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吟
【摘 要】高中思想政治課中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豐富了教材知識,增加了課堂知識容量;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有利于解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問題。同時,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應注意的幾個問題: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服務于教學的原則、適度性原則。
【關鍵詞】高中政治;多媒體技術;運用原則
在高中政治課教學中正確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很好的突破傳統的“粉筆加黑板,教師一言堂”的教學模式,使許多抽象的、難以理解的思想政治理論、概念等,變得生動形象,易于理解和接受。它使學生手、腦、眼、耳并用,能充分地喚起學生課堂學習的興趣,從而達到優化課堂結構、提高教學效率、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良好教學效果。
一、高中政治課教學應用多媒體技術的優點
(一)利用網絡資源豐富了教材知識,增加了課堂知識容量。
思想政治課是許多學生感到枯燥的課程,盡管政治課的教材時常更新,可讀性大大增強,也縮小了理論與現實的差距,但始終跟不上社會日新月異的變化節奏。要改變學生認為政治課枯燥乏味、空洞無用的認識,政治教師就要根據教學內容去收集國際和國內的大事、要事、社會熱點和焦點問題,把網上最新時政及時引入課堂,增加信息量和時效性,提高思想政治課教育的說服力。這樣既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也可以促使教學向課本外延伸,彌補教材不足,深化教材知識。
(二)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傳統教學中信息的傳播依賴于老師的語言和板書,再會調動課堂氣氛的教師也有疲憊的時候。而多媒體利用視、聽、說向學生提供聲、像、圖、文等綜合性刺激信息,有利于學生注意力的保持,同時精彩的多媒體課件也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大大調動了課堂氣氛,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三)有利于解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問題。
高中政治教材理論性較強,有些重難點問題單憑老師的講解會顯得枯燥乏味,或有些重難點問題很難用語言表達清楚,這就需要借助多媒體手段來解決一些傳統教學中不易解決的實際問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二、多媒體技術在高中政治課教學中的運用原則
(一)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
高中思想政治課是一門理論性很強、而且特別注重時效性的學科,但不論多深的理論,都來源于實踐,在生活中都能找到現實依托。因此,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必須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教學時需要結合教材中的知識要點,積極反映國情和社會熱點問題,引導學生以學習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為主,從理論與實際的聯系中去理解知識,并運用所掌握的知識去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這就要求我們政治課教師在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時,選擇的音像、圖片等材料時,要注意兩個因素:(1)是學生所見、所聞的現實的真實材料,要避免人為的編造材料。(2)選材力求“近”,一是時間近,實際問題離教學內容的時間盡可能近。二是空間近,選用的事例所發生的地點距學生盡可能近。事例越近,越能引起學生重視,越能產生興趣。
(二)服務于教學的原則
運用多媒體教學的目的是為了優化教學結構,提高教學效率。我們應關注的是制作或利用某個課件進行多媒體教學是否有必要,即課件的教學價值;而不是不管什么課程,不管什么內容,都盲目跟隨課件教學的潮流,統統都用多媒體,對于那些用常規教學方法就能達到教學目的的內容,就沒有必要使用計算機輔助教學。
我認為,在選擇多媒體教學上應注重從教學目標和內容兩個方面上來考慮:(1)表現在教學目標上,通常要選擇那些既適合于多媒體技術表現,又是運用常規手段難以解決重點和難點的課題。也就是說利用課件是為了什么目標,要突出哪個重點或要解決哪個難點,在這些方面確定之后,才能在課件設計時充分考慮這些因素,所作的課件才能真正起到輔助作用。如:高一的《影響價格的因素》、《政府的職能》、高二的《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等。(2)在內容的選擇上,要考慮兩個因素,第一是選取那些理論性強,用口述、板書難以表達清楚的內容。第二是選取教學目標高、教材內容少、現實材料(圖片、音像材料等)多的內容。如:高二的《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價值的創造與實現》等。
(三)適度性原則
做任何事情都要講究適度的原則。如果違反了這個原則,那么好的事情也會向相反的方向轉化。課件教學有一定的優點,但并不是所有的課題都適合于多媒體。在一個學期中,肯定沒有必要所有課都使用多媒體。首先,像我們一些政治多媒體課件,若只是使用計算機代替黑板板書,那就完全沒必要在多媒體上。如若不管是否需要,所有的課都在多媒體教室上,結果會使學生長期處于精神高度集中等原因,教學效果反而不好。其次,作為課件,需要教師花費很大工夫進行制作,是一項不容易的工作。我們平時用的課件,花三五個晚上總是要的。教師的工作繁瑣,如果每一節課花費這么大的精力,肯定是不可能的,這對學校、學生都不是好事。因此,筆者認為,多媒體教學要提倡使用,但要注意適度,不要過分熱衷。最后,在使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活動時,一定要把握好課件的播放速度,如若連續不停頓的一味播放,則會讓教學內容一閃而過,讓學生無法以相同的節奏來了解,從而無法適應。即便是精心制作的、功能全面的優秀課件,若把握不住進度的快慢或講課沒有節奏感,給學生的感覺仍然是過眼煙云。
在高中政治課教學中,多媒體教學只是一種輔助手段,并不是萬能的,教師在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的時候必須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思想。同時,在具體實施教學時,要充分考慮到各層次學生的接受能力,并及時根據學生的反饋情況對教學計劃進行調整或修正。我們應該努力尋求它和傳統教學手段的結合點,各施所長,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成長·讀寫月刊2015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