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吉成 李冰
【摘要】《網上支付與結算》是電子商務專業的一門核心課程。該課程知識更新快、實用性強、實驗難度大,對電子商務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和實踐操作要求高,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因此,與時俱進地進行教學改革研究是需要且迫切的。本文針對該課程目前的現狀,提出了創新教學理念、改革教學方式和注重過程考核三方面的教學改革思路。
【關鍵詞】網上支付與結算 教學改革 電子商務
當前,各種網上支付工具和網絡銀行的出現,使人們越來越認識到網上支付與結算及其相關人才培養的重要性。《網上支付與結算》作為電子商務專業的一門主干課程,具有學科交叉性、理論性與實踐性密切結合等特點,因而高等院校加強該課程的實驗教學研究和實踐應用是培養合格適用人才的有效途徑。
一、課程的教學目標
《網上支付與結算》課程主要涵蓋了傳統電子支付系統的組成,網上支付的產生、發展及業務流程和分類,網上支付工具的使用,網上支付涉及的相關安全技術與協議等,同時還包括電子商務網站的建設、電子商務安全手段、電子支付與網絡銀行等內容,是一門理論性和實用性很強的課程。
通過該課程的學習,致力于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良好的網上支付與結算的動手能力。同時使學生既掌握資金結算的技術專業知識,又能綜合運用這些知識解決電子商務的技術問題,成為特色鮮明的復合型技術人才。
二、課程教學現狀
近年來,伴隨著中外電子商務理論的豐富和實踐的發展,對《網上支付與結算》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也提出了擴展性和創新性的需求。
(一)教學理念落后
《網上支付與結算》課程的內容更新快,網絡支付結算的手段和運營模式也在不斷變化,理論建立和成熟的速度滯后于實踐發展的速度。然而傳統教學理念重視理論灌輸式教學,忽視實踐教學,教學效果并不理想。而這種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又恰恰是目前最主要的培養形式。這種教學方式基本上是教師以講為主、學生以聽為主,使得該課程往往顯得枯燥、乏味,難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容易引起教師的授課困擾。
(二)教學手段和方法相對滯后
傳統的教學模式基本以教師為中心,教學手段和方法相對單一,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不能有力地推動。特別是在實踐操作方面,存在較大的難度。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許多傳統行業都紛紛網絡化,而網上支付與結算作為電子商務的重要環節,必然成為傳統行業網絡化運作的重要支撐。《網上支付與結算》這門課程的內容更新變化快,實際發展早已遠遠超過傳統理論教學,從而造成學生所學的知識滯后于實際發展。
(三)考核方式不能體現學生的實踐能力
《網上支付與結算》課程的考核,現階段仍以考核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為主。即便增加了上機操作的實驗考核,僅通過期末提交一份實驗報告的方式,仍然不能有效地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更難以衡量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水平。
三、課程教學改革思路
為了提高《網上結算與支付》課程的教學質量,滿足社會對高水平人才的需求,在該課程教學過程中必須創新教學理念、改革教學方式同時注重過程考核,使學生在學校學習期間能接觸到目前最新的相關技術、手段。
(一)創新教學理念,注重素質教育
遵循學生能力培養和認識事物的基本規律,合理組織安排本課程教學內容,使主要教學內容均安排有對應實踐課程,并根據本課程的最新發展情況及時更新教學內容。
重視學生的實踐能力,加強實踐教學力度,提高實踐教學課時的比例,鍛煉和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實施小班化、分組式教學,實踐實驗課程均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由教師進行分組指導。提倡“學生為主動方”的交互式教學模式,著重加強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在教學環節,力求把傳授知識、鍛煉技能和提高素質三者緊密結合,在授課中引進最新的行業發展趨勢和學術前沿動態,介紹重點文章,開展討論。
(二)創新教學形式,加強教學方法改革
不斷加強教學方法改革,注重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積極性,注重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靈活運用多媒體教學、探索校企聯合教學,并積極推進項目化教學,形成自主、開放、有活力的課堂教學氛圍,教學中不僅僅是教師單方面的講授和灌輸,而是師生互動,組建合作交流的學習小組,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增強學生自主學習和創新的能力,以使學生和老師共同在學習、合作、交流、探討等諸方面獲得收獲。
靈活運用多媒體教學,采用綜合分析軟件、校內實驗室平臺、各金融機構網站等多種手段進行教學。通過局域網和互聯網等進行網絡實驗教學,使學生及時了解網絡金融發展狀況及宏觀經濟環境與政策變化等。
探索高校與企業合作,建立電子商務專業實踐基地,為廣大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創業就業實訓平臺和相應的創業指導服務。
項目教學法以工作任務為出發點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創設教育情景,采取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模式。通過組織學生討論,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
(三)創新考試考核方法,注重過程考核
注重本課程的過程考核,以更加準確地反映學生對本課程的學習態度、學習深度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把理論考核與實踐考核相結合,這樣的考核方式,既能更好地反映學生的實踐能力,也能督促學生把對該課程的學習放在平常,而不是到考試再臨時抱佛腳,考完就把知識全都忘記。
鼓勵學生開展創新活動、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進行“網絡創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在學分管理辦法中,可以對參加競賽等的學生進行學分獎勵,或者實施課程免修,這樣既能起到全面考核學生的作用,又能有力地帶動教學改革,真正落實以素質和能力為中心的人才培養。通過此類活動可以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自主學習、創新學習,使學生從被動的聽課、復習、考試變為主動學習,達到“在實踐中創造,在創造中學習”。
四、結論
網上支付與結算的能力是電子商務專業學生應具備的一項重要的基本能力。在教學改革中,正確處理好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關系,抓住課程重要環節,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學生掌握理論基礎知識,培養動手能力,提高分析與解決實際問題的專業素質都是大有裨益的。
參考文獻
[1]劉吉成.我國電子商務網上支付與結算探討[J].中國市場,2005,36:56-57.
[2]劉吉成,王兆明.企業電子商務[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1.
[3]劉吉成,劉誼,李濤. 華北電力大學電子商務專業建設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06,S4:341-342.
[4]王海霞,孫波,任昌樹.高職院校《網上支付與結算》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J].電子商務,2014,08:86-87.
[5]盧益清.《網上支付與結算》教學改革探索[J].家教世界,2013,20:251.
[6]楊紅霞,李賴志.網絡環境下的電子商務教學模式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2,19:272-273.
[7]林月娟.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混合式學習管理研究[D].廣州大學,2013.
作者簡介:劉吉成(1963-),男,漢族,寧夏中衛人,任職于華北電力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李冰(1991-),女,漢族,江西吉安人,就讀于華北電力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碩士,管理科學與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