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書仙
【摘 要】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小學低年級階段的教學重點,同時也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基礎和基本工具。掌握了這種基本工具,對學生今后繼續學習會產生直接的影響,對學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識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努力為學生創設自主識字條件,教學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激活學生主體,放手給學生一個自行探索、學習的空間和機會,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活起來,從而使他們愉快地學習、主動地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主體性
《新課程標準》提出:“識字是一二年級的教學重點”“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針對小學低年級學生對識字易出現渙散、遺忘等認知特點,教師在識字教學中必須通過培養識字興趣、拓展識字渠道、改進識字方法等積極因素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主體性。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如何在識字教學中激發學生的主體性來讓教學得到有效的發展呢?
一、激發學生主體性,注重培養識字興趣
俗話說“學之者不如知之者,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就會產生強烈的“我要學”的愿望和要求,就能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之中,成為學習的主體。
1.創設教學情景激發興趣
識字本身是很枯燥的,作為低年級教師,一定要在孩子們的起步階段通過多種途徑來營造識字教學氛圍。一是童聲童趣語言激趣。在教學過程中,用充滿童趣的語言,賦予生字生命力,充分調動兒童的識字興趣,不斷激發學生去體驗識字的樂趣。二是多媒體烘托渲染激趣。通過多媒體技術,烘托場面,使學生在對課文內容充分感知的基礎上加深對生字的印象,創設樂學的情境。如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二冊《識字一》是一篇看圖學文,課中先播放一段視頻,將學生引入學習情境,從看圖說話、學文自然過渡到識字教學,學生興趣濃厚,印象深刻。三是豐富多彩活動激趣。給天性愛表現的兒童一個展示的舞臺,他們的學習動力就會源源不絕。如:利用早讀時間學生輪流當小老師,這樣不但給他們自我表現的機會,還教會了其他同學,并能激發識字興趣。
2.改進教學方法提升興趣
教學中,作為組織者推動者的教師改進好的教學方法就會收到奇效。一是利用歸類識字方法。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我結合課文中所教的生字給學生講我們祖先有趣的造字法,同學們的興趣一下子就調動起來了,效果也很好。二是利用字謎識字方法。低年級小朋友活潑好動,用猜字謎的方法,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從字謎中牢記了字形。如:“大水真不小,他人被沖跑。(池)”。類似這樣的字謎很多,謎語猜出來了,字也就會寫了。三是利用順口溜識字方法。這種方法以幽默風趣、瑯瑯上口的特殊魅力深受小學生喜愛,它能滿足兒童的好奇心,激起他們學習和識記漢字的濃厚興趣。如在認識青、清、晴、情、蜻、請、精時,教大家朗讀順口溜:牛羊肥壯草兒青,加上“三點”河水清;有“目”變成大眼睛,心里著急有事情;水邊飛蟲叫蜻蜓,換上“言”字請你進,再換“米”字真精彩。這樣,教學顯得輕松愉快,學生思維活躍。
3.多從正面激勵增強興趣
