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承生
【摘要】作為終身教育與社會化相結合的產物,終身學習是21世紀一個十分重要的學習理念。而在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中,教育的目標開始專項終身教育。這一教學以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為主導。但是在目前的改革實踐來看,在實際的教學中對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相當的重視,這就會使得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協作學習以及創新能力培養不夠。因此,這就需要能夠在培養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同時,還能夠對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有效的培養。
【關鍵詞】大學英語 終身學習 教學改革 學習能力
一、引言
在大學英語教育中,強調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一直在成為20多年來大學英語教學的一個理念。很多高校會將大學英語四、六級的通過率來作為教師教學效果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更有甚至,會將四、六級通過與否與學生的學位證以及畢業證進行掛鉤。這樣強調四、六級考試的重要性,會形成一種應試教育的模式,從而使得培養出來的學生大部分都是一些高分低能的“啞巴英語”學習者。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在社會人才市場的需求上,大學生獲得英語知識的形式已經飽受社會上用人單位的詬病。因此,在大學英語教育的改革中,就開始面臨著新的挑戰。而在目前,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的改革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
首先,是教學模式的改革,它是作為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核心而存在。以現代信息化技術為支撐,使新的教學模式在教和學的過程中不會受到時間以及地點的限制,逐步朝著自主學習以及個性化的方向進行發展。
其次,教材改革。教學改革會體現在教材上,同時,教材也能夠成為教學改革的一個推動者。在新教材上以及大學英語軟件學習系統的開發上,開始轉變之前的方向,十分注重對學生聽說能力進行培養。因此,這樣會使得教材開始從應試性教材逐步轉向實用型的教材。采用紙質加上網絡教材這一非常具有立體化的模式,也貫穿著一種新的教學方法與理念。在新型的教材中,除了對“以學生為中心”這一教學理念的強調之外,同時還對學生是否能夠正確應用現代技術給予了高度的重視。
最后,在教學評估上,我們都知道,傳統的評估是一種對學生的學習進行終結性評價的一種評估形式,十分不利于學生的持續英語學習的發展。而且,傳統的評估方式不能夠很好地發揮評估應該具有的激勵性作用。
二、終身學習以及終身學習能力的培養
終身學習作為終身教育與社會化學習進行有效結合的產物,不同的組織以及學者對它的解釋以及理解也會存在著諸多的不同之處。歐洲終身學習促進會曾提出了最具權威性的解讀,即是:“終身學習是21世紀的生存概念。”通過一個持之以恒的支撐來發揮出人類的最大潛能。在這一過程中,使得人們不斷地通過自身權利去獲取對其自身有意義的技能、知識、理解,并在各種個人經歷的情況下能夠進行創造性的應用。由此可見,終身學習是有關于生存問題并且十分強調創新的學習模式。
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終身學習的能力是在學生的學習活動中不斷地形成以及發展起來的,這會直接影響到終身學習的活動效率。在學生進入社會以后,對學生素質以及能力的要求會比較高,如果形成終身學習的個性心理活動會有助于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轉化為一種“生存能力”。強調個人學習活動并將學習者作為主體是終身學習的一個顯著特征。在目前學者對終身能力的了解之中,我們知道終身學習的能力包含有多種。從學科教學的角度而言,自主學習能力,創新學習能力以及協作學習能力等,都屬于終身學習能力的一部分。其中,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是基礎,在學習中進行協作學習達成創新學習這一目標的一個重要保障。
三、大學英語教學與終身模式的探索
在如今的教育領域中主要存在著兩大教育理念,一個是社會化的學習理念,另一個就是終身教育理念。這兩大理念需要從事教育的工作者能夠從傳統的教育模式中抽離出來使得其教育改革朝向能夠實現學生有效學習的模式發展,從而培養起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由此看來,對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的哦誒樣不僅是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目標,同時也非常符合當今社會教育教學的一些教育理念。但是,在目前來看,大學生在進行的英語教學改革,對于學生的自學能力過分注重因而導致了對學生創新學習能力以及協作學習能力的培養。
