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鳳杰
摘要:例題及習題是檢驗初中生對數學知識掌握情況的有效方式,在初中數學教育教學過程中,開展例題及習題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梳理解題思路,使其養成良好書寫解題步驟的習慣,從而規范其解題步驟,促使其解題思路得到擴展,思維能力得到充分鍛煉,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解決,夯實其理論基礎。
關鍵詞:初中數學;例題;習題;講解
一、例題及習題教學在初中數學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一)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例題及習題教學在初中數學教育教學中的開展能夠促使學生聯系舊知識學習新知識,實現新舊知識的完美聯系。學生通過對例題及習題的學習能夠在回歸舊知識的同時,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從而明確新舊知識內在的聯系,促使學生的知識體系得到進一步完善,發散學生的數學思維。
(二)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
例題教學是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必不可少的環節,例題教學效果的好壞是決定課堂教學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為通過對例題的教學往往能加深學生對數學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澄清對概念的一些模糊認識和誤區,加深對法則、定理及性質等相關知識及數學方法的運用和理解,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在數學例題及習題中具有很多生活化的題型,學生在學習例題的同時,能夠獲得一些生活經驗,體會到做題的樂趣,從而有效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明確數學學習的價值和作用。例如,在“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組”中,人教版初中數學七年級下冊例題2就是關于消毒液的例題,課后練習中的第三題主要是關于運動員的計算題,通過這些例題的講解能夠使學生認識到數學在生活中的價值,從而更好的學習數學。
(三)規范學生解題步驟,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初中數學教材根據學生的學習規律和學習特點經過不斷的改編更加適應學生的發展。在初中數學教材中的例題均是教育教學研究工作者經過反復的研究和不斷的實踐確定的,所以在解題步驟方面較為完善、規范,學生通過學習教材中的例題能夠逐漸養成規范書寫解題步驟的習慣,使其解題思路更加清晰的反映到卷面上,為學生良好數學成績的獲取奠定基礎。
二、初中數學例題及習題教學的開展思路
(一)重視解析,擴寬學生解題思路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若是在完成理論基礎知識講解后,開展例題教學,則顯得較為生硬。對此,教學工作者可以采用循序?u進的方式開展例題教學,以遞進的問題引導學生對例題分層次分析,從而使理論知識與例題有機的聯系在一起,促使學生更好的掌握理論知識和解題思路[2]。例如,在“全等三角形”相關知識教學過程中,教學工作者可以先展示例題,然后帶領學生逐一分析例題語句,使學生抓住例題中的關鍵信息,從而形成嚴謹的解題思路。
(二)重視評析,培養學生概括、總結能力
在完成例題教學后,教學工作者還應當注意引導學生總結、概括所學內容,借助對例題的評析促使學生的解題思路更加明確,培養學生的概括、總結能力。使學生能夠區分例題的類型,從而遇到類似問題時能夠獨立解決。
三、優化初中數學例題及習題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突出本質屬性,攻克“概念型”例題
在初中數學教材中,“概念型”例題及習題是最為基礎的例題,在新的概念知識教學過程中,教學工作者常常利用“概念型”例題引導學生對相應的概念進行思考,而在完成新的概念講解后,教學工作者也通過安排學生練習“概念型”習題來加深學生對所學新概念的理解和記憶。所以,在“概念型”例題教學過程中,初中數學教學工作者應當注意突出概念的本質屬性,針對概念開展例題教學,保證例題及習題教學的有效性和針對性。例如,在“正負數”相關概念教學過程中,教學工作者可以借助資金借貸中的存余和負債等生活實例解釋“正數”和“負數”的概念,加深學生對“正數”和“負數”的理解,使其明確“正數”和“負數”的意義和作用。
(二)緊扣定理、法則,解決“基礎型”例題
為了保證數學例題及習題教學有效性和完整性,數學教學工作者在開展“概念型”例題及習題教學的同時,還應當加強學生對“基礎型”例題的學習[3]。在“基礎型”例題教學過程中,教學工作者應當緊扣數學教材中的定理和法則,促使學生聯系基礎知識了解“基礎型”例題的解題思路,從而豐富自身的解題經驗,為學好數學定理和法則提供重要前提。在初中數學例題及習題教學實踐中,教學工作者可以為學生營造一定的探究情景,以啟發式教學引導學生對例題進行思考,借助生活化教學豐富例題及習題教學的趣味性和啟發性,激發學生對例題和習題學習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基礎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例如,在“一元二次方程”相關知識的講解過程中,教學工作者可以在完成基礎知識講解后,提出一些生活化問題,引導學生對“一元二次方程”相關知識進行思考,如“同學們,是否能夠用手中的工具測量課桌桌面的周長?如果能測量,測量的結果是多少呢?”在學生完成測量后,綜合學生們測量的結果,最后取一個相對平均、標準的數值,然后給出課桌的面積,讓學生對課桌桌面的長和寬進行測算。借助生活化問題能夠促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基礎型”例題及習題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問題思考能力和問題解決的能力,使學生知識框架結構得到進一步完善和優化。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數學教育教學過程中,例題及習題教學對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例題及習題教學的有效開展能夠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夯實學生的數學基礎,促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學習新的數學知識。同時,例題及習題教學在小學數學教育中的開展還能夠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規范其解題步驟,促使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得到顯著提升,為學生優秀數學學習成績的獲取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