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煥有
摘要:本文以淺談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數學學習興趣為題進行了研究。首先,結合現代教育體系現狀思考了小學數學在整個教育體系的地位,其次,分析了培養小學數學興趣的必要性,最后結合具體教學經驗,探究了小學數學中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具體方法,希望可以通過本文的論述,給小學數學老師的教學起到一些幫助。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習興趣;培養
一、小學數學的地位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的教育體系也在不斷完善,對于數學學科來說是小學生必須學習的關鍵學科之一。對數學的學習,從學科知識上來講,不僅會對以后中學大學的數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也可以通過對數學的學習,培養學生遇到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鍛煉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和邏輯能力。這樣的思維能力也為以后學習理科知識奠定了基礎。由此可見,能否學好小學數學知識,培養小學生的數學素養,對小學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培養小學生數學興趣的必要性
小學生剛好處于對這個世界認知的初期,開始對事情的接觸和認知是由自身喜惡決定的,由于數學知識對小學生學習來說比較抽象,所以很多學生不喜歡數學,覺得數學學習枯燥無味,為了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改變學生的對待數學學習課程的態度,讓學生喜歡數學,并且積極主動的學習數學,就要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俗話說的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并不是憑空產生的,只有學生對數學學習有興趣,才可以在好奇心的帶動下自主學習,在學習中積極主動的思考。更好的掌握知識,使之更好的與信息學融合。也希望通過本研究促進情趣化教學在我國的發展速度,為小學數學的教學方式提供一種新的途徑。
三、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數學學習興趣的具體方法
根據小學生注意力的分配特點,一般注意力最高的時期是每節課的前20分鐘,因此一堂成功的數學課設計可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前20分鐘,教師可以讓學生來進行重點內容的掌握,后20分鐘教師可設計精彩有趣的教學內容,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一,多彩的課堂導入。
一節數學課能否成功的關鍵,開始的課堂氛圍和情緒是極其重要的,是所以教師要在備課期間,需要研究各種各樣導入技巧,盡量每節課都用不同的方式去導入課程,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讓小學生有新鮮感,熱愛學習。其中在小學階段最常用的導入方式有:故事導入、懸念導入、多媒體導入、創設情境導入。每種導入方式都有其自身的優點。比如說多媒體導入,它是新課程改革下產生的一種具有創新思維的導入方式,結合現代先進的互聯網手段,把許多抽象的東西具體化,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再比如生動的故事引入法,在講到分數學習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入唐僧師徒西天取經的故事,在取景地路上,有一個賣餅的老爺爺答應給他們一張餅,那他們四個人如何分餅才最公平呢?這樣有趣的故事引入法很容易讓小學生們產生學習興趣,積極動腦思考,進而引出這節課的內容。
第二,生活化教學引入課堂,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由于我國主要是以考試成績來判定學生學習好壞的。越來越多的學生,感覺學習是枯燥、乏味的,為了給學生減輕這種心理壓力,興趣培養顯得尤為重要。生活化教學在于把日常枯燥的理論學習與日常生活相結合,拉近學生與學科知識的情感距離,這是培養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一種渠道,教師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運用數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
比如在講解垂直概念時,在概念學習之后,教師可結合小學生愛動的特點,以活動的形式進行概念復習,加深學生記憶,具體做法可以將學生分為幾組,以計時的形式,讓學生在教室里找出互相垂直的地方,并記錄下來,最后比一比看看那組同學找的又多又準確。此外還可以進行發散思維的鍛煉,讓他們想一下,還有什么事物是互相垂直的。通過這樣的訓練,可以讓學生通過實際物體加深對垂直概念的理解,而游戲的方式又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通過教師的引導,不僅活躍了課堂氛圍,將學習和生活實際相結合,拉近學科知識與學生的距離,還把學生當作學習主體,通過學生自己的探究和尋找構建其自主認知,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愛上數學。
第三,運用多變的教學手段。
教師平時要注重語言魅力的鍛煉,多采用詼諧、幽默的語言去實現小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在講授某一概念時,教師可以講一講此知識點的發明人相關事跡,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了解數學、歷史、人文的相關信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盡量彌補分科教學給學生帶來的弊端,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全面發展,形成健全的人格。
第四,注重發展性評價,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
新課改下的學生觀提出,學生是發展的人,每一位教師都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從更多關注結果性評價轉向同時關注過程評價,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多用鼓勵的話語,或者是獎勵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表揚,增強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教師在和學生平等、民主、和諧的合作教學環境下,也要提高自身素質,做到正確引導。
結語
培養小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任課教師做好持久戰,并且放在教學重要環節并加以重視,因為只有學生對學習有興趣,才能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教師的教學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確定了小學數學在教學體系的重要地位,不僅是本學科的學習基礎,還是其他學科的基礎,除此之外還可以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由此可見,讓學生愛上學習、積極主動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以興趣為內在動力,刺激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其具體做法可從一堂數學課的各個環節進行創新,比如采用多種課堂引入方式,抓住學生的興趣點,調動學生好奇心;此外,把生活教學法和游戲教學法引入教學環節,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動特點,活躍課堂氛圍,拉近學生情感體驗,讓他們愛上學習,進而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顧余先.讓學習興趣生生不息--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4
[2]符靜.激發興趣,塑造成功--淺談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4
[3]丁冬英.以趣促效,展別樣課堂——小學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3(19)
[4]賈新文.激發興趣 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淺談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J].河南教育:基教版,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