1.重視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大學英語教學的過程中,需要能夠對學生的自學能力給予更多的關注,培養學生進行自學的能力。在教師的指導之下通過一定的網絡工具進行自主學習,可以為學生確定一個比較明確的學習目標以及進行自主學習的方法。可以通過網絡平臺讓他人進行監督或則是自我監督。學校提供的網絡平臺在這一培養過程中,能夠很好地為學生來確定一個比較好的研究課題并成功的進行資料累積的活動,從而逐步引導學生來完成課題。在這一過程中,需要能夠為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動機創造一個十分有利的條件,這樣會大大激發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自主學習能力作為培養終身學習能力的一個基礎,雖然在這個方面學者與教育工作者關注很多,但是就目前來看,還需要能夠認真加強這方面的培養。
2.注重學生協作學習能力的培養。在信息化的時代,協作學習能力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社會需求。在網絡這一大環境下的協作學習能力即是能夠利用網絡便利的傳遞信息這一條件,為學生提供一個能夠使他們共同來學習的一種學習方式。在協作學習的培養過程中,處于背景下的學生并且各自掌握認知任務又處于不同的階段,可以使得學生之間能夠相互提供幫助。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協作學習的能力會得到逐漸地發展,學生可以相互之間用話語來表述自己的看法,并能夠向小組內的成員或者是全班同學進行陳述。整個小組在這一學習中能否取得成功,是由小組中每位成員任務的完成度而決定的。這就決定了在協作學習中,小組中每位學生的主體地位會變得更加地突出,而這勢必會十分有利于培養小組成員的人際交往能力以及社會協作的精神。通過大量的研究也表明了協作學習會十分強調協作學習時間的長短、協作學習的場所、小組成員的角色扮演以及與協作學習相關的技巧等,這樣能夠激發學生參與到學習中來。因此,應當能夠充分重視協作學習在教育以及培養人才中所具有的重要性。
3.重視對學生創新學習能力的培養。在大學英語的教學過程中需要培養起學生的的創新學習能力。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需要能夠將創新精神提到一個關乎我們民族發展的高度上來。因此,不能不說教育對于培養人的創新精神以及培育有創造才能的人才上肩負著十分重大的使命。因此,對學生創新能力進行培養,已經是目前教育急需要面對的問題。在如今的大學教育中,雖然對于先進的的現代技術有所運用,但是對于如何有效地培養學生進行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以及自主學習的能力而言,還存在著諸多需要解決的問題。但是,網絡的環境的健康發展,必然有助于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經過大量的研究結果表明,在良好的網絡環境下,能夠很好地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同時也十分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與直覺思維。因此,大學英語教學應當能夠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并做好資源優勢的有效利用,從而更好地培養起學生進行創新學習的能力,這樣才有可能使得學生在未來的社會競爭中處于一個相對優勢的地位。
4.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工作。目前,雖然已經有很多的教育工作者認識到了教師培訓的重要性,但是就目前的教師培訓實際來看,也存在著比較薄弱的地方。這樣想要跟上教育以及教學技術的發展就顯得比較困難。教師難以參加的培訓中來,一般的原因主要有,工作量比較大而沒有培訓時間,加之學校缺乏相應的培訓或者教育資金等,這將會極大地阻礙教師自身的發展。因此,這就會導致很多的大學英語教師在教學中的水平很難得到提高。同時,外語教師也需要積極地開展反思性教學,在自身的教學過程中,進行不斷地探究來解決在教學中遇到的諸多問題,努力來提高自身的教學實踐的科學性以及合理性,使得教學向著最優化的方向來發展。
因此,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應當利用學科性質與優勢來培養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同時教師也需要能夠進行學習與反思。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協作學習能力以及創新學習的能力,使得學生能夠在英語學習中逐漸形成終身學習的能力。對于大學英語教師而言,終身學習的策略研究能夠使得教師的自身素質得到有效提高。這對于提高教育的水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張梅.基于形成性自我評價的大學生終身學習能力培養研究[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
[2]謝莉丹.終身教育理念下的大學公共英語教學策略[J].文學教育(中).2012(8).
[3]黃蓉蓉.淺議大學英語教學中學習者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科教導刊.2014(5).
[4]任雪蓮.多模態話語分析下的英語演講實訓[J].林區教學. 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