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娜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進行以及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高中美術教學既面臨著全新的難得的機遇,同時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嚴峻的挑戰。因此,如何提高高中美術教學的有效性,提高教學的質量、水平、效果就成為一個必須引起我們高度重視的課題。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高中美術教學;有效性
我國高中階段的美術教學還有很多不能適應素質教育要求的地方,著實影響了美術教育功能的充分發揮,制約著高中階段美術教育事業的發展。
1
高中美術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教學理念:學校和教師的重視程度不夠。這主要是指高中學校和教師并未意識到具有人文性質的美術教育在陶冶情操、提高審美能力,培養美術素養、促進學生的個性形成和全面發展等方面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目前很多高中學校、教師和學生面臨著高考的壓力,只重視數學、語文、英語等基礎學科的學習,美術教學的課時遭到嚴重縮水,很多美術課程都被替換成為了基礎學科的教學,忽視了美術教育的重要意義。在這種情況下,美術教學的有效性必將大打折扣。
(2)教學方法:過于單一,缺乏趣味性、娛樂性。
在傳統“填鴨式”的美術教學過程中,學生往往被動地接受知識的灌輸。在這種單一、枯燥、乏味的教學方法影響下,學生和教師之間缺乏必要的溝通和交流,師生之間只是通過“是不是、對不對、行不行”來完成互動的,因此,學生對美術課程往往會失去原有的興趣和熱情。通過美術教學來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創新能力、形象思維能力,由于缺少了學生的參與,教學目的往往難以得到實現。
(3)教師素質:專業水平有限。在高中美術教學中,教師是課堂的引導者、知識的傳授者、學習效果的評價者,他們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是保證教學有效性的前提基礎。但是,目前很多高中美術教師自身的專業水平十分有限,對美術知識的掌握有所欠缺,影響了學生美術素養的養成。
2
新課程標準下的高中美術“有效教學”的思考
新課程標準下,只要是能夠實現預期教學目標,有效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活動,都可以稱之為“有效教學”。那么如何才能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實現高中美術的“有效教學”呢?
(1)優化師生關系,提高對美術教學的認知程度。
在新課程標準要求下,只有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優化師生關系,才能實現高中美術的“有效教學”。一方面,學校和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不僅要重視基礎學科的學習,也要充分認識到美術教學的重要意義,認識到美術教育對學生綜合素質提升的重要性,從而實現有效教學。另一方面,教師要在了解學生實際面臨學習難題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認知程度以及美術功底的差異等,因材施教,保證每個學生的美術水平都得到提高,從而實現有效教學。
(2)改變以往單一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隨著新課標的深入推進,以往“粉筆+黑板”的單一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實際需要。為了有效激發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美術教學的互動性、趣味性和娛樂性,教師一定要采取靈活多樣的方法予以教學。
第一,互動教學法。教師要注重課堂的互動性,鼓勵學生有效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創造一個輕松、愉悅的課堂環境和氣氛。例如,教師在教授《古代瓷器》這一課時,就可以在課堂中展示具體的實物,讓學生近距離地觀察和觸摸,從而實現師生之間的互動。
第二,情境教學法。情境教學法就是通過圖片、視頻、音效等手段,創設貼近現實生活的某一場景,形象逼真,生動有趣,讓學生充分體驗美術的美感和魅力,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和綜合能力。在高中美術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則是教學的主導者,教師的專業水平和綜合能力對于學生的美術水平的提高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新課標的要求下,為了實現美術有效教學的目的,學校可以定期組織教師進行培訓和對外交流,不斷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方法;與此同時,教師也要自覺利用時間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擴大自己的知識面,真正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和綜合能力。
美術課程具有人文性質,是學校進行審美教育的主要途徑,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新課程標準下,實現高中美術的“有效教學”顯得尤為重要和緊迫。
參考文獻:
尤曉英.新課標下高中美術“有效教學”思考才智,2013(36).
許春芳.新課程下高中美術教學的幾點思考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