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甫 胡影怡
摘要:南丁格爾精神在有護理專業的職業院校育人中具有重要的價值。近年來,江蘇護理職業學院通過組織對南丁格爾精神的詮釋,以南丁格爾精神引領構建院校文化,并積極踐行南丁格爾精神,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
關鍵詞:南丁格爾精神;學校文化;文化育人;路徑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15)12C-0031-04
南丁格爾精神對護理事業具有深遠的影響。對有護理專業的院校而言,南丁格爾精神可作為院校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發揮育人功能。但是,將南丁格爾精神納入院校文化,必須解決三個問題:一是南丁格爾精神的具體文化內涵;二是以南丁格爾精神為引領的學校文化建設;三是南丁格爾精神為引領的學校文化育人路徑。近年來,江蘇護理職業學院開展以南丁格爾精神引領護理職業學院文化建設的實踐研究,使以南丁格爾精神為引領的校園文化在校園落地生根,發揮育人價值。
一、南丁格爾精神的文化內涵
南丁格爾是近代護理學、護理教育的奠基人和開拓者。她的護理理念“擔負保護人們健康的職責以及護理病人使其處于最佳狀態”傳遍世界。南丁格爾是一個天性充滿大愛的女人,她的愛指向所有需要關心照顧的人。圣多馬斯醫院創建的“南丁格爾護士訓練學校”,是現代護理學誕生過程中的一個里程碑。該學校的成立不僅全面提高了護理人員的素質和能力,也標志著護理教育機制的建立,為護理成為一門獨立學科奠定了基礎。
“人道、博愛、奉獻”的南丁格爾精神是世界護理行業的精神和價值追求,也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相符。江蘇護理職業學院師生在廣泛學習研究的基礎上提煉總結出:胸懷道義是南丁格爾精神的基礎;厚學博愛是南丁格爾精神的內涵;勇于奉獻是南丁格爾精神的境界;崇尚科學是南丁格爾精神的主線。在學院形成價值目標:護理專業的學生應努力用新知識服務人的健康、用精湛技術關愛人的生命,用創新不斷提高以人為本的護理服務質量。
二、共建以南丁格爾精神為引領的學校文化
按SIS識別系統構建護理職業院校的文化,主要包括理念文化、行為文化、視覺文化、環境文化四個方面:
(一)以南丁格爾精神為引領的護理職業院校理念文化構建。理念文化是學校的頂層設計,高屋建瓴,統帥、指引學校的行為文化、視覺文化及環境文化。主要包括辦學理念、辦學定位、辦學策略、校訓、教風、學風等內容。全校師生共同討論后形成理念文化,如“厚德博愛,精業篤行”的校訓,“惟德惟才,至善至美”的教風,“勤學苦練,知行合一”的學風,“弘揚南丁格爾精神,培養德技雙馨人才”的辦學理念等等。
(二)以南丁格爾精神為引領的護理職業院校行為文化設計。行為文化是學校文化建設的行為體現。在此系統中,學校文化體現于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學校制度建設、品牌特色專業建設、特色課程開發、專項活動組織與策劃等內容都屬于此范疇。如學院在人才培養方案中提出開設特色課程“南丁格爾及南丁格爾精神”,對第二課堂社會活動都做了行為要求。
(三)以南丁格爾精神為引領的護理職業院校視覺文化設計。視覺文化是學校文化建設中最直觀的表現形式。包括以校徽、校歌、校旗、標準字、標準色等為核心的基礎要素設計;以個性化、規范化、系統化的辦公系統、服飾系統、指示系統、媒介系統等為支撐的應用要素設計。江蘇護理職業學院的校歌《天使的夢想》,體現人道、博愛、奉獻精神。
(四)以南丁格爾精神為引領的護理職業院校環境文化設計。環境文化是學校文化建設的基礎工程,其規劃強調三個統一,即物質要素、精神要素統一,人文要素、自然要素統一,歷史要素、現實要素統一。環境文化主要包括教室文化、辦公室文化、走廊文化、生活區文化、活動區文化及個性鮮明的校園人文景觀。學院建筑中南丁格爾的塑像特別醒目,南丁格爾名言更是隨處可見,讓學生時刻感受到南丁格爾精神的熏陶。
三、實施以南丁格爾精神為引領的文化育人路徑
學校以南丁格爾精神為引領,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地推進文化建設。意蘊深厚的理念文化、別具一格的視覺文化、獨具人文的環境文化、特色鮮明的行為文化,如綿綿春雨隨風入校,潤物無聲,也為踐行南丁格爾精神奠定基礎。
(一)營造文化育人氛圍
文化氛圍的形成,首要便在于學校的精神文化。“人道、博愛、奉獻”的南丁格爾精神是護理學院文化的核心,決定著學院的思想和水平,在塑造師生形象、提升師生精神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學院在賦予南丁格爾精神時代內涵的同時,追溯學院悠久歷史,傳承“大醫精誠”之宏旨,建成具有鮮明時代特征和本校特色的學校精神文化。學校“厚德博愛、精業篤行”的校訓,彰顯科學理性與人文關懷;“弘揚南丁格爾精神,培養德技雙馨人才”的辦學理念,深植人心,教師以此為目標,精誠合一,培育優秀人才,促進學院發展。
