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艷杰
摘要:英語是一門語言,英語學習的過程中不僅要求學生掌握英語語法知識,要求學生會說會用英語,而且要求學生能夠掌握英語背后的文化知識。本文分析了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意識概述,通過對高中英語教學中文化意識薄弱的現象,提出了高中英語教學中文化意識提升的方法,希望能夠不斷地提升高中生的英語文化素質。
關鍵詞:高中英語教學;文化意識;薄弱
文化意識,主要容納了文化理解及跨越文化交流的能力、意識。隨著新的課程改革的一步步推進,人們已經意識到高中英語教學中,著力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具有重要作用。課程標準提到高中英語教學文化意識目標這項內容標準時特別提出:“語言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語言的學習并不僅是學習其自身的內容,同時還需要掌握語言對應國家的文化。增強文化意識可以進一步理解英語的內容,加深對國外精神與文化的了解。現今,在進行高中英語課程教學期間,教師應將注意力投入培養學生文化意識方向上,提高學生們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及全球意識。
一、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意識概述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文化意識是指學生及教師對英語中所體現的文化內涵的理解,英語中所體現的文化內涵主要包括: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下文簡稱為“英語國家”)的價值觀、歷史文化背景、社會信念及社會規則。學生及教師的文化意識水平主要可以分為四個等級:第一個等級,學生及教師粗略知道英語國家的某些文化特征,但不能做到理解的程度;第二個等級,學生及教師可以列舉出英語國家主要的文化特征,但理解的部分很少;第三個等級,學生及教師可以列舉出英語國家主要的文化特征,并且能夠通過自己的分析進行理解;第四個等級,學生及教師有過在英語國家的生活經歷,從社會生活中體驗到英語國家的文化特征,能夠以英語國家的角度對文化特征進行理解。本文將介紹高中英語教學中文化意識薄弱的主要表現,探索造成高中英語教學中文化意識薄弱的主要原因,并提供提升高中英語教學中文化意識的方法。
二、高中英語教學中文化意識薄弱的主要表現
(一)忽視對文化知識的教學
由于我國教學模式的特殊性,許多高中英語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時沒有注意對文化知識的教學。高中階段是我國學生最為關鍵的一個階段,學生的學習任務及教師的教學任務都相當重,高中英語教師在這樣的情勢下,通常會選擇將考試內容作為授課重點,而將文化知識劃分為可有可無的部分,這種情況足以體現出大部分高中英語教師文化意識薄弱的問題。
(二)忽視文化差異
隨著我國與英語國家交流的逐漸密切,中外文化上的差異不言而喻,而基于英語國家文化衍生的英語自然也與漢語有著極大的區別。然而,高中英語教師及學生卻沒有認識到文化差異的重要性,仍然用“中國式思維”去理解英語含義,舉一個較為簡單的例子:white day(吉日),用“中國式思維”理解這個短語,一定會理解為“不詳的日子”,因為在中國,白色是不吉利的,通常在家里有喪事的時候才會使用白色,但在西方國家,白色是純潔的象征,因此white day的正確釋義是“吉日”。
三、高中英語教學中文化意識薄弱問題的改善措施分析
(一)文化的正確理解,培養文化意識目標明確
正確定位理念可以起到指導性作用。文化的概念復雜多樣,能夠從多個不同的角度來進行界定。語言與文化是密切不可分割的。不同教師有不同的教學風格,但許多基本要求則應該統一。建議教師在教授前,依據教材和課程標準,將此課程的文化意識教學目標分解為不同的可操作步驟,需要時當作重點來講述。在課程中讓學生能夠掌握在特定的語境中,與他人進行語言交流時,如果碰到理解上有困難的情況需要請求別人重新敘述的幾種表達方法。在把握了這些文化意識目標的基礎上,大力將跨文化交際的背景知識和跨文化的各種習慣正確的融進高中英語教學活動中去。
(二)對教材中的文化因素進行發掘,以增強文化意識
教材是高中學生獲取英語知識及增強文化意識的主要工具,因此教師要對教材進行深入發掘,找出其中的文化因素,利用文化因素進行教學,從而改善文化意識薄弱的問題,例如教材中設置了以美國、英國以及加拿大為主題的英語篇章,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將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以及基礎知識學習能力作為依據,選擇有效的方法培養文化意識,以便能夠讓學生了解美國、英國以及加拿大的風俗習慣、文學藝術、價值觀念以及生活方式等。例如,學習英國地理時,可以利用插圖向學生介紹Northern Ireland,Wales,Scotland以及England,從而讓學生明白“I am not English, I am British” 的真正含義。
(三)強化文化背景及語言知識教學,以培養文化意識
文化主要是依賴語言形成的,文化得到發展之后也會加快語言的發展。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注重語言知識教學,同時要強化文化背景教學,以便能夠有效提高教學效率以及增強高中學生的文化意識。例如教師在對選修六 Unit 1 Art 及Unit 2 Poems 進行教學之前,應向學生介紹詩歌及藝術的背景知識,以便讓學生了解文化背景,從而更好的理解其他國家的詩歌及藝術發展狀況。另外,在教材當中也收錄了部分文學作品,教師可以在講解文學作品的同時適當補充文化背景,如對選修八中的Unit 4 Pygmalion進行教學時,教師應延伸英語篇章中的內容,向學生推薦一些相似的英語文學作品,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閱讀作品,并對作品當中的核心文化內涵進行思考,以便能夠在課堂中與同學及教師共同分享自己對于作品的看法。實踐證明,通過采用以上教學方式,不但可以使學生的外語表達信心及表達能力得以增強,同時也使英語文化意識得到了強化。
總而言之,對于高中英語教學來講,文化意識是其重要的構成部分之一。作為高中英語老師,在進行課程教學期間,應該不斷提高自身專業技能及綜合素養,轉變教學觀念,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將培養學生文化意識工作作為工作重點,利用多種教學方法吸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幫助學生完善自身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