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蕾
【摘 要】針對職業學校學生學習積極性差的特點采用參與式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切實做到以學生為主體,讓他們感受學習的樂趣和成功的體驗。
【關鍵詞】參與式教學法;職業學校;創辦企業
作為一名職業學校的老師,是否遇到過這樣的尷尬:你在慷慨激昂的講課,而學生有的昏昏欲睡,有的竊竊私語,好似整個課堂中只有老師是全情投入的在唱獨角戲,學生只是局外人。如果你問學生為什么上課不認真,他會回答你因為課堂內容太無聊了,無法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于是問題隨之而來,如果打破傳統的灌輸式教育,運用參與式教學法,讓學生在活動中輕松地學習,那么學生在活動中可以收獲多少知識?學生是否會因為被活動、游戲吸引而忽視了活動中的知識點?如果學生因為活動失控,課堂紀律混亂應該怎么辦?因為這些問題我遲遲不敢下決心使用參與式教學法,然而一次偶然的創業教育培訓讓我有了答案,下決心在課堂中使用。
所謂參與式教學即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和愿望,以主體性為內核,以自覺性選擇性為特征的學習。職業學校一直很重視就業創業知識的培訓,學校也開設了很多相關課程,本學期關于創業教育使用的教材是《如何成功創辦一個小企業》。很多學生對于創業的認識不多,認為那是有錢人做的事,對于創業過程中的市場營銷、財務管理更是知之甚少。如果仍是采用傳統的一言堂教學方式,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相應的學習效果也會較差。于是本學期我決定打破傳統,真正的把參與式教學法應用到課堂中。
在第一堂課中最重要的事情是分組和規則的制定。當我走進教室就發現學生已經事先按照要求將桌椅擺放好,甚至他們自己已經分好組,都找到了自己的小組,不難發現,所有的小組成員都是學生平時比較熟悉、關系較好的同學。所以課堂開始之后他們從未停止講悄悄話。我也不著急,我說我們來做個小游戲。請你們先隨意排成一排,然后按照我的要求排好隊,要求是排隊過程中不允許語言交流。學生開始好奇,我說出第一個要求是請早上起床最早的排第一個,最晚的排最后,記住不要語言交流。他們有的捂住嘴,有的還是忍不住竊竊私語你是幾點我是幾點,等他們排好后我說這次任務失敗,因為違反了規則,于是第二次開始他們都憋住了話很快的排好隊,而我的要求有按照年齡大小排隊也有按照晚上休息時間早晚排隊,然后我讓他們從一到六報數,報到同樣數字的同學分到一組,這樣下來分組就完全體現了隨機性。這時學生反映過來說老師你騙我們,但是他們也不再糾結,分組就這樣確定下來。
接下來則是制定規則,包括小組分工、制作桌牌、班規制定、評價方式、考核方式等內容。其中小組分工和考核方式的制定效果最明顯。我將六組的職責分為助教組——分發材料、計時、板書等;商機組——閱讀新聞,發現商機,全班分享;回顧組——課前帶領全班回顧上次所學內容;后勤組——維護環境衛生,收拾保管相關物資;紀律組——考勤和維護課堂秩序;娛樂組——課間小游戲或表演節目。各組每周上課時順時針輪換一次座位,坐到里即執行相應職責。每組的任務每周都不同,既體現了公平原則又讓他們每次課堂有不同的分工不同體驗。每周根據各小組完成任務的質量給予適當的加分和扣分從而激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完成任務。令我驚訝的一是學生提出每次換座位比較麻煩,他們可以不換座位換桌牌,其他同學紛紛贊同,我說很好,這種創新的思維就是我們創業所必須的,立即采納了這個建議。二是后勤組,在每次課堂開始之前和結束之后他們都非常自覺地打掃教室、整理物品,完全不需要我提醒和監督,這讓我感到很驚喜。除此之外效果最明顯的是考核方式的制定。我將考核方式定為平時成績+期末成績+額外加分,平時成績主要是作業的統計,期末成績要求完成商業計劃書,額外加分則是每次課堂都由助教組對各小組的表現進行加分和減分,完成任務或表現特別突出加分則加分,小組沒有完成任務或紀律較差則減分,累計到期末以后根據每組的總得分進行額外加分。接下來的課堂中學生不僅積極參與活動,基本都能按時完成學習任務,而且紀律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為了在本學期的課程中更好地采用參與式教學法,在學習了第一單元創業準備后要求每個小組成立一個“企業”,要求制定好企業名稱、企業形式、企業標志、企業口號、企業分工,并將這些內容以手抄報的形式展現出來。每個小組所有成員都要一起上臺展示他們的企業并喊出他們的口號。我發現在制定過程中,一些對創業感興趣的同學特別積極,他們的主意很多,很快他們還調動了小組中其他人的積極性,并成為了他們企業中的CEO。在第一組上臺展示時,同學們還比較靦腆,但是當他們喊完口號大家鼓掌祝福他們創業成功后則完全放開顧慮了,第二組開始已經落落大方,將企業的構建和目標完整的展現給大家,同學們在歡笑和掌聲中得到了認可,這種成功的體驗讓他們對創業越來越感興趣,積極性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在教學過程中我最擔憂的問題有兩個,一是課堂紀律的管理,二是參與式教學法會不會使得學生只顧游戲和活動,不能消化和吸收知識點。第一個問題通過紀律組的管理和額外加分的方式有效解決了,第二個問題則是我最擔心的問題。一是組織活動往往會比較耗時間,一節課下來總感覺時間不夠用,學生學到的知識也很少;二是學生的注意力被活動吸引后能否思考并消化其中的知識點。而我主要通過作業布置來解決這些問題。如在學習SWOT分析法時先通過案例分析《小王的餐廳》請學生分析小王開餐廳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然后請學生將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繼續細分為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就得出了SWOT法,即優勢、劣勢、機會、威脅。由于課堂時間有限,我針對SWOT分析法布置了課后作業,即各小組根據自己小組成立的“企業”情況運用SWOT分析法來權衡一下利與弊。在下一堂課時針對每組作業的完成情況再進行解析,這使得學生將SWOT分析法充分運用起來,在課后也能得到鞏固,通過再一次的解析使他們更深入地掌握和運用知識點。除此之外,通過這個分析法,學生也更清晰的認識了他們的“企業”面臨的機會和挑戰,對于接下來學習市場營銷、銷售、談判等內容作了良好的知識儲備。
參考文獻:
[1]北京光華慈善基金會.《如何成功創辦一個小企業》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