物質文化在學院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生活在校園里的師生,接觸最多、感受最直觀的便是學校的物質環境。環境視覺設計在現代學校建設中有自己的歷史和傳統,有自己的人文景觀和特色。在追溯學院歷史,分析發展現狀的基礎上,學院以人文視角,可持續化發展觀點進行校園環境的設計。我們建立的學校不是鋼筋水泥的堆砌,不是某些知名大學的“翻版”,從頭到腳,從內到外,從一個建筑物到一個標牌,都滲透著護理學院的獨特文化印記。建設好校園環境和人文景觀,實現整體校園建筑風格的和諧及校園內各環境因素的融匯,提高師生的修養,陶冶師生情操。在這樣理念指導下構建出的和諧美好校園,正是學校文化育人的重要物質基礎。
制度文化是學院文化育人功能不可或缺的軟環境。以人為本的組織管理制度、富有實效的教學管理制度、激勵創新的人事管理制度,傾注人文關懷,讓師生的個體積極性得以完全釋放,在個人價值實現的同時,達成社會價值最優化的目標。“從制度建設入手,營造鼓勵師生創新的制度文化氛圍,對于培養創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義。”[1]學院在教學過程中以創新精神貫穿始終,激發學生創新意識,培養學生思辨精神和實踐能力。良好的制度文化發揮著提高師生積極性、創造性的重要作用。
在文化育人氛圍的營造過程中,精神文化無疑是其核心指向,制度文化是保證,物質文化則是基礎。“厚德博愛,精業篤行”的校訓,“惟德惟才,至善至美”的教風,“勤學苦練,知行合一”的學風,與“人道、博愛、奉獻”的學校文化精神一道,極好地彰顯了南丁格爾精神,生動地詮釋了文化育人內涵。濃郁的文化氛圍,給全校師生員工以熏陶、感染、約束和激勵。
(二)重視教師垂范作用
梅貽琦先生曾言:“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教師是學校發展的核心力量,優秀的教師更是學校的中流砥柱,其淵博學識、深厚素養、高尚品格在彰顯其人格魅力的同時,更會為諸多學子所景仰,起到垂范之作用。故而在文化育人過程中,必須重視教師主體作用,使其良好言行成為學生效仿、學習的榜樣。
如何更好地發揮教師的垂范作用?首要便是教師隊伍的“塑形”,學院以青藍結對形式對剛進入教育行業的教師進行傳承幫帶,師徒攜手共進。富有教學經驗、深受學生喜愛的教師,成為年輕教師學習的楷模。勇于創新、樂于學習、長于教學、善于科研,兢兢業業、不斷進取、無私奉獻的教師團隊成為護理學院發展的中堅力量,其良好的學術風范,精誠的職業道德,融入學子們的每一課,充分發揮了率先垂范、言傳身教的作用。醫之精誠,決定了杏林中的師生當有至精之醫術,至誠之靈魂。因此,教師應增強科學精神,生命不息,奮斗不止,引導學生崇尚科學、勇于創新,在醫護之路上追求藝之精湛。另外,教師還需提升精神境界,修品煉德,引導學生提高人文素養、追求人生價值,成為德技雙馨之人才。
(三)發揮載體實踐功效
教育是人類傳承文化、創造知識、培養人才的活動。法國教育家盧梭提倡讓學生通過實踐活動、接觸實際事物來獲得知識。江蘇護理職業技術學院通過課堂教學、社會實踐、社團活動等諸多載體來實現文化育人的功能。
1.課堂教學——引導。課堂是教育的主陣地。在課堂上,學生不僅能獲得知識,習得技能,更能完善人格。因此,學院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先鋒引導作用,將以南丁格爾精神為引領的學校文化融入每一門課程,每一次課堂,充分實現其育人作用。學生通過學習我國自1983年首次參加第29屆南丁格爾獎章評選以來的68名優秀護理工作者先進事跡,體悟南丁格爾精神的實質——人道、博愛、奉獻。學院還多次以南丁格爾為主題開設校園講座,引導學生閱讀《佛羅倫薩·南丁格爾傳》、《護理札記》等書籍,讓學生走近南丁格爾,在感受其人格魅力的同時,提升人文素養。
2.社會實踐——提升。在文化育人的眾多載體中,社會實踐起著鞏固提升的作用。由于是護理院校,培養的是醫學、護理方面的專業人才,他們未來需要面對病患,呵護生命、關愛健康是他們的職責所在,所以借助社會實踐這個平臺,更能激發學生的使命感,增強其責任意識。在社會實踐中,學生檢驗自我、鍛煉自我,開展專業實踐活動和社區服務,為當地居民進行無償健康知識宣教、急救知識普及,測血壓、血糖、心電圖及如何正確用藥、如何對常見的疾病進行診斷和簡單護理等為主要內容的社會服務活動,有效提升了醫學素養,并增強了服務社會的意識。
3.學生社團——凝聚。學生社團是學生活動的核心場域。在文化育人系統中,社團文化起著凝聚激勵、陶冶規范的作用。江蘇護理職業學院有多個學生社團,各社團雖類型不同,但宗旨相近,俱為求進步、弘真理。南丁格爾志愿者學生社團是學院的重要社團之一,經常定期開展南丁格爾獎章獲得者事跡報告會,并組織主題演講、社團實踐等活動。通過這些社團活動,學生增強了團結協作意識,提高了勇于奉獻的主動性。
