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東弟
摘要:數學是一門基礎性的學科,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不論學歷高低,不論從事何種行業,數學知識都是不可或缺的知識,在如今社會進入數字化時代,數學的重要性更加突出,而作為最重要的小學教育時期,學好數學就顯得尤為重要。筆者將結合30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及兒童心理學的相關知識對小學數學教學進行探究。
關鍵詞:互動 ? ?興趣 ? ? 素質
小學數學教學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它的主體有兩個——教師和學生,教師是負責教授知識的主體,學生是接受知識的主體,而使這雙方達到一個良好的互動是提高課堂效率的關鍵。但是良好的互動要具備一系列的條件,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影響因素是作為傳授知識主體的教師素質的高低,會直接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領悟知識的程度。經過30多年的小學數學教學實踐,本人總結出了五個方面。
一、教師要系統地了解數學
小學數學教學是為學生以后學習更高層次的數學打下基礎,所以必須要從數學知識學習的整個系統來看待小學數學。因此,小學數學教學中要了解數學的起源和數學的應用,只有清楚整個數學的發展歷程及其重要應用和未來發展趨勢,站在整個數學系統的高度來研究小學數學教學才會胸有成竹,揮灑自如,講課才可以深入淺出,將數學的精髓傳授給學生。
二、教師要具有數學信仰
良好的教師素質是數學教學的關鍵,教師作為傳授知識的主體,其素質直接影響著學生,教師的素質不僅僅是對整個課本的了解,還包括教師本身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對數學的熱愛。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只有教師本身對數學具有一種信仰,認識到數學的重要性,才可以將數學知識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讓學生有直觀的感受。
三、教師要有將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轉化為數學知識的能力
這一點能力對數學教學來說極其重要,甚至可以說直接決定了一個教師教授課程是否成功,因為數學具有抽象性的特點,對于小學生來說比較難以理解,但是同時數學的抽象性又是從現實事物中總結出來的,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必須要將數學的抽象性和實踐性相結合,不能撇開數學所要表達的具體內容僅僅講它的抽象性,如1+2=3,如果僅僅從數學的概念定義來講的話,學生很難理解,也不愿意學習,到最后就是死記硬背,但是如果從具體事例來講就很容易讓學生接受,學生也會活學活用。比如,可以讓學生來數蘋果,教師問:“你早晨吃一個蘋果,中午吃兩個蘋果,那今天一共吃了幾個蘋果?。俊蓖ㄟ^教師的簡單誘導,學生會很容易接受這個知識,而且他會在生活之中自己去不斷思考學習,每當遇到大家分食物的時候,他會主動地去表現自己,去計算現實中食物的數量,如果遇到沒學過的知識時,回到學校他會積極主動地向教師請教,解開自己的疑惑。
四、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想象力
每一個學生都有無窮的想象力,他們出生的時候都是帶著想象的翅膀,而我們一些刻板的教學方式卻使孩子的翅膀過早折斷,違背了數學學習的初衷。孩子可以將一個幾何圖形想象成故事中或者生活中的事物,那教師就應該根據孩子的特點來講課,如一個幾何圖形“圓”,在孩子眼中可能會是蛋糕、太陽、月亮、蘋果等,在這種時候應以孩子為中心授課,偏離這個中心的話,授課就會變得枯燥、乏味,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
五、教師要激發學生的數學興趣
如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是至關重要的,孩子都充滿童真,都對未知的世界充滿好奇,特別是對動畫片和童話故事中的人物和事物更是充滿好奇,我們可以通過科普教育的手段來激發孩子的興趣,如科技博物館、航天飛機的發射、機器人的構造、探月工程等高尖端的技術應用來激發學生興趣,并適時地將數學在這些高科技中的應用講給學生,激發學生的興趣,為以后學生學更高層次數學打下基礎,也為以后精密科學、力學、天文學、物理學甚至化學的學習打下基礎。
作為一個優秀的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具備以上幾點素質,特別是新參加工作的教師,更要了解兒童的心理特點,在備課和講課的過程注重從孩子的天性出發,善于引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學生自身的優勢。
參考文獻:
[1]楊軍.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1(29).
[2]王輔湘.小學數學教學要重視培養思考能力.小學教學研究,1985(3).
[3]王麗.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青年文學家,2011(10).
[4]王星星.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思維方法[J].新課程學習(上),2011(5).
[5]王佩蘭.培養學生興趣提高教學質量[J].甘肅教育,2009(2).
[6]胡彩霞.良好習慣是學好數學的關鍵[J].甘肅教育,2009(3).
[7]朱正為,朱其志.要重視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J].湖南教育:下,2011(7).
[8]杜雨靈.小學數學教學探微[J].中國教師,2011(S1).
[9]張佐才.小學數學教學常規[J].中小學管理,19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