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仙明
【摘 要】初中數學教育活動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掌握數學理論知識,提高他們的數學實踐應用能力,因此,在教學活動中必須重視數學探索能力的培養,幫助學生樹立創新意識,理解數學的內涵,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本文從我國目前的初中數學教育實際出發,著重探討了培養學生數學探索能力的重要性和相應對策,以供廣大教師參考。
【關鍵詞】初中教學;數學探索能力;培養;有效途徑
無論哪一門學科,理論和實踐都是有一定距離的,對于初中教學來說,理論知識的學習固然重要,但是數學學習能力的提高更為關鍵,因此,數學探索能力的培養在初中數學的教學實踐中顯得格外重要。在具體的初中教學實踐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探索能力的是一個長期、復雜的過程,包含許多內容。作為一名教師,在進行初中數學教學活動的時候,必須有意識的采取針對性措施培養學生的數學探索能力,從而真正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提高初中教學的效率,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一、在初中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探索能力的有效途徑
1.增強數學學科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大的動力來源,對于數學學習來說,數學興趣對于學生影響是很大的,教師必須要認識到這一點。因此,為了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就必須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數學學科的趣味性,使學生對于數學充滿興趣。數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理論知識是基礎,但是實踐運用更重要,所以,教師在進行數學教育的時候,可以從社會生活實際出發,通過一些貼近生活的例子,使學生理解數學的應用,感受數學的具體存在,增強數學學科的趣味性。新課改要求對學生進行全面的素質教育,初中教育中,教師要注重學生素質提高,在進行教學實踐的時候,要注意多考慮理論知識的應用,改進教學的方法和模式,課堂教學要和實踐聯系起來,注重學生數學實踐能力的提高。為了增強數學學科的趣味性,教師可以考慮適當的引入實驗模式,通過實驗的過程增強學生對于數學的感知。
2.改進教學方式,重視方法教學
幫助學生培養探索能力的重點在于改進教學模式,“授之以漁”,重視方法教學。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思想,不斷更新教學手段,在日常的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注意教導學生學習的實用方法。教師在進行理論教學的時候,不能只重視答案,而是要看重方法。舉例來說,對于某一段數字材料,教師要做的是幫助學生讀懂其潛臺詞,掌握隱含的知識點和內在的實質,過程中要注意教導學生學習的方法,及時進行方法總結和歸納,抓住問題的重點和實質,提高學生對于問題的判斷能力和洞察力。
由于數學是一門相對復雜的學科,有許多的知識點相似度很高,學生比較容易混淆,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必須通過一定的手段及時的進行糾正。舉例來講,教師可以通過鼓勵發言的方式,找出學生的學習難點和弱項,并采取針對性措施對學生進行糾錯教育,加深學生印象,避免此類問題的重復出現。探索能力的培養,難點在于思考能力的提高,為此,教師要鼓勵和引導學生多思考,比如,教師在講解完某一道題之后,帶領學生回顧這道題所包含的相關知識點,并重新明確解題的思路和辦法,幫助學生了解此類題型的特點,使學生掌握解題技巧,在以后遇到類似題的時候進行自主思考,尋求解決辦法。
3.重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鼓勵學生提出問題
對于同樣的一道題,由于每個人的思維視角不同,解題方法也不一樣,但是教材上卻沒辦法一一羅列。因此,經常出現的情況是學生明明把題目解出來了,但卻不知道是否正確,這其實與學生基礎知識并無太大聯系,反映出來的是解題思想的因循守舊、缺乏創新的問題。教材對于學生來講就是一個標準,是引導的同時也是一種無形的限制,教材的權威性使得學生質疑自己的方法,久而久之會導致學生思維僵化、不敢創新,對于學生探索能力的培養是極為不利的。對于那些敢于提出問題,勇于質疑的行為和個人,教師可以采取鼓勵和表揚的方式,促進學生探索能力的提高。
學生創新能力和質疑精神的培養必須以教師的有意識引導為基礎,教師不僅要鼓勵學生學習,還要教會學生怎樣學習,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教師對于學生鼓勵和引導,必須重視學生的感受,從學生的心里特點出發,可以采取教師提出難題、學生論證的辦法,論證的一系列的實驗和分析過程就是對于學生的一次“再教育”,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提高創新能力。
二、結語
初中數學是我國義務教育的重要內容,隨著新課改逐漸深入,數學教學的思想和方式均發生了重大轉變,同時對于學生的數學探索能力培養更為重視。因此,為了取得更好的數學教育成果,教師在日常的教學實踐中要有意識的采取措施,通過增強學科趣味性、加強方法教學、鼓勵學生提出質疑等辦法,培養學生的數學探索能力。
參考文獻:
[1]萬強.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探索能力[J].開心素質教育,2013(08):42.
[2]龐海英.怎樣培養中學生的數學探索能力[J].神州,2013,(29):186.
[3]陳大釧.初中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探索能力研究[J].心事,2014,(17):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