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田
[摘 要] 目前,大慶面臨資源型城市轉型的艱巨任務,大力發展生物醫藥產業,有助于加快、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保持經濟穩定增長。大慶發展生物醫藥產業需要博采眾長,廣開門路,利用好大慶的資源優勢,調動政府和企業的積極性,加大投入力度,爭取扶持創新體系的各類優惠和傾斜機制。大慶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應培育本地資源,就地創造商機;做好產業規劃,辟建專門的生物醫藥園區;加強技術支撐,提升整體研發實力;出臺專項優惠政策,改善資金扶持體系;集中優勢力量,打造大慶自有品牌。通過這些措施,培育壯大生物醫藥產業集群,使其成為引領大慶經濟發展的新型主導產業。
[關鍵詞] 大慶市;生物醫藥產業;產業轉型;思考
[中圖分類號] F124.3 [文獻標識碼] B
隨著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的飛速發展,生物醫藥產業目前已經形成了巨大的和潛在的市場。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紛紛將發展生物技術及其產業提到了國家戰略的高度。近十年來,全球生物醫藥產業的產值以每5年增加2倍的速度增長,很多國家生物醫藥產業的增長速度超過30%,約是世界經濟平均增長率的10倍。到2020年,全球生物醫藥產業產值預計將達到30000億美元,生物醫藥占全球藥品的比重將超過1/3。大力發展生物技術產業,同樣也是增強我國國際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手段,是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提升我國產業國際分工地位和保障國家長遠發展的需要。我國政府正在從不同層面大力推動生物技術和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無論是技術研發還是產業化示范,都有政策、財政以及稅收等不同方面的支持。為推動生物產業快速發展,大慶市不斷強化政策指導和資金投入,近幾年在生物醫藥產業上進行了初步的探索。
一、大慶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基礎
大慶是黑龍江省經濟的重要板塊,經濟總量占黑龍江省1/4以上,工業增加值占黑龍江省的70%。但是經過了50年的開發,后備資源不足、經濟結構失衡等資源型城市普遍存在的問題在大慶的城市發展建設中日顯突出。積極對接國家戰略,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大慶探索資源型城市轉型、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的重大選擇。生物醫藥產業是大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大慶產業結構調整、轉型加速和科學技術的繁榮進步,全市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初具規模,2014年,大慶生物醫藥產業完成工業產值27.9億元,同比增長9.1%,規模以上生物醫藥類企業包括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大慶石化分公司、大慶太愛肽生物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大慶博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11家。
黑龍江天翼藥業有限公司、黑龍江康麥斯藥業有限公司、大慶市牧源動物藥業有限公司等企業在逐步的發展中呈現出龍頭態勢,企業先后通過了GMP認證,建成了集研發、生產、加工、銷售于一體的現代化制藥企業。大慶志飛生物化工有限公司作為我國東北地區最大的阿維菌素生產基地,年生產優質阿維菌素原藥300噸,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原藥200噸,是國家發改委核準的農藥生產定點企業,國家科技成果重點推廣計劃項目技術依托單位,阿維菌素系列產品被評為我國十佳知名品牌。福瑞邦生物科技產業園是集生物制藥、孵化研發、成果轉化、聯網銷售、服務外包和資訊發布于一體的現代化產業園區。目前已引進國家“千人計劃”專家楊曉明博士加入。項目建成后將填補大慶生物醫藥產業空白,可具備年生產2000萬支干粉針劑、3000萬支肽類制劑、4000千克名貴植物藥材及4億粒保健品膠囊。全部投用后整個園區實現產值11.91億元,解決就業1000余人,對大慶經濟和社會發展將做出很大貢獻。
二、大慶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潛力
(一)資源優勢
大慶地處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全年無霜期較短,這種氣候特別有利于野生藥材生長。目前已知國家和我省確定的普查藥材品種共418種。除了野生中藥材,人工種植中藥材面積分布也很廣泛,種植面積達26萬畝,大慶市已成為北方藥材的主產區之一。大慶中草藥主要品種有板藍根、防風、黃芪等150多種,總儲量在1億公斤以上,占全國總量的1.5%。。大慶是我國板藍根生產大區,總產量名列全國第二,僅次于板藍根生產大省甘肅,柴胡的種植面積在2萬畝以上,防風的種植面積,僅喇嘛甸就有7000多畝。
(二)科研實力
