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井莉
摘 要:隨著新課程標準改革進程的推進,“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愈發地深入人心。課堂雖然是教師展開教學活動的主要陣地,但學生才是課堂真正的主人,這就需要教師確立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模式,讓每一名學生都融入課堂中來,加強師生間的互動,以提高教學效率及質量,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關鍵詞:小學音樂;互動教學;策略
小學生處于身心發展階段,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尚未形成,對接觸到的一切新鮮事物充滿了好奇和強烈的求知欲,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打造快樂互動的音樂課堂,使學生能夠有效學習,快樂成長。音樂學科原本就是一門互動性較強的學科,小學音樂課程的設置,并不要求學生掌握多么高超的專業技能,而是要教學生學會欣賞、發現生活中的美,熱愛生活。
一、互動教學的重要性
傳統的音樂課堂上,很多老師為了趕進度,往往會將課堂成為教師一個人的“一言堂”,常常忽略了課堂真正的主人——學生的感受,教學重心主要放在教師教了什么,而不是學生究竟學會了什么。“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要求我們充分尊重學生的意愿,并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展開教學,有效實施互動教學:教師與學生間的互動、學生與學生間的互動都能夠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快樂學習音樂,寓教于樂,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二、互動教學策略
1.從教師自身出發,提升自身素養
在家里,家長是孩子的監護人;在學校,老師是學生的監護人。特別是小學教師,與學生的共處時間甚至比家長還要長,學生會在潛移默化中受老師的影響,去模仿老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哪怕是不起眼的一句話,都會在學生幼小的心靈里蕩起漣漪。因此,作為小學音樂教師,要身體力行,結合學生的這一特點,努力提升自身修養,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于無聲處展開互動教學,引起師生間的共鳴。首先,教師要夯實職業技能,具備歌唱、指揮等基本能力是開展互動教學的前提和基礎,曲不離口,充分展現教師的個人魅力,通過創設情境,帶領學生進入音樂的藝術殿堂;其次,教師要熟練運用多種樂器進行演奏以輔助教學,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藝,并且讓學生產生模仿和學習的欲望,爭取成為和老師一樣的多才多藝的人;最后,除了具備專業知識以外,教師還要廣泛涉獵美學、哲學等領域,實現融會貫通,使音樂課堂帶來學生真正意義上的美的享受,培養學生的藝術情趣和高尚情操。同時,教師要時刻警醒自己遵守教師職業道德,保持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積極與學生互動,用真誠去對待每一個孩子,跟進新課改的步伐,并結合實際教學經驗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在課堂上幫助學生樹立欣賞音樂、享受生活的觀念,實現“得法于課內,受益于課外”,將促進學生的個人發展,對于學生的一生來說都是一筆受用不盡的財富。
2.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
有效的互動是在輕松的氛圍中展開的,環境雖然不是影響學生情緒的決定性因素,但依然占據著相當大的比重。首先,教師要面帶微笑,放低姿態,走下講臺,走到學生中間,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與學生打成一片,充分了解每一名學生的興趣愛好、性格特點,能夠輕而易舉地說出他們的名字,并結合每個人的特點因材施教;其次,要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要給予學生更充分的空間,讓每一名學生都融入課堂中來,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小學生普遍活潑好動,愛玩是孩子們的天性,教師何不因勢利導,讓課堂充滿樂趣呢?例如,在講授四年級的《四季童趣》時,我在黑板上展示了春、夏、秋、冬四幅畫面,將學生劃分了不同的小組,由學生隨著音樂來表演四幅畫面中的場景,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感情表達不同的季節的演唱,并積極指揮學生隨著音樂律動,和學生一起快樂地演唱。孩子們的模仿力和表現力都很強,每個人都十分活躍,對這節課的印象也格外的深刻。
3.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多媒體課件的使用在課堂中司空見慣,并以其強大的優勢席卷了中小學課堂。作為小學音樂教師,要學會有效地利用多媒體這把雙刃劍,趨利避害,實現其價值的最大化。它能夠跨越時空的障礙,將教學內容更加直觀、形象地呈現在學生的面前,拉近師生間的距離,有效地減輕教學負擔。五顏六色的畫面的吸引力更遠遠超過了單純的說教。例如,在學習《童心是小鳥》這一課時,我制作了一個Flash動畫,創設了森林中的春天的情形,獅子、老虎、狐貍等學生喜愛的小動物都占據著足夠的戲份,并要求學生隨著我播放的音樂節奏打拍子,學生紛紛瞪圓了眼睛,積極地投入其中,打著整齊的拍子,效果十分顯著。另一方面,教師要掌握好多媒體使用的分寸,不要對課件產生依賴,如果課件內容過于精彩,過于奪人眼球,反而會造成本末倒置,所以,教師更應多加注意,揚長避短。
4.開展豐富多彩的音樂游戲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教師不妨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實現寓教于樂,在游戲中展開教學,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游戲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參與,成為游戲中的一員,拉近師生間的距離,消除學生對老師的戒備心理。例如,學生都很喜歡做《聽歌猜歌名》的游戲,游戲規則是教師來演唱,學生說出是哪首歌曲,比一比誰的反應快,記得比較扎實,也可以通過讓學生來唱,其他同學猜的形式加深學生間的合作協調性。與此同時,教師可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小組展開競賽,借鑒電視綜藝節目中的方式,使游戲更富有挑戰性,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競爭意識,更在游戲中加深了對所學內容的掌握,可謂是一舉兩得。
總而言之,互動教學是小學音樂教學中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要求教師勇于創新,摒棄傳統的“一言堂”的授課模式,將更多的目光放在學生身上,確立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模式,讓每一名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中來,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有效展開師生間的活動、學生間的互動。只有師生雙方實現共鳴,才能使教學得到順利而有效的展開,從而引導學生成為一個熱愛生活的、可以發現生活中的美的人,一個充滿正能量的、陽光樂觀、積極向上的人,一個擁有高尚的審美情趣和藝術情操的人。
參考文獻:
[1]黃冬云.創新小學音樂教學模式,打造快樂互動音樂課堂[J].文理導航:下旬,2014(3).
[2]買李紅.小學音樂唱歌課的“五步互動教學”模式探究[J].飛:素質教育版,2014(1).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