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云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需要大量的掌握外語技能的人才。大學英語教育是大學教學中的一個重點。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需要,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就現在勢在必行。作者在闡明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必要性的同時,針對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變教學思路和教學模式、提高聽說能力、擴大英語閱讀以及培養寫作技能等措施。
關鍵詞:大學英語 教學改革 必要性 存在問題 改革措施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6(a)-0000-00
隨著中國進入21世紀之處,世界經濟全球一體化,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入,與各國之間的交往更加廣泛。社會對英語水平的提高越來越重視,外語教學改革的呼聲越來越高。大學英語教學的徹底改造勢在必行。
1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大學英語教學應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及世界發展趨勢同步進行的。既要總結多年來國內英語教學的成功經驗,又要探索大學英語如何與國際外語教學接軌的新路子,使我們培養出來的人才在國際外語交流環境中游刃有余地完成所賦予的工作。在我國,英語作為第二門語言教學缺少交流和文化環境。英語教學只注重語言標準不標準,語法規范不規范,會讀會記單詞與課文閱讀教學等幾個方面。課堂上教師糾正學生學英語時出現的語音不標準,語法不規范等問題。這樣老師用去大部分時間,使學生失去了用來表達自己的實踐的機會,由于怕出錯不敢講英語。在課堂實踐講英語的機會幾乎是沒有的。學生學習英語時間長,有的五六歲就開始到英語班學英語,學了很多年沒什么收獲英語表達及交流能力仍然很差,甚至最簡單的英語句子也表達不正確。像有的同學在介紹自己時用到“我來自北京”他說成I from Beijing,竟然缺少系動詞be。“我是個男孩”說成I am boy,句子中單數名詞前不加冠詞“a”,“How old are you”翻譯成怎么老是你,“Who are you”簡單句中出現這樣問題。那么復雜的句子更是錯誤連出,讓人看的不知所云。所以英語教學要適應當前經濟的發展,增進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努力實現更加順暢的外語文化交流的理解。這也成了改革目前英語教學關鍵所在。
2大學英語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2.1課程設計方面
在我國高校,全國實行統一的教學大綱,教學目標、規格與模式,有的學校教學時數不斷減少,老師只能講授一部分課程,有時就造成課程內容不連貫。高校英語教學缺乏分類指導不能滿足社會、經濟、科技和文化發展對不同種類人才的需求。
2.2課堂英語教學方法落后
多年來形式的英語教學模式在教師中已根深蒂固,有些教師的教學觀念沒有實質上的改變。致使教學課程中教師仍然占有主導地位,只要完成教學計劃中的教學任務,而不知不覺中忽略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教學過程中主要是教師講授語法、詞匯和句子結構作文教學重點。無法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因為學生幾乎在課堂沒有表達自己的機會。這種填鴨式教學使學習氛圍壓抑,學生們失去了信心,師生之間沒有溝通和交流。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大減,學習英語的興趣減少。這都阻礙學習英語的能力。
3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措施
3.1改變教學思路及教學模式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學一般認為是傳授語言知識;還有的認為是語言技能訓練。在講授課文時,教師往往給學生們解釋單詞、短語和句子結構的講解,語法語句分析。學生把大量的時間花費在單詞的記憶,句子的語法結構上,其英語的學習水平主要停留在單句和句子的理解。在用英語進行交流方面困難重重,不能說出流暢的英語句子。這種教學思路嚴重地影響英語教學。在課堂教學上采用教師作為指導,學生是行動者的互動教與學的方法,只要雙方都充分發揮各自的主體作用,才能是教學獲得良好的效果。多年來我國的教學模式是教師講解學生被動接受學習興趣不濃,在課堂上沒有積極互動,學生死記硬背所學的知識。不能適應我國經濟迅速發展,而且還浪費了我們的教學資源。除去這種弊端,教師不再是教學活動的唯一中心成為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的組織者和評判者。
3.2改變教學方法
改變長期以來的單一的授課法也就教師講解,學生被動地接受。而是培養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把學習的知識流利地表達出去,把別人表達的意思能夠正確地領悟出來。那么采取什么樣的教學方法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
3.2.1提高聽說能力
傳統教學方法老師講授的多,學生聽和說的時間很少,課堂上有聽力課,但只靠聽力課的內容是不能夠滿足聽說需要的。聽了材料要多樣化。在課堂上,就聽力材料反復聽的基礎上,就其聽力內容采取討論法,講故事,角色扮演等方法。例如大學英語中有篇文章“Global warming”采用分正反方討論法,一方為氣候確實變暖,出現的變暖的現象是什么。反方是氣候沒有變化,那么需要你說出氣候沒有變暖的依據。正反兩方陳述自己的觀點,反駁對方的觀點最后總結出自己的結論。也要根據此內容練習說出各自家鄉的氣候特點例如找出南北方的同學談論自己所在地的氣候;討論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氣候等。這樣在你談論氣候時你也就練習了說的能力;別人在聽你的描述也就練習了聽的能力,這樣交換聽說角色,也就達到了聽說能力的練習,盡量讓學生接觸不同題材,反復練習聽說水平會不斷地提高。課下,多聽英語廣播,難易要適度;多看英語電影,多唱英文歌曲;在網上多和會英文的人進行英語聊天,講故事等。久而久之英語聽說能力就有所提高。
3.2.2擴大英語閱讀
在課堂上學到的英語課文閱讀是有限的,這就要求同學們擴大課外閱讀的能力選擇同學們喜歡的文章,由淺入深由易到難,跟上時代脈搏的文章,來獲得現代信息,從中學習到現代高頻英語生詞。當然生詞不易過多,選擇材料要聯系生活,貼近學生實際。在閱讀中所學到的各種知識、見聞,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做到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去說給別人聽。然后虛心請教別人的觀點、看法讀的內容越多,表達的內容也就隨之增多。
3.2.3培養寫作技能
把所聽到的讀到的知識的重點詞、詞匯、句子寫下來,好記憶不如爛筆頭,這樣積累詞匯。詞匯是寫字的必須材料,多聽多讀才能擴大詞匯,擴大學生的知識面,使學生能應付各種題材的寫作,把聽讀的材料寫讀后、心得、收獲等,寫英語摘要,提高寫作能力,這些都為語言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礎。
當然英語教學改革重在堅持,讓學生在實踐中不斷獲取語言技能,培養會語言交際能力和發展創造力。英語教學是學生掌握英語的全面素質的培養。教學改革緊扣培養目標,加強培養學生們應用英語能力,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積極探索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改革,增強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為社會的全面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蕭好章,王莉梅.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改革初探[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7(2):26-29.
[2]王晶,李明君,徐萬海.對大學英語教師角色重新定位問題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1(8):105-106.
[2]霍海洪.以教學改革有效促進大學英語教師專業發展[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12(9):105-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