4.儀式活動——塑形。“高校校園文化作為一種特殊場域內的文化,面對青年大學生這一群體,既要起到潛移默化的浸潤作用,又要成為積極健康的文化動力,而儀式因其象征性和實踐性等特征被賦予了這種教育功能,它可在校園精神生活中引導青年學生完成個人的社會化過程。”[2]學院通過舉行各種儀式活動,達到對學生進行精神塑形的目的。例如,5·12國際護士節授職、授帽暨表彰大會,促進學生熱愛專業、勤學知識、苦練技能,為將來的臨床工作打下堅實基礎,為護理事業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通過入學教育、畢業典禮等儀式,強化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和專業理論知識教育。
5.南丁格爾實驗班——創新。“南丁格爾實驗班”是弘揚南丁格爾精神的有效且直接的載體。學校制訂明確目標,不斷豐富南丁格爾班創建的內容。三年來,學校共有120多個班級6000余名學生參加了創建活動,先后有6個班級獲得“南丁格爾精神實驗班”稱號,32個班級分別獲得南丁格爾實驗班提名獎、入圍獎、創建獎。南丁格爾班評選條件主要包括閱讀南丁格爾書籍、撰寫體會文章、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形成班級特色和具備優秀、良好班風等方面的內容。“南丁格爾實驗班”成為校園亮麗的風景,也成為其他班級學習的風向標,激勵引領各班學子明醫德、樹醫風。
6.校企合作——鞏固。學院搭建“校企合作”平臺,積極拓寬學生專業實習、畢業實習、就業實習和創業實踐渠道。學校先后與多家用人單位建立較為穩定的人才供求關系,并建立畢業生就業基地,通過學生進入共建基地的三段式技能提升,即低年級開展課程實習、高年級開展專業實習、畢業實習三個階段的專業技能漸進式提升,切實實現學生理論學習和專業技能提升的有機結合。
以南丁格爾精神為引領的文化育人活動,只有與實踐融合,其價值才能得以體現,才能發展和升華。在江蘇護理職業技術學院,以諸種實踐為載體的文化育人活動開展的三年來,南丁格爾精神已深植于護理學子心中,實現了由學校引導參與到護理學子認可并積極主動參與的轉變。
江蘇護理職業學院南丁格爾精神文化經“認識——建設——踐行”三個層面深入實踐,謀求讓學生內化于心。文化引領即堅持傳統與時尚媒介相結合,弘揚南丁格爾精神,營造濃郁的學習氛圍,加強護理學子人生觀、價值觀的養成,引導護理學子樹立堅定的專業思想。實踐活動則注重以“虛擬班”和校院共建基地為平臺,通過三段式專業技能漸進式提升和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提高護理學子的專業技能水平和創新創業能力,并在專業技能提升的過程中錘煉其醫學人文素養。文化引領和實踐鍛造的多層次融合,在護理學子培養和塑造中收到了顯著的效果,以南丁格爾精神為引領的學校文化已然初顯成效。
參考文獻:
[1]孫雷.論大學文化的育人功能及實現途徑[J].中國高等教育,2008(22).
[2]邱葉.高校校園文化中的儀式教育[J].教育探索,2014(1).
(責任編輯:謝傳兵)
A Study on the Cultural Education Practice Guided by
the Spirit of Nightingale: A Case Study
LI Xue-fu and & HU Ying-yi
(Jiangsu Vocational College of Nursing, Huai'an 223300, Jiangsu Province)
Abstract: The spirit of Nightingal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ultural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 of nursing. In recent years, Jiangsu Vocational College of Nursing applies and actively practices the spirit of Nightinga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and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cultural education results.
Key words: ?the spirit of Nightingale; campus culture; cultural education; approa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