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皓宇
摘 要:提高高職教育質量的關鍵問題之一是師資隊伍建設工作。該文分析了當前大部分高職院校的音樂教育師資隊伍存在的結構不合理、缺乏專業培訓、科研能力不強等諸多問題,提出了明確師資角色定位,加強培訓工作、優化人員結構、做好科研工作等方法,提高高職學校教育師資隊伍建設水平,建設一支高度負責,師德高尚,專業過硬的師資隊伍。
關鍵詞:音樂教育師資 隊伍建設 優化結構 培訓學習 科研能力
中圖分類號:G1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2(c)-0168-01
高職教育中音樂教育在提高學生藝術修養、提高綜合素質方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各高職院校也十分重視音樂教育教學工作。如何提高音樂教育的教學質量,使之更好地發揮作用,關鍵之一就是要加強音樂師資隊伍建設。教師是教育的根本,是教學工作的保障,音樂師資隊伍建設是高校師資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
1 優化人員結構
目前,在很多高職院校音樂教育師資面臨著人員結構不合理等諸多問題。大部分院校的音樂教師年齡結構偏小,職稱以助教、講師為主,副高以上職稱的人數偏少。這樣就造成師資梯隊不合理,整個隊伍活力有余,而教學經驗略顯不足。為了克服這一難題,高職院校在引進人才時,注意從相關專業機構引入一些高職稱、有經驗的人才,納入音樂教育的師資隊伍,同時,還要加強自身的造血功能,將現有的教師送出去參加知名高校或音樂團體的專業培訓,增加其教學經驗,以優化人員結構提高師資質量。
2 明確教師角色定位,解決職業倦怠問題
音樂教育在高職教育教學改革中一直處于邊緣化地位,較之一些熱門的、技能性較高的專業,多少略顯“冷落”。加之隨著高校的擴招,生源質量不高、學生學習熱情下降、專業能力不強,造成教師的很多專業內容講授不下去,甚至教學任務都不能按時完成。這樣一來,很容易造成教師的職業倦怠。教師對學生缺乏愛心,對工作缺乏信心,對未來缺乏雄心,影響個人和事業的發展。針對這些問題,各高職院校要明確音樂教師的地位和作用,強化音樂教育在學生藝術培養和綜合素質培養方面的重要作用,要通過制度和激勵機制,提高音樂師資隊伍在整個高職師資隊伍中的地位,為老師創設條件,參與社會化的文藝活動,參加文化團體的演出,提高教師的社會實踐能力,增加參與社會的機會,將自己的音樂專長不僅僅局限在校園內,而是走出校門,為社會發揮更多的光和熱,提高社會地位、提高教師的榮譽感。
3 加強師資培訓工作
過去幾年高職教育發展速度過快、規模過大,帶來一系列問題,體現在內涵建設層面,教育質量下降、師資水平不高。為了盡快提高師資水平,要拓展教師的專業發展空間,構建良好的發展平臺。首先,學院要制定相應的培訓制度,有計劃、分批次送教師到相關專業機構和大學進修深造,學習音樂專業知識,提高實踐技能,拓展音樂專業眼界,增加教學經驗。其次,教師要深入行業、音樂機構、音樂團體學習鍛煉,了解社會對音樂專業人才的需求狀況,有目標、有針對性培養學生,鍛煉職業能力。
4 加強科研培訓,提高音樂教育師資專業研究能力
科研工作是高校教育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高校教師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實現個人發展和個人價值的重要環節。高職院校音樂教師不但承擔專業教學任務,同時大部分人還承擔全院公共音樂課的教育任務,每周10個學時的工作量很難抽出時間開展科研工作。同時選題范圍狹窄、研究條件有限等因素導致高職院校音樂教育教師的科研工作處于相對滯后的狀態。為了提高音樂教師的科研能力,高校要從制度層面做好音樂教師科研工作計劃,將經費研究條件向這一方面傾斜,使他們能夠在主觀上提高認識,客觀上有能力、有條件做好科研工作。同時要開展科研能力培訓提高工作,幫助老師們從專業建設、課程開發、教學方法研究、實踐教學研究、專業理論研究等方面進行選題和開展研究工作,提高教師專業能力。
5 改革教師評價機制,做好教師評價工作
教師評價關系到教師工作業績的評定,關系到教師切身利益,是一項重要的工作內容。以往的教師評價,制度不明晰、措施不得力、評價不關痛癢,起不到應有的鼓勵先進,激勵后進的作用。為了使這一工作發揮其應有的作用,要做進一步的改革。一是要整合評價內容。把教師教學工作量、科研工作量、培訓工作量等方面納入評價范圍,做好百分比分配,制定評價標準。二是要開展多種形式的評價方式,教師互評、學生評價、質檢小組評價等多種形式相結合。三是將評價結果和教師業績相結合,評價要定出品質優劣和分層分等,薪酬和獎勵掛鉤,起到激勵作用。
6 結語
音樂教育師資隊伍培養工作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做好完成的。師資水平的高低關系到教學質量的提高、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是高職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們要深刻認識到問題的迫切性、重要性,做好音樂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工作,最終保證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1] 束華娜.高職教師專業發展的現狀問題及對策[J].教育與職業,2014(35):83-84.
[2] 郭俊.當前高校教師群體壓力源與緩解對策[J].教育與職業,2014(33):81-82.
[3] 馮建華.堅持校企合作方向,深化職業教育改革[J].湖南冶金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4):52-54.
[4] 田恩舜.高校教學團隊建設初探[J].理工高教研究,2007(4):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