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偉旦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國際互聯網被視為繼報紙、廣播、電視之后的“第四傳播媒體”,日益介入到社會生活的各方面,網絡環境給青年的思想、生活、學習和思維方式帶來了深刻的影響。客觀分析網絡環境對青年帶來的影響,有針對性的將網絡與團青工作有機結合對于做好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大的意義。
關鍵詞:網絡環境;企業團員青年;思想政治工作
一、企業團員青年組織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團組織覆蓋面不足
共青團的工作重點并沒有專注于如何增強組織的活力。部分地區的團委依然將工作重點放在覆蓋面的問題上,一味在增加團組織,他們將建團作為工作重心,但是有礙于人、財、物等方面的限制,在企業中建設了團組織,卻沒有關注自身建設的情況,團組織的自身建設情況阻礙了團活動的開展,如果上一級的組織未對基層團組織進行有效指導,則團組織的活力不能及時增強。其次,團組織數量的建設被作為工作重點,但團組織的質量卻往往被忽略了。
(二)企業負責人不重視
大部分規模很小的企業負責人認為企業員工、流動快,沒有必要建立團組織;有些規模較小或正在發展初期的企業負責人認為企業還在發展過程中,經濟效益一般,認為共青團工作對企業的發展沒有任何好處,不會給企業帶來收益和利潤,建立企業團組織沒有必要;一些中等規模的企業,因為企業的發展涉及到和黨政部門之間的溝通協調,所以在企業中建立了黨組織,也“任務性”的建立了團組織,但企業負責人并沒有從思想上重視企業黨建和團建工作,沒有意識到黨建和團建工作對企業發展所帶來的好處,基本根據上級任務或者是企業的需要去做黨建和團建的工作,企業黨組織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企業團組織沒有獨立性,很少單獨開展工作;有些規模較大的非公有制企業建立了黨組織并且黨建工作做的比較好,但企業負責人認為黨建工作和團建工作在很多方面都有交叉和重合,沒有必要再單獨建立團組織,或建立了團組織但并沒有發揮作用。
(三)青年職工參與度不高
在企業的團組織中,無論是開展工作還是各項活動,都要圍繞企業中心任務,還要得到企業青年職工的認同和參與,如果得不到青年職工的支持,勢必會進入到工作沒人評價、活動沒人參與的局面。在調查中發現,有一些企業的團組織存在著“自彈自唱”的情況,組織的活動需要向各工區、廠區下達任務才能完成,很少有青年主動參與的情況,甚至有的青年職工都不知道企業團組織的存在。
(四)“口袋團員”較多
所謂“口袋團員”,也被成為是“隱形團員”,在很多剛畢業的學生開始工作后,自身的組織關系并未及時轉接。經過調查顯示,我們發現,在企業中這種現象非常普遍,并且涉及的人數非常眾多。例如,在石家莊一家企業中,有的員工己經工作一年,卻未找到過團組織,而超過半年未繳納團費,則被視為自動退團。在很多大學畢業的團員當中,有很多己經進入工作單位后,沒有找到團組織。
二、網絡環境下如何做好企業團員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
互聯網是信息的新載體,它與共青團工作是形式與內容、過程與目的的關系。實現二者的有機結合,促進人文與科技的“璧合”,將在觀念、內容、方法上為共青團工作開創新的局面。
(一)要加快“互聯網+共青團政治思想工作”的進程
2015年3月,李克強總理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了“互聯網+”行動計劃,自此互聯網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開始覆蓋到各個領域、各行各業。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媒體平臺的廣泛應用,使傳統的政治思想工作方式發生著深刻的變革,在所有的新媒體渠道中,互聯網依然發揮著主渠道的作用。互聯網政治思想工作功能的發揮,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未來開展企業共青團政治思想工作的效果。各級團組織應該對互聯網政治思想工作給予足夠的認識,用互聯網思維改造傳統的政治思想工作渠道,在團屬網站建設、更新信息、互動方式、網站推廣等方面下大力氣。要注重共青團互聯網輻射人群的廣度,把那些很難通過傳統組織方式吸引的青年,利用互聯網聚攏在團組織的周圍。同時,要提高團干部的信息化意識,將利用互聯網進行政治思想工作作為企業共青團干部的必備技能。
(二)以互聯網思維開展共青團組織建設
從企業共青團組織現有的網站建設情況來看,很多網站存在信息更新不及時、網站缺少維護、互動界面過于單一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一方面是由于企業共青團組織對與自身相關的網站建設重視程度不夠;另一方面是由于缺少專業的信息技術人才。深化對互聯網政治思想工作功能的認識,合理培養和配置信息技術人才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途徑。因此,十分有必要將企業共青團互聯網建設納入到共青團組織的建設中來。互聯網的高度普及和有效覆蓋,為團組織開展活動提供了極為便利的平臺,無論團員青年身處何地,使用網絡交互信息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團組織利用網絡來聚攏分散的青年對企業共青團組織意義重大。
(三)推進共青團互聯網宣傳互動作用的常態化
共青團互聯網宣傳互動作用的發揮效果取決于三個核心要素:宣傳形式、宣傳內容、信息更新速度。發揮共青團互聯網宣傳的常態化作用,要求在團屬網站建設過程中,宣傳形式要豐富多樣、宣傳內容要與時俱進、信息更新要快速迅達。在宣傳形式上,要保證網站采用更有效的信息交互方式。筆者考察了“中國青年網”以及下設的各省級共青團組織網頁鏈接,這些網頁無一例外的都采用了單向的信息交互方式,登錄者只能通過瀏覽功能獲取一些信息,這種傳統的信息交互方式很難有效的吸引青年參與到共青團的組織生活中來。在宣傳形式創新方面可以借鑒商業宣傳模式,通過網絡調查問卷、有獎答題、實時跟帖評論、上傳活動照片等方式來提升宣傳的效果。在宣傳內容上,必須嚴格審核把關,突出共青團政治思想工作的功能和使命。在信息更新的速度上,務必保證共青團網站信息更新的快速迅達,這不僅關乎黨、團中央新精神的傳達與領會,更是共青團提高組織工作效率的要求。團組織中那些長期不更新的“僵尸網頁”,既浪費了互聯網平臺資源,又會影響登錄者對團組織的信任,必須重視共青團網站信息的更新速度問題。
參考文獻:
[1]張博,王曉艷.探析高校本科生創新能力培養[J].科技信息,2013(14):113.
[2]趙國冬.實驗創新與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計算機教育,2009(8):30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