的噪音,而是樂音,是有規律可循且包含感情的。在音樂的世界里,發聲與情感是辯證統一的。發聲,即演唱的技巧,包括呼吸、姿勢、起音、咬字、吐字、共鳴、節奏、音準、顫音、切分音等。技巧的掌握需要經過專業的訓練,在掌握了一定演唱技巧的基礎上融入充沛的感情,才能使音樂動人心弦。
一、演唱是表情達意的方法,技巧是演唱得以成功的重要保障
音樂是一種最能即時打動人的、最具親和力的、大眾化的藝術形式,它以優美悅耳的旋律來表達某種特定的情感,很容易與聽者產生共鳴。編曲、譜曲的完成并不意味著音樂的完成和成功,一首音樂的完成和成功需要通過演繹來實現。演繹讓音樂為更多人所知甚至傳唱,演繹讓音樂飽含的情感得以釋放和渲染,從而跨越時空找到共鳴。
演唱是演繹的一個方面。不同類型的音樂有不同的風格和特點,因此其演唱方式和技巧也各有不同。以民歌為例,北方民歌粗獷豪邁,字多且節奏快而緊,演唱中咬字需清晰有力,且斷處較多;而南方民歌則柔婉細膩,字少而慢速從容,演唱中咬字細巧柔和,潤腔上以連為主。因此演唱中應根據歌曲不同的地域特色,運用不同的咬字、吐字、呼吸技巧來表達情感。如陜北民歌《走西口》,雖然它表達的是“妹妹”對“哥哥”的依依不舍之情,“妹妹”有苦有淚但卻依然堅定地拉著“哥哥”的手送到大門口,因此演唱時咬字應清晰且緊湊,吐字要適當放慢,只有這樣,才能展現“妹妹”欲留難留,最終忍痛相送,千叮嚀萬囑咐的神韻。而情感細膩、溫婉的江蘇民歌《茉莉花》在演唱時就顯得輕柔、緩慢,著力營造從容的喜悅和淡遠的意興,但又不能拖沓、呆板,要有一定的流動感和張力??梢?,演唱技巧對音樂的審美造成了極大的影響,演唱技巧把握恰當,則有助于表現音樂的情感。反之,不僅不能正確表達音樂的情感,還消解了音樂本身的美感。
演唱技巧中,咬字、吐字、呼吸等是基礎技巧。一般而言,咬字準確、吐字清晰、字正腔圓、呼吸平穩節制的演唱,更容易為聽者所接受,更能順利地進行下去,對情感的詮釋起到了創造條件和機會的作用。此外,共鳴能擴大和美化聲音,在演唱的過程中適時適當地使用共鳴技巧,能使音色變得豐富多樣,更具張力,對情感的表達有輔助作用??傊?,演唱是表現音樂、表達情感的方式之一,演唱技巧的準確把握是演唱得以成功、情感得以展現的重要保障。
二、演唱的最終目的是表情達意
音樂是聲音的藝術、聽覺的藝術,更是情感的藝術。音樂借助聲音這個媒介來真實地傳達、表現和感受審美情感,最擅長于抒發情感、最能撥動人心弦的藝術形式,或莊嚴肅穆,或熱烈興奮,或悲痛激憤,或纏綿細膩,或如泣如訴。音樂直接、真實、深刻地表達人的情感.可以說,它之所有審美價值,是因為它跨越了時空的界限,傾訴著人們的悲歡離合。沒有一首音樂是毫無情感訴說卻能被傳唱的,沒有情感因素的音樂也稱不上是音樂。因此可以說,演繹音樂,最根本的就是將音樂中或深沉、或細膩、或狂放、或悲怨的情感淋漓盡致地呈現出來。
演唱中要將音樂作品的內在情感真實可感地表現出來,除了要掌握上文提到的咬字、吐字等基本技巧外,還應注意情感的投入和個性的展現。演唱技巧是眾多音樂演繹在長期的音樂創作、演繹道路上的經驗總結,是智慧的結晶,但同時也是固定成型的,一般不容易實現創新,但演唱是音樂的再創作,是讓音樂“活”起來的關鍵,因此,演唱中需要借助其他手段以實現再創作。在演唱中,情感的表達除了要借助一定的演唱技巧,還需要表情、眼神和動作的配合。表情、眼神和動作是演唱者對音樂情感的反應,是隨著音樂情感的流動、變化而變化的,同樣具有增強音樂表現力、感染聽者的作用。因此,演唱者應發揮想象力,融入角色,傾情演繹,使得演唱聲情并茂、情真意切。另外,演唱者需要調動自身的情感體驗,加深對音樂的理解并形成獨特的理解,在忠于音樂原作的藝術特色的基礎上,根據自身的特點尋找最佳演唱方式,使得演唱帶上鮮明的個人色彩和強烈的辨識度,只有這樣,才真正實現了對音樂的再創作。
《論語·雍也》中說:“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逼浔疽庵v的是一個人的外在和內在的關系,后來被引申為藝術上形式與內容的關系。許多文藝理論家對形式與內容都有精彩論述,有的認為兩者不可兼得,需“舍魚而取熊掌”,以內容為重,但也有的認為內容和形式可兼具。在聲樂演唱中,演唱技巧好比形式,而情感表達恰是內容,兩者是息息相關的。演唱是表情達意的方法,演唱技巧的應用是演唱得以成功的重要保障,音樂演唱的最終目的是將音樂所包含的情意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使得音樂富有生命力,讓聽眾在聆聽過程中得到審美的體驗,并產生情感共鳴。因此在聲樂表演中,應注意演唱技巧的應用,促使演唱技巧服務于情感的表達,使兩者相得益彰。
在現實的演唱當中,單純依靠咬字、吐字、呼吸、共鳴、節奏、音準、顫音等技巧的熟練運用仍不能完成音樂情感的傳達,演唱者還需融入角色,首先在情感上與音樂產生共鳴,利用表情、眼神和形體動作等與聽眾進行交流。只有這樣,才能做到聲情并茂、情真意切。
參考文獻:
[1]臧琳佳,王芳.聲樂演唱的技巧及音色的處理[J].黃河之聲,2008,(07).
[2]尤國通.民族聲樂作品演繹的技巧分析[J].赤子(中旬),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