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經濟增長是宏觀經濟追求的目標之一。而經濟增長的實現是受很多因素共同影響的,其中,對外貿易對經濟增長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本文截取了我國從1978到2013年的數據來研究我國對外貿易和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本文主要從我國對外貿易發展的現狀和經濟增長的現狀、對外貿易與經濟增長的實證分析兩方面來分析我國對外貿易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最后得出相關結論。
【關鍵詞】對外貿易 經濟增長 實證分析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開始逐步實行全方位的對外開放政策,經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我國的對外貿易額也在不斷地增加,因此,研究我國對外貿易和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問題對于我國的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我國對外貿易發展和經濟發展的現狀
(一)我國對外貿易發展的現狀
隨著我國全方位對外開放的進行,我國的對外貿易量也在不斷加大。我國對外貿易發展的衡量指標主要有貨物進出口總額、出口總額、進口總額、進出口差額、實際使用外資額、外企基本情況和投資總額等。
我國的貨物進出口總額在2009年為150648.1億元,在2010年為201722.1億元,在2012年為236402.0億元,在2012年為244160.2億元,在2013年為258168.9億元,從這些數字可以看出,我國的貨物進出口總額呈現出逐年遞增的趨勢。貨物出口總額為在2009年為82029.7億元,在2010年為107022.8億元,在2011年為123240.6億元,在2012年為129359.3億元,在2013年為137131.4億元。出口大于進口,我國的對外貿易基本上呈現出貿易順差的狀況。
(二)我國經濟發展的狀況
國內生產總值通常被用來衡量一國的經濟發展狀況,我國的國內生產總值總量已經位居世界前列,我國經濟的發展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黨和國家把工作中心轉移到了經濟建設上來。從此時起,我國的經濟發展進入了新時期。在1978年,我國的國內生產總值總量為3645.2億元,而在2013年我國的國內生產總值總量為568845.2億元,相比之下,增加了565200億元,增長率為15505%;在1978年,我國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381元,而在2013年,我國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41908元,相比之下,增加了41527元,增長率為10899%。
二、我國對外貿易與經濟增長的實證分析
(一)樣本數據的選擇
通過分析,本文選取了我國1992到2013年的出口總額(E)、進口總額(I)和進出口總額(T)三個指標來表示我國對外貿易狀況;選取了我國1992年到2013年的國內生產總值(GDP)來表示我國的經濟增長狀況。為了使得數據更容易趨于平穩,本文對數據進行了處理,分別對出口總額、進口總額和進出口總額三個指標取對數,分別為LE、LI、LT和LGDP。數據來源于中國統計年鑒。
(二)對各數據進行相關性檢驗
通過對所選取的數據的對數進行實證分析,可以知道:各序列之間的相關系數都很高,從以上數據可以知道,各序列之間的相關系數都事正數,所以各序列之間存在著高度正相關關系,他們它們之間會形成相互影響。它們的原序列的檢驗結果也是如此。
(三)對各序列的平穩性檢驗
從對LE的單位根檢驗結果中可以看出,T統計值為-1.982127,大于顯著性水平分別位0.01、0.05和0.1的臨界值-4.467895、-3.644963和-3.261452所以接受原假設,序列不平穩;對LI的檢驗結果為,T統計值為-2.030526,它大于顯著性水平分別為0.01、0.05和0.1的臨界值-4.467895、-3.644963和-3.261452,所以接受原假設,也就是該序列不平穩;對LT的檢驗結果為,T統計值為-1.978325,大于顯著性水平分別為0.01、0.05和0.1的臨界值,因此,接受原假設,該序列為不平穩序列。對LGDP檢驗的結果也是如此,它的T統計值大于顯著性水平分別為0.01、0.05和0.1的臨界值,所以也是為不平穩序列。
因此,需要對以上不平穩序列做差分。通過對各不平穩序列作一階差分之后,得出各序列經過一階差分之后的T統計值小于顯著性水平分別為0.01、0.05和0.1的臨界值,所以拒絕存在單位根的原假設,所以經過一階差分之后的序列趨于平穩,通過了顯著性檢驗。這三個序列為一階單整,也就是都服從于I(1)。
(四)基于VAR模型的格蘭杰因果檢驗
通過對以上三個序列進行平穩性檢驗之后,接下來應該做的就是對這幾個序列進行因果關系檢驗,確定各序列之間的因果關系,以便進行實證分析。
通過Eviews7.0軟件分析可以知道,在LE與LGDP之間的因果關系分析結果中可以知道,對于LGDP不是LE的原因的原假設,因為相伴概率0.8683大于0.05,所以接受原假設。對于LE不是LGDP的原因的原假設,由于相伴概率為0.7787,大于0.05,所以接受原假設。因此,它們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對于LL不是LE的原因的原假設,由于相伴概率為0.0047,小于0.05,所以拒絕原假設。同理,可以得出其他幾個變量之間的因果關系。
三、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通過對我國對外貿易與經濟增長之間作相關性檢驗,可以得出,它們之間存在著高度的正相關關系,相互之間形成一定的影響。
2.從對我國對外貿易與經濟增長的時間序列進行平穩性檢驗之后,可以知道,他們本身是不平穩的,但是通過一階差分之后,它們都成為平穩的時間序列了。
3.時間序列與時間序列之間的因果關系一般有單向因果關系和雙向因果關系。通過對我國對外經濟貿易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進行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后,可以知道,我國的對外貿易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它們之間既存在雙向的因果關系,也可能不存在因果關系。
(二)建議
1.促使出口產品種類多樣化。我國在對外貿易的一段時期,曾出現出口產品種類的單一化,出口產品單一化,將會對我國對外貿易造成一定的影響。產品出口多樣化,可以促進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
2.不斷提高出口產品質量。產品質量在對外貿易中是一個很關鍵的因素,對產品參與國際競爭具有重大的影響。提高產品質量,不但可以提高商品國際競爭力,且可以提高在國際中的影響力。
參考文獻
[1]高鐵梅.計量經濟學方法與建模:Eviews應用及實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10).
[2]裴長洪,王萬山.共和國對外貿易60年[M].人民出版社,2009(09).
[3]海關總署綜合統計司著.改革開放三十年中國對外貿易監測報告[M].北京:中國海關出版社,2009(01).
作者簡介:歐春梅(1994-),女,布依族,貴州省荔波縣人,西北民族大學經濟學院2012級本科生,研究方向:國際經濟與貿易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