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的經濟體制在當前的大形勢下也有很大的變化,很多的方面都呈現出全新的發展態勢,在我國經濟這方面,尤其是會計行業,也在進行積極的改革和創新,在我國,在會計行業的新規中,與公允價值相關的內容被放到了減值會計里面,在具體的怎樣將與公允價值相關的內容添加到兼職會計中,也可能會面臨許許多多的問題,比如將公允價值看成是計量目的亦或是計量屬性,這樣做的意義是為了更好的判定資產減值的狀態,與此同時,也能更加全面的分析減值價值。這篇文章從會計計量邏輯基礎、會計計量計價基礎等方面對公允價值會計與資產減值會計之間的關系做了比較全面而系統的介紹。這樣就可以很好的體現會計的計量規定等各個方面的內容。公允價值會計所具有的意義是使會計信息更具相關性,資產減值會計的意義是使會計信息更具可靠性,公允價值會計與資產減值會計之間既有緊密的聯系,又存在著本質上的區別,它們兩者之間的聯系在于它們體現的都是一種價值觀,但是他們兩者的計量目標的側重點是不相同的,不能一概而論。
關鍵詞:公允價值會計;資產減值會計;計量基礎;關系分析
一、公允價值會計與資產減值會計之間的聯系
1.公允價值會計與資產減值會計都是一種在價值觀上的表現,FASB在1978年通過邏輯演繹建立了財務會計概念框架,實現了“成本觀的”財務報告模式轉變為“價值觀”的財務報告模式,它所提出的理論概念框架的起點是“決策有用性”。我們都知道,成本思想面對的是以前的內容,它只需分析特定要素的交易等活動就可以了,這個時候在計量資產等時,我們參考的都是具體存在的利潤,這個時候我們一般不對它開展動態調節活動。而價值觀思想所面臨的是今后未來的發展,它不僅包含了開始的計量內容,也包含了之后的計量內容,它扮演著統籌總體的角色,在計量時參考的是預線估算的利潤。公允價值會計與資產減值會計之間計量基礎一致。它們都是對資產公允價值的估計,估計的方法都是用的公允價值的三層估計技術。
2.公允價值的思想在資產減值會計中有一定的體現。在當前這個階段,通常我們在計量資產減值時,大多都是按照以下兩個步驟來計量的,首先是我們要對它進行評判,然后再對它進行計量。它們都涉及到了公允價值的內容。當我們在進行比較具體的評判時,通常會將市場價格持續的降低,并且在比較短的時間里不會再次上漲,這有利于減值的觸發。當要在具體的計量時,要同時參照國內與國外的計量標準和依據,我們參考的內容都是當時的市場價位當在判斷是否要進行給予的時候。
二、公允價值會計與資產減值會計之間的不同點
1.公允價值會計與資產減值會計所重視的方面不一樣。公允價值的重要性是為了解決現在形勢下日益發展的金融產品所必須面對的計量問題。但是與此同時,公允價值同樣也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擾,比如市場的氛圍怎么樣,國家的法規條例以及與之相關的科技要素等等,所以公允價值僅僅是一種結合金融產品而存在的屬性,它的真正的存在的意義不能夠體現出來。
2.公允價值會計與資產減值會計的計量邏輯基礎是不同的。在國際財務報告會計準則13號的相關規定中指出,公允價值指的是在市場參與者之間在計量日的有序交易中出售資產所收到的價格或者轉移負債支付的價格,公允價值實際上是面對市場的價值。而資產減值會計的會計計量邏輯基礎是計量主體資產減值的定義指的是當我們運用并且獲取資產時,可能會形成許多我們沒有辦法估計到的不良因素,此時,對它開展的價值測評活動的具體形態間就會出現一些不同程度的差異當我們在獲取資產時。在當前的階段,判定減值現象和計量減值的具體數值是減值會計所必須要處理兩個問題。我們判斷資產可能發生的資產減值跡象需要從外部信息的來源與內部信息的來源者這兩個方向來進行判定。
3.公允價值會計與資產減值會計的計價基礎存在不同。公允價值主要體現的是計量日市場參與者對于資產或者負債有著一定聯系的、未來的現金的流入量與流出量所進行的預期。目前公允價值的定義指的是計量市場的參加人和參加人彼此在產生交易,售出資產以及將負債轉變時的價位。通過對它的分析我們可以知道,它的計價前提是交易完成時的而資產減值會計在進行計價時,參考的前提是減值會計相關的內容,它主要是對不一樣的觸發要素開展的減值活動。減值的預估價一般是根據比較高的數值來判定的,它是謹慎性思想減值的體現。
三、資產減值會計與公允價值會計之間的協調統一
公允價值會計所強調的方面是信息的相關性,而資產減值會計所強調的方面是信息的可靠性。這兩種會計理念的分離可能將會導致資產減值會計只是公允價值會計的單向行為,它僅僅能夠計量資產減值行為,但是不能夠計量資產增值行為。所以,應當以公允價值計量標準作為資產減值的計量依據。從會計學的角度來看,我們不應當高估資產,凡是無法可靠計量的資產都不應當計入到資產當中。
四、結語
通過對上文的分析我們可以知到,公允價值會計與資產減值會計之間既有不同的地方,也有相互關聯的相同點,它們之間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因為在一定程度上,它們是一種價值觀念的體現。但是,它們兩者之間又并不是完全一模一樣的,當它們在計量時,目標是不一樣的,另一方面,它們的邏輯思維也有比較大的差異,計價的參考要素也不一樣,通過本文的分析,要實現公允價值在資產減值會計中的運用最根本的方法就是重新對公允價值進行定位,我們可以說公允價值會計和減值會計兩者并不是相同的。在本質方面,我們可以了解到,公允價值對決策人制定決定有很大的幫助,不過它在具體的計量時還面對各種各樣的不利現象。只要我們合理的論述公允價值,它就可以被很好的應用到減值會計當中。
參考文獻:
[1]李帥,張婷婷,楊瀾.商貿會計的計量方法與其他領域方法的異同點——公允價值計量與資產減值計量的統一[A].會計準則發展——第六屆會計與財務問題國際研討會論文集[C].2013,12:64-65.
[2]李永鵬.資產減值會計的改進——基于公允價值會計和資產負債觀[A].中國會計學會會計基礎理論專業委員會2011年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11:19-21.
[3]徐晟.金融穩定性與公允價值會計準則的優化——基于動態減值準備的思考[A].轉型經濟下的會計與財務問題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9,5:14-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