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延霞
摘要:對于中學音樂教師而言, 提高音樂教學的效率是十分重要的,近年來,音樂教學的效率也被音樂教育工作者們普遍的關注。隨著音樂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音樂教育工作者致力于音樂教學的策略開發,在廣大音樂教師的共同努力之下,音樂課程在教材運用、教學過程、教學內容的組織與安排以及學生學習方式等幾個方面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并且,都取得了較大的突破。
關鍵詞:中學 ?音樂欣賞 ?教學策略
一、中學音樂欣賞課堂現狀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深入實施,越來越多的教育者深刻認識到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性,而音樂作為一門藝術學科,也越來越受到重視。然而,在課堂教學初期,仍然存在諸多問題,影響課堂教學效率,致使中學音樂欣賞課堂教學效率低,其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音樂教師按照教案上課,養成了“照本宣科”的習慣,缺少互動,忽視學生的靈動性。存在這一類問題的教師往往是教學經驗豐富的老教師,他們認真備課,甚至把教學程序背得很熟練,十幾年進行同樣的課程教學,不能讓學生自發的進行欣賞,學生根本感受不到音樂的美,而想要達到音樂欣賞課程的目標,那更是難上加難。
(二)教師片面理解課程的價值與目標,音樂欣賞課堂結構不合理。這一類的問題主要出在創新型教師身上,刻意追求形式的完美,為形式而設計課堂,片面的理解了課程的價值與目標,最終,因為流于形式,導致音樂欣賞課程結構安排不合理,達不到課程標準的教學目標。其實,在音樂欣賞課上,不僅要有靜態的學習、欣賞和領悟,更要營造動態的氛圍,吸引學生積極參與,調動感官,而不是讓學生被動的參與到活動中,被動的聆聽,這是音樂欣賞課堂的大忌。
二、音樂欣賞教學策略
由上文可見,中學的音樂欣賞教學主要問題分布于教師的教學方法上,可以說,要想真正的改變音樂欣賞教學的現狀,達到音樂欣賞教學的目的,最為根本、最直接的就是從教師的教學策略入手,不斷地深入變革,從而完成教學目標。近年來,音樂教育工作者一直講音樂教學的效率作為主要研究課題,筆者憑借自身的教學經驗,針對于中學音樂的欣賞教學的策略,有以下幾點建議:
(一)音樂欣賞課程內容的安排要符合學生的年齡和心理
音樂欣賞課程的內容安排是教學策略的重中之重,在中學生音樂欣賞教學中,選擇合適的欣賞內容,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作為最主要的音樂實踐活動,音樂欣賞課程通常的安排是聆聽音樂——表現音樂創——自發的造音樂,這一過程就是審美的過程、領悟的過程,走向文藝的過程,往往是這一過程促使學生們充分體驗到音樂的蘊涵以及各種樂器的合奏產生的美,這種美,在學生的心里,不斷升華為一種情感。
對于中學生而言,音樂欣賞就是學習的主體,學生自己能夠圍繞著音樂的要素,慢慢感受、體驗音樂作品,同時,結合音樂教師的科學引導和藝術的感染力,升華為學生自身獨有的情感。因此,作為音樂教師,完全可以通過各種形式的教學手段,不斷將音樂以各種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從而,不斷地引導學生去理解音樂作品的內在美——音樂本身所表達的獨特的意境和深遠的意義,而這種不斷的探究的方式,往往會讓學生“浮想聯翩”,啟迪智慧,從而收獲以外的驚喜。從這一角度而言,如何讓學生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欣賞音樂作品,從而接受美啟迪,激發學生在音樂這門藝術方面的無限潛能是當前音樂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務。
筆者認為,要想達到欣賞音樂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音樂教師首先要了解學生的年齡、心理,做好充足的課前準備,特意為學生設計一場別開生面的課程,值得注意的是,初中學生的思維已經不再是單純的形象思維,它在不斷地過渡到抽象思維,也不斷地在走向發散思維,完全可以在欣賞音樂的同時,將思想情感帶入,那么,教師在選取課程內容時,就應該投其所好、符合學生的口味和標準。
(二)給學生一個展現個性的平臺
音樂作為一門聲音藝術,有著十分強烈的感染力,音樂是帶有情感的,與人類一樣,人類的情感可以通過語言、動作來表示,而音樂的情感往往是以音響、節奏以及不同的旋律來表現的。學生不僅可以從音樂的欣賞中感受到音樂自身的情感,往往會將情感對號入座,帶動自身的情感,因此,對于中學生而言,音樂欣賞是一個展現自我的情感的媒介。
音樂教學活動中,音樂通過聽覺帶動學生的情感,從而達到共鳴,也就是說,中學生在進行音樂欣賞的時候,必須要從音響感知入手,同時,也將音樂音響以及結構形式作為音樂欣賞的直接對象,通過音樂的節奏對比,音色的不斷變化引發情感體驗和想象聯想,一旦學生在欣賞音樂時達到了這一境界,往往需要表達,而此時,課堂往往是一個表現自我的平臺。因此,筆者認為,在音樂欣賞課堂上,教師有必要帶動氛圍,引導學生不斷的展現自我個性,只有個性得到解放、發展,學生才能全身心投入,從而加深對音樂的印象,最終完成教學目標的同時,讓學生能夠實實在在的有所感悟、有所收獲。
總而言之,音樂課堂的教學與其它科目不同,特別是音樂欣賞教學,它不僅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一門啟迪學生心靈的藝術,它不僅讓學生掌握基本的音樂技能,最重要的是,引導學生發現真、善、美。
參考文獻:
[1]黃菊清.實施動態音樂教學培養學生創新精神[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17).
[2]呂成霞.多項整合, 打造快樂音樂課堂[J].新課程學習(上),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