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盈盈
【摘 要】班級文化是指作為社會群體的班級中所有成員或部分成員所共有的信念、價值觀、態度的復合體。它涉及到班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僅影響著班集體中每個成員非認知心理的形成和發展,還影響著他們認知心理的發展。可班級文化是潛隱的,必須借助于一定的載體才能傳遞它蘊含的內容,發揮其潛在的功能。那么,作為班主任,應如何致力于建設小學生發展的班級文化呢?筆者提出以下建議。
【關鍵詞】主題班會;班級文化;價值取向
在教育實踐探索中,我認為,少先隊活動是創建積極健康的班級文化的有效載體。因為精彩紛呈的少先隊活動就蘊含著班級組織的精神文化,是班級文化的內核、靈魂。班主任就可以通過這些多維、多層次、多色彩的活動把自己的教育意向,悄然注入學生的心靈之中,并且不斷積淀下來,利于全面陶冶、塑造學生高尚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
豐富多彩的主題班會能創建良好的人文環境,較好地引領班級文化主流。班主任應善于抓住一些教育契機,結合學生的生理、心理年齡特征,設計形式多樣的主題班會,并當好幕后“高參”,充分發揮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讓學生在活動中明理長智、提升素養。
一、結合當前的國際、國內形勢,培養他們關心國家、社會大事的習慣
今年是改革開放37年,我就讓學生通過讀報、看新聞、聽廣播等各種渠道,了解改革開放的意義。然后在課外活動時間組織學生開展“改革開放37年”主題隊會,進行交流,培養他們關心國家、社會大事的好習慣。
二、結合學生學習生活、思想動態,選擇一些具有爭議的現象,引導學生圍繞一個中心進行多方面的討論、辯論
像“學生上網”,這是一個社會熱點問題,許多學生都熱衷,飯余茶后、課間活動談的都是網絡世界,有的甚至因沉迷其中而荒廢學業。家長對此是恨之入骨,但又束手無策。網絡是把“雙刃劍”,既是高科技產物,現代人離不開它,同時良莠混雜,使人迷失方向。如何讓網絡成為學生學習的助手,成為吸收知識的途徑?我抓住學生好勝的個性特點,把班級學生圍繞“上網”分成正反兩方,利用班會進行辯論,然后舉行網絡知識競賽。為了取勝,學生們一頭扎進了網絡知識的學習中。他們不僅請教電腦老師,還聘請懂電腦的家長作顧問。通過師生討論、辯論、競賽等形式的一系列主題班會,學生們不僅進一步掌握了電腦知識,還明白了利用電腦僅僅是玩游戲,那簡直是浪費,網絡世界是廣闊無邊的世界,只有好好學習文化知識,才能在這世界翱翔!
三、總結
主題班會營造了好學上進的學習氛圍,引領了班級正確的輿論導向,提高了學生的思想覺悟,讓班規班紀內化為學生的素質,很好地促進了班級“文化品質”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