在識字教學中,如果讓學生被動的記,學生會感到厭倦,體會成功的快樂,才能讓學生的興趣持之以恒。在識字教學中,我會讓學生說說,這些字中哪些是你認識的。當學生說出后,我會及時鼓勵他說:“你真行!”并問他是怎么認識的。這時學生會說出各種答案:“我是在閱讀課外讀物中認識的。”“我是在廣告牌上通過問父母認識的。”“我是看電視時認識的。”及時的鼓勵能讓他們自主識字的愿望更加強烈,自主閱讀課外讀物的積極性也更加高漲。
二、激發學生主體性,注重拓展識字渠道
如何高效地指導低年級學生識字,是語文教學的關鍵。筆者認為,要遵循聽得懂、讀得準、識得真、記得牢這一規律,積極創設識字環境,引導孩子們認識生字,牢記生字。
1.利用社會渠道識字
社會是一個學習漢字更為廣闊的空間,為孩子學習祖國文字提供了廣闊的課堂。很多生字的認識渠道來源于社會,如店牌名、商店超市的名稱、物品標價牌,只要有一個學生提出,其余學生也能相繼回憶起,并在日后自發加強對社會中字詞的注意。
2.利用學校渠道識字
學校環境是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場所,一些事物在孩子們心目中會牢記一輩子。比如讓孩子從班級圖書角選擇適合自己的圖書,不但學會了獨立閱讀、開闊了視野,還認識了大量的生字;讓學生采用輪流發放作業本的“姓名識字”;引導學生展示自己課外識字的成果,把一個人認識的字變成全班認識的字等等。
3.利用家庭渠道識字
家庭環境是孩子們最為熟悉的環境,很多生字的認識渠道來源于家庭生活。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事情,對孩子們影響就會很大,因此,識字教學要緊密結合學生生活,創設大家都常見的家庭環境來引導孩子識字。認識“哭”的時候,我找兩個學生,一個扮演家長,一個扮演孩子,當“家長”責怪“孩子”的時候,孩子就兩只手揉著眼睛,學平時委屈時候學哭的樣子,引導大家識字,大家在模仿的過程中就輕松地牢記了“哭”字。
4.利用課文閱讀渠道識字
海量的課外閱讀,能增加識字量、激發識字興趣。現在每個學生手里都不缺課外書,我正確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好這方面的資源,開展課外書閱讀課,布置課外閱讀家庭作業等活動,讓學生自主選看喜歡的書。對于讀書認真、效果好的學生予以表揚,對于讀書欠認真的學生,加以引導和鼓勵,調動其閱讀的興趣。
三、激發學生主體性,注重培養識字方法
在識字教學中,引導孩子識字的方法有很多種,讓孩子在識字過程中掌握識字技巧,能更好地體驗和創造識字的樂趣,更加積極地去探索新知。
1.通過對比識字
在識字學習的過程中,我注意讓學生收集漢字的常見部件,并且進行“按部件歸類”的語文實踐活動。比如在學到“堆”字的時候,我就有意識地問學生,“堆”字右邊的部分我們在哪兒看到過,當學生通過努力回憶,說出“準”“誰”“難”的時候,我及時將它們都寫在黑板上,這樣不再是一個字一個字地學,而是一組字一組字地學,學一個字,復習一組字,學習的效率大大提高了。
2.通過查字典識字
勤查字典是主動識字的一個重要有效辦法。低年級查字典不但能夠早日讓學生獨立閱讀,還可以復習鞏固拼音,因為學習音序查字法基本與認讀拼音是同步的,在學習查字法的同時也鞏固了拼音,學生是學中用、用中學、學用結合,取得了拼音與查字典學習效果的是引導探究識字。
3.通過探究識字
引導學生發現漢字的規律,喚起學生主動識字的情感,這是新課標所提倡的。因此,在教學中,我特別注重引導學生發現規律,自主探究識字。如:教學《操場上》一文中的生字時,出示:“拍、打、拔、跳、踢、跑”這幾個生字,讓學生說說你有什么發現?學生們經過小組討論后,立刻舉手如林,說:“拍、打、拔”都有提手旁,都和“手”有關;“跳、踢、跑”都有足字旁,都與“腳”有關。還有的同學說:“我發現了這幾個字都是由熟字加偏旁得來的……。孩子們敢于把自己的學習發現說出來,與他人分享,學習興趣更濃了,識字效果也就更好了。
我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激發學生的主體性。我結合兒童的認知特點和心理發展規律,激發了他們的識字興趣,教給了識字方法,拓寬識字渠道,培養識字能力。同時我也在識字教學中培植了他們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使他們真正喜歡上了漢字。
參考文獻:
[1]聶遠明,王霞.如何提高小學中低年級學生的識字能力[J].課外閱讀:中下,2012,(2):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