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啟超
摘要:在工程路面建設中,瀝青路面是一種應用比較廣泛的施工技術,這主要是因為瀝青路面施工時間較短,施工技術簡單且比較成熟,瀝青路面的行車舒適,適應能力比較強,后期養護維修費用較低等。不過在瀝青路面的施工過程中,由于瀝青混凝土材質本身的差異性,以及受設計和施工水平的影響,瀝青路面常常出現開裂、泛油、松散、坑槽等病害。這些病害的出現嚴重影響了行車速度、行車安全,加大了汽車磨損,縮短了瀝青路面的使用壽命。
關鍵詞:公路瀝青路面;病害成因;解決對策
一、公路瀝青路面的病害及成因分析
1、裂縫及產生原因分析
在公路瀝青路面病害中,裂縫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病害。在瀝青路面鋪設完畢后,容易出現各種類型的裂縫,這些裂縫的危害程度往往隨著裂縫產生的時間不同而有所增長,通俗點說,也就是裂縫形成初期,對路面行車速度、行車安全等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隨著裂縫形成的時間延長,尤其是在裂縫不斷遭受擠壓或者由于降水、降雪等作用下,裂縫的破壞性增大,進而形成瀝青路面的結構性破壞,嚴重危險瀝青路面的使用安全。瀝青路面的裂縫從表現形式上可以分為橫向裂縫、縱向裂縫和網狀裂縫等。在這三種不同形式的裂縫中,尤以縱向裂縫比較多見。這主要是因為在瀝青路面的鋪設過程中,對于地基的平整工作處理不當,使地基在橫向的方向上存在著區域性的不均衡現象,在大量的車輛碾壓后,地基水平線相對低的位置會發生沉降,從而形成縱向裂縫。或者是由于在地基的施工過程中,地基的夯實力度不夠,導致地基中存在松軟部位,一旦遭受外力擠壓,很容易造成縱向裂縫。不同于縱向裂縫,橫向裂縫是由于溫度應力的作用而產生的疲勞裂縫。在瀝青路面長時間接受太陽曝曬或汽車尾氣及發動機的高溫作用下,混凝土表面的溫度會逐步向下傳遞,而表層的溫度散熱較快,而地基內部的溫度會存續很長一段時間,這就容易造成瀝青路面溫度的變化,從而引發溫度應力,從而滋生橫向裂縫。網狀裂縫是由于在局部區域受降水或者降雪作用,造成點狀裂縫,表面水進入地基后,影響了地基的穩定性,一旦遭受外界壓力,即形成網狀裂縫。
瀝青路面的這三種裂縫,除上述原因外,同時還受到混凝土的材質、混凝土的使用方法、混凝土實際配比等有著非常大的關聯性。
2、車轍的產生原因分析
瀝青路面投入使用后,由于長時間承受外界壓力,尤其是大型或重型貨車在擠壓,使地基結構發生變化,在重復的壓實作用下,以致結構層材料的側向位移所產生的累積永久變形。在車轍的形成過程中,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既有瀝青混凝土材料的配比及材質等影響因素,同時也包括施工技術不合理,施工不當等因素,另外還與瀝青路面的交通流量等影響因素有關。瀝青路面車轍形成的具體原因,主要在于瀝青混合料油石比過大,瀝青路面的保養技術不到位,使瀝青路面長時間處于過度磨損的狀態下,從而形成車轍。另外由于瀝青路面的緊密度較低,使降水降雪等產生的水分通過瀝青路面的表層結構破損部位進入地基,從而造成地基松軟,在車輛壓力的作用下,最終形成了車轍裂縫。
3、松散形成的原因分析
在瀝青路面的病害中,松散也是一種比較嚴重的瀝青路面病害,松散的發生概率較大,既可以是整個瀝青路面的松散,也可以是局面路面的松散。特別是在瀝青路面長時間承載行車壓力下,加劇了瀝青路面松散的發生概率。而松散比較集中的區域是在車輛輪胎的行車軌跡地帶,而且以縱向松散為主。瀝青路面松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實際的治理過程中,應該加強對松散病害成因的判斷,從而有效地進行松散病害的治理整治工作。在瀝青路面材料配比中,由于瀝青的比重較低,降低了瀝青路面材料的粘合度,從而形成路面松散。在瀝青路面施工過程中,由于施工環境溫度較低,或者由于瀝青鋪設時,外界溫度較低,使瀝青材料在攤鋪作業中,容易留下大量的氣泡,這些氣泡未及時排出,在行車荷載長時間的作用下,從而形成了路面松散。在瀝青材料的調和配比中,使用的配比方式不當,特別是對于瀝青配比溫度把握不嚴格,使瀝青材料長時間在高溫條件下作業,導致瀝青材料的老化,瀝青材料的老化進而影響瀝青材料的粘合度,同樣也容易出現瀝青路面的松散。在瀝青路面施工中,對地基的處理技術不當,地基未有效夯實,使地基中存在沉降的可能,也容易產生瀝青路面的松散。此外,還有受降水降雪等影響,使水分侵入地基,影響了地基的緊密度和穩定性,從而產生瀝青路面的松散。
二、公路瀝青病害的防治措施
1、針對裂縫的防治措施
公路瀝青路面混凝土裂縫是常見的公路病害,因此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應該加強地基的夯實處理,正確運用地基夯實技術,有效的平整地基,保障地基的穩定性和穩固性。在混凝土材料的選擇上,要選用質量較高的混凝土材料,不斷提升混凝土材料的科學配比率,從根本上來減少公路瀝青路面裂縫的產生。同時為了有效地應用溫度裂縫,還應該在混凝土中加入適當的材質,降低混凝土材質的熱應力性,減少應力性裂縫的產生。在混凝土路面攤鋪過程中,要加強路面的平整工作,減少路面細孔的產生,避免降水降雪等水分通過細孔侵入地基,影響地基的穩定性。
2、針對車轍的防治措施
合理控制公路瀝青路面中瀝青混合料油石比,保障科學合適的油石比,加強公路瀝青路面的養護工作,運用科學適當的養護措施,加強公路瀝青混凝土的巡視工作。加強混凝土材質的選擇,優化瀝青混凝土材質的配比率,有效地保障混凝土結構的穩定性和平整性。同時還應該加強對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交通流量的控制,根據公路瀝青路面實際的承載力,限制大型或重型貨車通過,加強交通的分流處理,設置限高欄等。
3、針對松散的防治措施
公路瀝青路面松散的防治措施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果是因為低溫所造成的結構松散,應該將松散料進行提前收集與整理,等待氣溫的回升,盡量避免低溫條件下作業,等溫度適宜后,再重新進行噴油封層。如果非溫度因素引起的結構松散,應該在實際的作業中,先行進行地基穩固作業,加強地基的夯實處理。
總結:
公路瀝青路面因施工快速、施工工期較短等優勢是公路施工的主要選擇,不過在施工過程中容易產生很多病害,在實際的治理過程中,應該根據病害的特點進行針對性的防治,以保障公路瀝青路面的安全。
參考文獻:
[1]白日華,瀝青路面病害檢測與養護決策研究[J],吉林大學,2013,06,01;
[2]楊立權,高速公路瀝青路面病害成因淺析及對策[J],沿海企業,2005,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