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麗
摘 要:小學教育是九年義務教育的開端,而數學教學讓小學生正式學習數學語言與數學方法,在小學教育中占據重要的位置。如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越來越成為小學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從而達到數學教學的目標。
關鍵詞:小學數學;民主;活躍;積極性
數學學科有自己的獨特之處,數學更注重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而這是傳統數學教學所不能達到的。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通過一些方式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年齡特點。而最重要的意義就是通過創設愉悅民主的心理環境和教學環境,在這兩種環境的作用下,學生的積極性被大大激發,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發散思維,解決數學問題。
一、創設愉悅民主的心理環境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一些學生積極性不高,不參與到教學活動,是因為學生與數學教師存在心理上的隔閡,以致缺少一些平等交流的氛圍。那么,這就需要創設愉悅民主的心理環境。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數學教學活動中,發揮主動性。愉悅民主的心理環境,就是指師生之間平等民主,同時更加側重學生的心理活動,學生樂于傾聽教師的指導,敢于提出問題,敢于回答問題,甚至對一些數學問題提出新的看法。那么,要達到這一目標,小學數學教師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教師在教學語言上要注意多以鼓勵勸導的口氣與學生進行交流、討論。學生表現好要直接肯定和贊美,而表現不好時,教師盡量不要直接對學生進行批評,要恰當地對學生進行指導,幫學生改正錯誤。以及在批改作業中,經常給學生一些鼓勵性的評語。其次,在教學活動中以及學生的日常表現中,數學教師要敞開胸懷,平等地理解學生,寬容學生;要多關注和留心學生的性格習慣特點,從而保證在今后的數學教學中因材施教。
二、創設活躍積極的教學環境
創設活躍積極的教學環境意在增加學生的學習樂趣,讓學生在課堂上樂意學習,而更重要的就是在課堂上幫助學生發散思維,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多媒體技術逐步走入小學的教學課堂,為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供了便利。小學生好奇心強,對一些知識的學習往往憑借自己的興趣進行,小學數學教師抓住小學生的這一特點,利用多媒體增加教學趣味就會顯得游刃有余。小學數學在于啟蒙和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抽象思維等。一方面,多媒體可以將數學知識圖文并茂地進行呈現。人教版小學二年級下冊學習“圖形與變換”教師不可能在一堂課上畫出所有學生需要掌握和認識的圖形,而且課本上的圖畫過于單調,也難以引起學生的興趣。那么,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將大量的圖形進行分類呈現,同時也便于學生總結圖形規律,為以后學習圖形的周長和面積打下基礎。另一方面,在傳統教學課堂中,由于受課堂教學時間以及空間的限制,數學教師對于很多數學題目,只能給出一種或兩種解題思路和答案。但是很多數學題目是可以一題多解的,存在多種思路和答案。而教師所提供的單一的思路和答案,不利于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維和發散思維,也容易打擊學生的積極性。但是運用多媒體教學,卻可以改變這一現狀。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學,在較短的時間內可以顯示多種解題思路。
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主動進行探索學習,是新課標的要求。這需要數學教師發揮教學的藝術,讓學生在趣味中主動學習,主動思考,主動解決問題。只有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才能提高整個數學的課堂教學效率,使教師和學生都能有所收益。
參考文獻:
李景芝,小學數學課堂教學[J].小學教學新課標,2012(03).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