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盈紅 (江蘇省淮安市婦幼保健院,江蘇淮安223002)
“以人為本”理念在硬膜外分娩鎮痛護理中的應用
王盈紅(江蘇省淮安市婦幼保健院,江蘇淮安223002)
目的:探討“以人為本”的理念在分娩鎮痛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150例行分娩鎮痛產婦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產婦采用“以人為本”的理念進行產程的觀察和護理,對照組產婦采用常規的護理模式.比較兩組產婦家屬滿意度及投訴率.結果:兩組產婦家屬滿意度及投訴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以人為本”的護理有效緩解了產婦及家屬的焦慮情緒,提高了家屬滿意度,減少護患糾紛.結論:“以人為本”的理念在硬膜外分娩鎮痛護理中的應用值得推廣.
以人為本;硬膜外分娩鎮痛;應用
隨著醫學科學的發展,人們的健康意識不斷提高.護理模式的轉變,為患者提供“滿意服務”已成為醫院競爭的主要策略,而護理工作也從單純的疾病護理轉變為“以人的健康為中心”.當今護理工作中必須注入“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1].
1.1一般資料選擇2014-05/2014-12我院符合進行硬膜外鎮痛分娩的產婦15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n=75)和對照組(n=75).產婦年齡20~38(平均22.5±2.5)歲;所有產婦均符合硬膜外鎮痛分娩的標準.兩組產婦年齡、文化程度、職業、孕周等一般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護理方法對照組產婦給予常規護理措施.觀察組產婦給予“以人為本”的理念進行產程觀察及護理,具體措施如下.
1.2.1充分有效的交流溝通產婦進入產房后助產士應熱情接待,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與產婦交流,評估產婦對分娩的認知、受教育的情況及疼痛的耐受,采取個性化護理措施和溝通交流方式.告知產程過程中可能產生的疼痛,教會產婦減輕疼痛的方法,讓其想象“你的宮口就像花苞一樣正在慢慢的盛開,慢慢的綻放出一朵美麗的花兒,寶寶就出來了”.講解分娩相關知識,及時提供產程進展的相關信息,讓產婦看已分娩的產婦與新生兒的溫馨畫面,使其樹立分娩信心.有技巧的護患溝通是高質量護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護士與患者的溝通可以用多種方式實現[2].
1.2.2陪伴與鼓勵給予情感關懷,體貼關懷產婦并教會其丈夫參與分娩活動.給予親切的撫摸,如陣痛時撫摸產婦的腹部、拉著產婦的手或按摩腰骶部、邊撫摸邊和產婦聊天“感覺這樣撫摸疼痛好些了嗎?”.鼓勵并協助產婦進食、飲水,幫助擦汗、如廁、清潔會陰,幫助其擺放舒適的臥位,建議進食清淡易消化的飲食.多鼓勵產婦,充分調動產婦的主觀能動性.
1.2.3學會傾聽在產程觀察中,應認真傾聽產婦的敘述和提問,聽產婦講話時要看著對方,認真、冷靜,不時的點點頭,及時反饋:我知道,我理解,是,對的,表示你在聽,接受對方的觀點.產婦宮縮痛時,可以說:“寶寶要出來見媽媽了,讓媽媽肚子痛了”.做深呼吸,放松自己.善于傾聽不僅有利于多了解產婦的情況,更多的讓產婦感到你的理解和支持,增加產婦對醫護人員的信任,減少焦慮和恐懼心理,增加產婦分娩的信心.
1.2.4分享產婦的喜悅胎兒娩出后將嬰兒放于產婦腹部裸體接觸,讓產婦用手撫摸寶寶,面頰親親寶寶.表揚產婦的勇敢,夸贊寶寶可愛漂亮.增強產婦的自豪感與成就感,有助于子宮收縮和產后的恢復.
1.3觀察指標比較護理干預前后的心理狀態,比較兩組產婦及家屬的投訴率及對產房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通過對兩組產婦在整個產程護理過程中的心理狀態及情緒狀況進行打分評價,統一采用調查問卷的形式對所有患者進行調查,分數1~100分,問卷形式統一為李克特問卷調查表,得分越高則說明這種護理模式越有效[3].
1.4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6.0進行統計分析.比較采用x2檢驗,臨床療效比較用等級資料的規范檢驗分析[3],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產婦滿意度比較觀察組護理的滿意度為97.3%(73/75),而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僅為86.7% (65/7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產婦滿意度比較 ?。╪=75)
2.2兩組產婦及家屬的投訴率比較觀察組收回問卷75份,其中產婦家屬投訴1份;對照組收回問卷75份,其中產婦家屬投訴3例,觀察組的投訴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1“以人為本”的意義“以人為本”的護理可以使產婦及家屬產生信任感和依賴感,增進產婦對護理人員的信任和理解,促進產程的進展和產后的康復.
3.2“以人為本”的護理可提高家屬的滿意度產房工作強度大,風險高,異常情況隨時發生,產程觀察過程中護理產婦的同時需兼顧家屬,及時與家屬交流溝通告知產程進展情況,減少家屬緊張焦慮情緒.細心的護理、真誠的關心及充分有效的溝通不僅能取得他們對護理工作的配合、理解、信任,還提高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3.3“以人為本”的護理可減少護患糾紛隨著患者保護意識、法律意識的增強,對護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人為本”能有效的減少護患糾紛的發生.如產婦行了硬膜外鎮痛后仍然覺得痛,這時產婦及家屬就會說,不是無痛分娩嗎?怎么還痛呢,忽悠人的吧.這時通過及時高效的溝通能有效的改善家屬的不解及困惑.有預見性的提前溝通,也可以減少或消除護患糾紛.
在無痛分娩護理中堅持“以人為本”不僅是醫學模式的轉變、豐富整體護理內涵的需要,也是樹立醫院良好形象,促進醫院發展的保證.堅持““以人為本”、關愛生命、呵護健康、奉獻社會”的服務理念不僅能促進產婦早日康復,也有助于減少或防止護患糾紛的發生,化解相關矛盾.在臨床護理中“以人為本”理念值得推廣.
[1]車彩霞.護理工作中的以人為本[J].健康必讀雜志,2010,11:45-46.
[2]俞志茹,劉秋華,徐桂芳.ICU護患溝通技巧探討[J].中外健康文摘,2010,8(37):293-294.
[3]趙祥華.“以人為本”護理理念在實際應用無痛分娩護理中的效果探究[J].中國疾病雜志,2010,10(3):11-13.
R473.71
A
2095?6894(2015)08?138?02
2015-05-22;接受日期:2015-06-06
王盈紅.本科.研究方向:無痛分娩護理.Tel:0517?83617050 E?mail:12198158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