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靖超
【摘 要】本文以了解山西省所屬院校漢語國際教育專業教學狀況為目的,通過對本專業在校本科生的問卷調查,得出高校教育中存在的課程設置不足和缺乏實踐的問題。針對此問題提出解決構想,以解決當前學生的困惑,從而為將來的就業提供借鑒。
【關鍵詞】漢語國際教育;在校本科生;課程設置;培養模式;實踐
本文主要針對山西省漢語國際教育本科教學概況,從課程設置、教學實踐、未來意向、專業前景進行研究。鑒于山西省內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相關調查研究較少,通過對山西省開辦本專業四所高校——山西大學、山西師范大學、山西大學商務學院、太原理工大學的本科生進行問卷和實地采訪調查,取得省內本專業研究第一手資料,通過整理與分析使其具有實際應用價值。
對上述四所高校在校本科生進行了較為全面的調查,在問卷中設計了13個問題,共發出紙質問卷及網絡問卷352份,收回338份有效問卷,并進行如下細致的綜合分析。
對于課程的滿意度有大約一半的同學認為是“一般”,為最高比例選項;而滿意和非常滿意的人約占30%,可見我們的課程設置仍有可改進之處,不滿意原因總結為五點。第一、專業性不突出。首先表現為與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相比差異小,這個問題突出表現在除太原理工大學以外的其他三所高校的本科生中,有83.7%的同學認為本專業與漢語言文學課程“基本無差異”或“差異較小”。第二、偏重理論教學,輕視實踐課程,缺少相關實習機會。分別有65.9%和52.4%的同生認為“課程與實踐聯系內容較少”與“教育模式存在一定問題,過于注重理論教學”,可見具體的教學實踐課程十分必要。第三、將本專業至于文學院之下的學校開設英語及其他外語類課程不夠,67.75%的被調查者認為這是課程設置不足的一大問題。第四、是學校教育中普遍缺乏教育學和心理學的課程。第五、課程對于中西文化的聯系少。
針對在校期間相關漢語國際教育實習經歷的問題,87.3%的被調查者從未參加過實習。以上問題結果表明本科學生在校缺乏教學實踐課程的指導,沒有相關實習經歷,同時從中我們也可得知同學們是迫切想要獲得實習經歷的,這就體現出山西作為內陸省份,其教學實習條件與需求之間存在巨大矛盾,并且缺乏實習基地。
對于未來意向,76%的本科生有繼續讀研的意向,其中約有54.34%的同學繼續選擇漢語國際教育相關專業,那么即有76%*54.3%=41.3%的本科生選擇讀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研究生。考察學生將來的就業傾向,約50.3%的本科生不選擇從事漢語國際教育相關的工作,由此可見學校本科教育與學生日后工作有一定的脫節。需要說明的是以上數據僅僅是在校學生對于未來的規劃性看法具有極大的主觀性因素。
對本專業發展前景持樂觀看法的人數占46%,但同時還有超過50%的同學認為發展前景不明朗或持不確定態度,這足以說明漢語國際教育作為一門相對新型的專業,面對國內外變化的發展現狀與參差不齊的教育情況,同學們對前景預估還是傾向于保守。對于漢語國際教育教師及志愿者的看法,同學們多持積極態度,超過90%的同學認為對日后工作有很大幫助或表示想有一次從事志愿者的經歷。
山西省的四所高校,自山西大學最早于2000年開設本專業,共培養本科生(包含畢業生與在校生)約1200人,而且通過調查我們得知多數同學對本專業的教學還是基本認可的,對此我們應充分肯定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在山西省自開設以來取得的成就。與此同時,在調查中我們也明顯地看到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在現階段存在的諸多問題需要改善。做這項調查研究的目的不僅在于發現問題,更想要通過調查切實了解本專業的現狀,進而經過思考后給本專業學子以一定啟示。
漢語國際教育這個新興專業處于發展初期,課程設置處于摸索狀態,存在諸多問題,導致培養出來的學生缺乏漢語國際教育教師相應的能力,出現就業困難的問題。對此提出設想,作為相對基礎性的本科教育貫徹素質教育方針,更多地開設具有共性的基礎必修課,以提高學生整體素質為目標,這樣當學生面對就業不十分對口的情況,也可以因基礎扎實而游刃有余地工作。面對文學院下轄專業中文課程過重與國際教育交流學院下轄專業英文課程過重的現象,認為可嘗試由文學院、外語學院、國際教育交流學院甚至是教育學院聯合培養,師資共享,這樣本專業學生便可得到全面而專業的教育。這樣的設想實行起來可能有一定困難,在此提出供大家參考。想要獲得更多的實踐機會,一方面,學校可以增設相關的實習基地,可將漢語國際教育教學與高校留學生教育相結合;另一方面,作為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學生,應時時關注漢辦及國際處的信息發布,以發現對于自己合適的機會。
參考文獻:
[1]崔希亮.漢語國際教育教學與漢語國際教育的發展與展望[J].《語言文字應用》,2010年第二輯.
[2]俞敏洪.關于國家大力支持民間力量參與漢語國際教育教學的建議.政協提案,2011.
[3]張志洲.“中國機會”崛起:漢語熱的背后[J].語言文字周報,2011(2).
[4]張鳳芹.高校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培養目標與課程設置的探索與實踐——以山西大學商務學院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為例[J].教育前沿(綜合版),2008年12期.
資料來源:
[1]山西大學外事處、國際交流學院官網.
[2]山西大學文學院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點.
[3]實地走訪山西大學孔子學院辦公室.
[4]實地走訪山西大學國際交流中心.
注:本文系山西大學本科生科研訓練項目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