目前全市集聚了高等院校8所,創新平臺達165家,民營科技資源占比達四成,成為科技資源亮點。科技型、創業型企業加速崛起,涌現出以福瑞邦為代表的平臺型企業。近幾年,大慶市在原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基礎上又引進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大連工業大學大慶生物工程研究院等專業研究機構。福瑞邦生物醫藥產業園建設了大慶首家“藥理質檢中心”,為醫藥類企業產品的研發檢測提供了技術支撐;哈醫大與黑龍江天翼藥業合作共建的“生物醫藥院士工作站”已經揭牌,標志著哈醫大與大慶產學研合作邁入了新的階段。
(三)政策支持
近年來,為鼓勵科技創新,支持大眾創業,大慶市出臺了《大慶市三百科技型企業三年行動計劃》、《關于促進全市經濟穩定增長的若干措施》、《關于實施若干人才優惠政策的暫行規定》、《關于進一步推動科技型中小企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推進全民創業工作實施方案》等政策措施支持創新創業、人才引進。在科技金融方面,推動落實《科技型中小企業專利質押擔保貸款風險補償金管理暫行辦法》,積極開展專利擔保質押、股權融資、風投對接等活動。市政府投入1000萬元,搭建了“大慶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平臺(科貿網)”,為大慶市乃至省內外的中小企業提供科技咨詢、項目咨詢、科技培訓、技術轉移、成果轉化等科技服務。
三、大慶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建議
隨著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城鎮化進程加快和醫療保障體系的不斷完善,我國的藥品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生物醫藥產業有著廣闊的市場前景。大慶生物醫藥產業目前還處于起步階段,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產業不夠集聚,總體規模較小,大企業數量少;研發投入總量偏低,科技成果轉化效率較低,高端產品比重偏小。配套的扶持政策不夠完善,投融資渠道相對不暢。另外,我市雖然野生藥材蘊藏量豐富,但是存在沒有合理地開發利用的現象,造成了資源浪費。對于大慶的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提出以下幾點建議。endprint
(一)培育本地資源,就地創造商機
利用好自然資源優勢,建設中藥原料培養基地,集中種植優勢品種。鼓勵農戶自行種植,保證原材料的質量和數量,組織專門機構收購,對生產用原材料優先優惠配給、甚至專項配給,將公司、農戶、基地建立起緊密的聯系,構筑在國內有重要影響的戰略性生產基地。在中草藥深加工上加大力度,以龍頭企業為主體,整合產業鏈上下游資源,實現優勢資源的共享與合理的配置,逐步實現從低成本的產業集群向創新型產業集群轉變,促進中藥研發、臨床試驗、產業化生產實現模塊化。
(二)做好產業規劃,辟建專門的生物醫藥園區
大慶生物醫藥產業的基礎比較薄弱,整體實力與發達地區相比仍然缺乏競爭力。對于生物醫藥產業,鄉間作坊式的生產模式完全不能適用在生物醫藥企業里,需要政府規劃出大量集中的土地用于企業新建廠房、科研機構、試驗場所、倉庫、宿舍等,保證原材料的生產、加工、物流等途徑便利順暢。做好園區設計,提早謀劃、高起點布局,注重產業鏈上下游銜接,避免同業競爭、重復建設,使生物醫藥產業產生集聚效應。
(三)加強技術支撐,提升整體研發實力
依托現有的企業、研發機構和高校,建立生物醫藥專業的研究院所,重點建設在某一領域有權威的、世界知名的國家級實驗室,鼓勵院校和實驗機構自主創新和自主研發。拓寬人才的深造渠道,在實踐中培養人才,比如以訂單培養、校企共建等形式選送人才到國內外知名高校和企業學習實踐。進一步落實相關人才政策,鼓勵高層次人才來從事科研、投資和經營管理活動。出臺優厚的條件,吸引國家級學科帶頭人為大慶市研發核心技術,并以股權等形式為大慶市研發項目做好接續服務。另外政府應為企業和科研機構搭建橋梁有利于加速高新技術向實用成果的轉換。
(四)出臺專項優惠政策,改善資金扶持體系
生物醫藥企業需要更多的資金分配用于技術攻關或者向科研機構支付技術轉讓費以及購買昂貴的試驗儀器和生產設備,除了企業自身融資以外,還需要政府在基礎設施建設費、稅收、借款利率等方面給予支持和優惠。在資金上,設立生物醫藥產業基金,或者從地方財政支出,投資企業,減少企業融資壓力。在項目上,支持生物醫藥企業上一批技術要求比較高、研發周期長、市場風險比較大的項目,為企業分攤風險,幫助企業克服急于回收成本的想法和做法。
(五)集中優勢力量,打造大慶自有品牌
以骨干企業為龍頭,把產品同類、市場同向、工藝相近、技術相關的醫藥企業整合在一起,組建專業化醫藥企業集團,培育出若干個擁有國內知名品牌和自主知識產權、核心競爭力強的優勢企業。重點抓好一批科技含量高、創新能力強、發展基礎較好的生物醫藥龍頭企業作為科技示范,在政策、資金、項目、土地使用、人才引進與培訓等方面給予積極支持,推動其向規模化,國際化方向發展。大力扶持龍頭企業創建國際名牌產品和馳名商標,積極引導和支持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創立區域品牌。
[參 考 文 獻]
[1]王亞平.加快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八點建議[J].中國科技投資,2010(3):21-23
[2]徐太海,張虹,張國發,梁彥濤.大慶市生物產業分布現狀及展望[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12,32(6):129-132
[責任編輯:王鳳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