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曉俠
(江蘇省邳州市新城中學)
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指師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配合默契、密切合作、相互尊重,學生能夠聽從教師指導,并自覺地完成教師所給的學業任務,教師能夠關愛學生并熱心幫助學生在成人學業方面不斷取得進步的師生關系。新課改環境下,我們應該如何構建英語課堂和諧的師生關系?筆者認為,應該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在新課改環境下,教師在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中,教師仍然起著重要的主導作用。要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筆者認為,教師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學習的主人,教師不可一切包辦,要培養興趣點,要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變“要我學”為“我要學”,這才是新課改的精神所在。
在課堂上,不管是學生自由討論,還是小組討論都難免出現離題的問題,一個問題隨著討論的深入,可能出現任課教師預料不到的偏差,這時教師要及時引導,避免一節課偏離主題的現象發生。
課堂是千變萬化的,一個好老師課前不僅要備教材、備教法,還要備學生。事先預知你提出的某個問題讓小組討論或學生討論可能出現的情況。但教師不是萬能的,不可能預知討論中會發生什么情況,所以面對新問題,教師要運用自己的知識儲備,合理、妥善地解決隨時出現的問題。這就用到了教師的教學機智。
學生大都喜歡語言生動活潑的教師,教師自己面帶笑容就能拉近和同學們的距離,不能老是板著臉上課,特別當學生回答不上或回答錯誤的時候。這樣能減輕學生的緊張感,有利于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每次考過試,不論大考還是小考,筆者都要和同學們進行交流。討論易錯題的失分情況,及時指導學生的學習及努力方向。老師還要善于點撥,積極幫助學生,提供方式方法,完成既定的學習目標。
杜威重視兒童的天性,強調“做中學”,以現實化、生活化的教學取代傳統的課堂講授,以兒童的親身體驗代替書本知識,以學生的主動活動代替教師的主導。在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方面,筆者認為,指導學生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知識就是力量,現代社會的競爭就是科技的競爭,就是知識的競爭,所以要教育學生熱愛科學,有一顆求知的心。
學生和教師有時發生沖突,在于相互看不慣對方的行為、言語等。學生具備了一定的素質,是師生關系融洽的前提和保證。
特別是在高三后半學期,有個別學生不喜歡跟著教師的步子走,喜歡按照自己的學習和復習的路子走,結果可能“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學生要虛心接受教師的指導,甚至是批評,每次考試失敗,要多反思自己的不足,不能老是埋怨教師沒講到,等等。
在英語中“合作”譯為“cooperation”。合作學習可譯為“cooperative learning”。教師是外因,學生是內因。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是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我們高中英語教師只有與學生團結協作,攜手共進、聯手耕耘,一步一個腳印,努力達成每一節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目標(子目標),最終實現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總目標——學生出色地完成了高中三年的英語學習任務。要共創英語課堂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還要注意師生的努力要形成合力。在具體的課堂活動中,學生要積極主動地思考、討論,教師要因勢利導,讓課堂像溫馨的家園一樣,體現民主和諧的氛圍。為了完成具體的教學或實驗任務,不能靠個人單干,俗話所說的教學相長就是這個道理。就教學結果或實驗結果而言,師生還要將取得的結果進行分析,找出不足,共同努力,真正成為學習過程中的朋友和伙伴。當然,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不是與學生一團和氣,遷就學生,而是嚴愛結合、嚴愛有度。和諧的師生關系,是體現“又有民主又有集中”的師生關系,是高中英語有效教學的有力保障。
以上是個人的一點淺見,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我們還要認真總結,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和與學生融洽的相處之道,以便在新課改環境下建立更融洽的師生關系,打造高效課堂。
赫爾巴特.普通教育學[M].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