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華
摘要:新課程改革的核心是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而新的學習方式強調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自主探究,因此本文將從“開展探究式學習的必要性”與“開展探究式學習的方法和策略”兩方面入手闡述探究式學習在英語教學中的實現路徑。
關鍵詞:英語課堂 ? 探究式教學 ? 教學策略
探究式教學就是以探究為主的教學,是在教師的啟發誘導下,學生通過自主的體驗、參與、探究與合作等方式,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獲取知識和發展能力的一種教學形式。探究式教學重視開發學生的智力,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此教學方式力圖通過自我探究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和掌握科學方法,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一、 探究式教學的必要性
在人類學習活動中,歷來包括兩種不同類型的學習方式——“接受性學習”和“探索性學習”。“接受性學習”是傳統教學中一貫采用的學習方式,它利于在短時間內儲備大量的知識,但由于它所獲得東西未經過加工思考,所以很容易從記憶中揮發掉,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出現灰心、厭煩等消極學習心態,甚至有的會放棄學習。探究式學習是一種與傳統教學相對應的主動學習方式,其目的在于改變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為“自主獲取知識”,強調學生的親身體驗,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到各項活動中去,在“探究”“體驗”“創作”等一系列的活動中發現和解決問題,發展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探究式教學符合新課程標準的新型理念——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教師作為探究式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其任務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使他們自己去獲取知識、發展能力,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與此同時,教師還要為學生的學習創設探究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圍。
二、探究式教學的方法和策略
(一)創設激發探究的語言情境
英語是一種語言,語言是用來交流的,如果脫離了語言環境,只是把它作為一種知識來學習的話,就會變得枯燥乏味,從而大大影響到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很難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這就要求教師利用各種教學手段為學生營造輕松有趣﹑生動可感的語言學習環境。教師只有將教學活動設計成一個真實或模擬真實場景的場所,讓學生愉快地融入到英語學習的環境之中,才能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讓其明確探究方向,從而激發起其探求知識迫切而強烈的欲望。
七年級上冊Unit7 Section A部分主要圍繞“購物”這一主題展開。在講授這節課前,我提前告知學生,將自己喜歡的一些衣服和鞋帽等帶到學校。然后在課上,我一邊展示學生帶來的衣服鞋帽,一邊介紹新單詞,以真實情境學習生詞,激發了學生的興趣。隨后,我把講臺稍作裝飾,它立刻變成了一個“clothes Shop”,我扮演“售貨員”,學生扮演“顧客”,進行會話,從而引入和展現新學句型,學生邊看邊思考,課堂氣氛非常活躍。這樣學生在一個盡可能真實的環境下完成了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既掌握了單詞又學會了句型。此刻,學生的思維已被完全激活,他們就會主動地學下去,積極地探究和創造。
(二)啟發學生積極的思維活動
真正的課堂應該是一個積極思維的王國,教師應有效地利用多種途徑和方法來啟發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智慧的發展,是目前構成課堂教學技巧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教師應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遵循教學的客觀規律,巧妙地啟迪誘導學生去學習,使其主動探究。
講完九年級Unit2 Section B 2b后,我向學生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Why does Scrooge hate Christmas?讓他們分小組討論。學生你一言,我一語,思維非常活躍,經過自己的思考給出了很多答案。有的說:“Because he is mean and doesnt want to spend money on gifts for others.”也有的說:“Because he is mean,nobody likes him, he doesnt have any friend,of course he is very lonely on Christmas Day.”學生興趣盎然。因為探究的動力來源于對問題的好奇和豐富的聯想與假設,這些煥發了教學的生命活力,不僅讓學生的思維得到了最大的發揮,激發了他們的學習智慧,還培養了他們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
(三)培養學生善于質疑的學習習慣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問是點燃學生思維的火種,是開啟探究之門的鑰匙。教師要努力創設一種寬松、民主、平等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敢于質疑,善于質疑。教師還要善于創設質疑情境,巧設懸念,啟發、誘導學生生疑、解疑,以疑啟思,提高思維的變通性,充分運用“變式”,對同一問題,從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進行全方位的思考和揭示,使學生置身于思考探索的過程中。例如:學習 practise doing sth.的用法時,筆者出示了一道選擇題:
He usually practises_____English.
A. speak ? ? ?B. spoke
C. spoken ? ? D. speaking
試題一給出,大部分同學立刻回答D是正確答案。“是嗎?一定要打破思維定勢喲。再想想,答案是唯一的嗎?”我接著說。學生恍然大悟,很快發現C也是正確的。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始終在思考﹑在參與﹑在探究。通過質疑,學生不僅掌握了practise doing sth.和spoken English兩個表達式,體會到了獲取知識的樂趣,也形成了積極、主動的問題意識,激發了探究欲望,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也使之打破了傳統經驗的束縛,推動其理解和思維向縱深發展。
總之,探究式學習既是學生主動建構知識體系的學習策略,也是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有效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在探索中學習知識,讓學生通過觀察、思維、質疑、探索、體驗,尋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探究式教學中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充分體現了其主體性、探究性和實踐性,學生在親身體驗中逐步形成善于質疑、樂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積極態度與情感,激發了創新欲望,從而學會了學習,學會了思考,學會了創新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