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榮華
【摘 要】在中等職業學校德育教育上,中美兩國學校在內涵、內容、途徑等方面有存在著異同,通過對同類型學校德育教育的比較分析,探討中美兩國學校德育教育的共性和特性,從而為我國中等職業學校德育教育帶來有益的啟示。
【關鍵詞】中等職業學校;德育教育;比較;啟示
在科技迅猛發展、 競爭日益激烈的當前世界格局發展中,德育教育作為塑造人類靈魂的學科,越來越顯示出其具有的重大意義,引起了世界列強的普遍關注,并受到社會和教育屆人士重視。中等職業教育一直以來是世界各國后工業化時代或工業4.0時代的重要教育組成部分,但由于歷史文化背景及社會制度的差別,各國中等職業學校德育教育有很大的區別。本文以研究中美兩國中等職業學校德育教育的比較為前提,探析中美兩國德育的區別及共性,從而為我們更好地發揮自身優勢,加強和改進我國中等職業學校德育教育獻計獻策。
一、中美中等職業學校德育教育內涵與內容的比較
(一)中美中等職業學校德育教育內涵與內容的共性。不管是中國還是美國,德育教育的本質都是為社會發展和國家需要服務,因此其共性可以從三方面來看,首先是中美中等職業學校德育教育內涵突出愛國主義與政治教育的內容。中國向來把進行共產主義思想政治教育作為學校德育教育的核心任務,通過國情教育、歷史教育、國家觀念教育來強化德育教育中的愛國主義教育。美國雖然號稱學校教育不受政治干預,但實際上也通過學校德育教育來培養維護他們的政治秩序和實現他們的政治目標的下一代,并通過公民教育與宗教教化來達到其愛國主義教育的目的。其次中美中等職業學校德育教育都重視培養社會和人的發展所需要的共同思想道德品質,培養進取精神,誠實品質,創新精神和博愛觀念等,都關注培養人類與社會發展的共同品質。最后,兩國學校都注重教育內容同社會生活的結合。在中美兩國,有許許多多的德育教育場所,如名勝古跡、烈士墓、公園等等,但美國比中國更注重環境的作用。以紐約市為例,其擁有超過2000個的德育教育場所,這些場所集中是美國向國民包括學生進行美國政治制度和價值觀念教育的重要基地和生動教材。
(二)中美中等職業學校德育教育內涵與內容的差異。中美兩國由于文化與社會制度的差異,中等職業學校德育教育內涵與內容有明顯的差異,其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學校德育教育理論體系與內容基礎的差異。中國的德育教育注重社會本位,其內涵是個人服從社會。由于有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中等職業學校德育教育可以制定同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長遠目標,并能夠有效地付諸實施。但美國文化則強調個人本位,在個人和社會發生矛盾時,往往強調個人的自由、權利,彰顯個體需要。另一方面學校德育教育內容選擇標準的差異。中國在學校德育教育內容上堅持中央集權,由政府頒行標準化的統一的學校德育教育內容, 指定統一的教材、大綱、參考書,這樣就突出了學校德育教育內容的系統性。美國學校的學校德育教育內容具有多樣性的特征。而美國一直以來就沒有統一的學校德育教育內容,任由各州制定,內容趨多樣化。因此,美國中等職業學校德育教育內容主要包括公民教育、法治教育和所謂人類共同價值觀教育等。
二、中美中等職業學校德育教育實施途徑的比較
(一)中美中等職業學校德育教育實施途徑的共性。德育教育的實施途徑決定了實施效果,盡管在中美兩國在中等職業學校德育教育內容及內涵上有較大的區別,但其實施途徑是有共性的。第一,中美中等職業學校德育教育都是通過課堂教學實施德育教育。中國學校通過開設專門的學校德育教育課程進行道德教育的,向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及各種行為規范、職業道德的教育。美國學校也開設獨立的德育教育課程,主要講授講授基本的道德準則,向學生宣講正義、宗教和自由及職業道德與團隊教育。第二,中等職業學校的校園生活都滲透學校德育教育內容。中國學校有計劃、有目的地組織各種課外活動如文體活動等、及社會實踐活動如軍訓、實習等,這些活動能培養學生的良好道德情操和意志品質等,增強了學生社會責任心和使命感。美國的校園生活也滲透德育教育內容,其主要包括內容廣泛社團活動和豐富多樣校園文藝及體育活動。通過這些活動,培養學生的公平競爭、社會交往、與他人合作的精神,以及自立、自信、開朗的性格和熱愛生活、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
(二)中美中等職業學校德育教育途徑的差異。盡管中美兩國中等職業學校德育教育實施途徑有共性,而其差異也是很大的。中國學校喜歡并且更多地采用正規的組織教育形式,而美國學校比較注重心理輔導和隱形課程的教化功能。中國學校十分注重教育工作,政治課、班主任和政教處工作的重點是培養學生良好思想品德和指導其健康成長的主要途徑,引導學生樹立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遠大的理想和良好的道德風尚,從而達到繼承革命傳統,學會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目的。而美國中等職業學校德育教育注重心理輔導與個體輔導。重視學生個體成長的身心健康及職業道德輔導,對學生進行生活指導、學習指導、心理輔導和就業指導。因此,尊重個體,提倡隱性課程,重視滲透性,是美國學校學校德育教育途徑的特色。在德育教育方法上,中國學校應該更積極主動向美國學習。在德育方法上,中國多采用說理式、灌輸式教育法、榜樣示范法和表揚與批評法等,這些方法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從受教育者接受心理和個體思想品德形成的全過程來看,這些方法具有明顯的局限性。美國學校注重通過具體形式滲透這種教育,主要是通過成就教育以及西方文明史等歷史教育來實現,力圖使生活在本國的公民特別是青年具有優越感和自豪感。
通過中美兩國中等職業學校德育教育內涵、內容及實施途徑的比較,我們不難得到這樣的啟示:中國中等職業學校要進一步發揮理想教育的優勢,豐富中等職業學校德育教育的手段與形式,突出專業性、時代性與人文性的結合,積極拓展中等職業學校德育教育途徑,為社會培養合格人才服務。
【參考文獻】
[1]吳杰瑩.中職德育課有效教學的實踐探索[J].職業教育研究.2011(05)
[2]李英.關于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教學的幾點思考[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02)
[3]高星.中美高校道德教育比較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 2014
(山東省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科研規劃課題; 中美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程模式微觀比較研究;(課題編號:2014zcj186))
(作者單位: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師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