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菲菲
【摘 要】目前,國內關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研究顯示出學理性不足而感性有余的問題,而在一些具體的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中又存在著借鑒性有余而原創性不足的特點。倪娜博士在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整體性的問題域和方法論》一書,便是對這一現實困境與理論難題的一種積極應答。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 ? ?整體性 ? ?新思路
思想政治整體性最基本的內涵是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但是對思想政治教育問題的研究卻不僅限于此。對于思想政治教育來說,最根本的是,思想政治教育這一活動所包括的諸要素都積極參與到這個生動而具體的運動中,并且,脫離這個整體性的原則和規律,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本身都失去了存在的前提根據。在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的各種統一的矛盾運動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整體性問題是極其重要的。倪娜博士在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整體性的問題域和方法論》一書,便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整體性問題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一、立體的理論體系
該書打破了傳統的研究方式,回歸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本性中,既有前提追問又有現實把握;既有整體考量又有橫向對比;既有理論淵源又有現實反思;既有問題域又有方法論的指導,從思想政治教育的整體性視野中吸取精華。全書分別從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追問、內容反思、機制解析、規律探索、實踐方法等方面來展開研究,共五章,以多維的角度,從辯證的視角,在對思想政治教育整體性的研究與反思中,對確證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教化屬性具有深刻的意義。它的最為可貴之處在于: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體觀念,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各個部分展開基礎理論研究,并明確提出了“回歸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本性”這一新的研究思路。與以往一些學者只在體系上建構思想政治教育的整體性不同,作者則另辟蹊徑,以整體的視野開拓了一條全新的研究路線,即從教育理念層面,借助哲學的視野和方法,通過對整體性問題所關涉的廣闊領域、所追溯的基礎問題的研究與反思,實現了對思想政治教育人文教化屬性的進一步確證。這種立體化的研究體系,完全打破了以往單一的線性研究。
二、多維的研究視角
首先,作者是以問題域與方法論二者有機結合的方式來理解和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整體性問題的,這種思路改變了在相關范疇理解上的形而上學思維方式,向我們展示了對思想政治教育整體性研究的一個新視角,即:理論與方法的有機統一。正如作者所言“問題域的轉型一般遵循兩種路徑,一是新的研究對象和研究主題的確定,二是研究范式的轉換”(P22),而過分關注特定情況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細節問題,詳盡而煩瑣地描述現象,又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流入具體的方法論領域,拋棄了其固有的真理性理解和價值性追求。作者則是通過轉換思想政治教育者整體性的研究范式來實現其問題域的拓展的,以致思的方式從思想政治教育的歷史維度與現實生存模式中豐富我們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理解。《思想政治教育整體性的問題域與方法論》分別從兩個維度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整體性的內容、方法、機制和規律,但它們并非彼此割裂,而是內在的統一在一起的。
其次,作者對思想政治教育整體性問題的研究并沒有局限于單純的元理論的研究,而是以思想政治教育的整體觀念為基點,主要以人的實踐本性為現實根據來展開的。思想政治教育以人為目的,蘊藏著對人的生成、發展和完善的功能,人的問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問題和根本問題。馬克思主義思想政治教育科學地揭示并論證了人的實踐本性,而實踐的構成視野、實踐的方法論原則和實踐的價值追求推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整體性存在及發展。正是基于對實踐基礎上的整體性的充分理解和不斷反思,思想政治教育有了自己的學科范式,形成了其科學的形態。
再次,作者以哲學思維研究這一課題,通過致思的方式,在知識與方法、灌輸與啟發、教與學、書本知識與社會生活的關系及運動等方面對思想政治教育整體性問題進行了思考與追問。在梳理思想政治教育整體性所關涉的領域和問題的基礎上,認真審視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整體性的學理取向、現實取向與人文取向。這豐富了我們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的理解: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既要加強現有理論演繹的力度,又要增強建構分析范式的自覺意識,堅持理論與方法相結合的研究取向,以期推動并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時效性與科學性;其次,隨著全球化、信息化的飛速發展,從傳統的“教育實踐活動”意義層面去理解思想政治教育,顯然已經越來越不適應現代社會的需求,而思想政治教育從一種教育實踐活動向一種社會實踐活動的轉變,便是適應時代發展的現實需要;再次,文化作為思想政治教育這種特定文明成果的傳遞、傳播、踐行的基本載體,即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教化的精神實質決定了并實現了思想政治教育整體性的本質,實現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學性、反思性及實踐性的真正統一,為新時期的思想政治教育開辟了新的思考領域和發展維度。
三、深刻的現實意義
《思想政治教育整體性研究的問題域和方法論》一書,可以說是關于“思想政治教育整體性”問題研究的首部專門著作。該書重點是對整體性問題所關涉的領域與問題進行研究與反思,其中包括對思想政治教育整體性的內容、機制、規律、方法等內容。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一直以來都是我們進行研究的重要目的,然而作者對思想政治教育整體性這座大廈的每一部分進行研究,更為重要的是她更加注重于通過這種方式來挖掘思想政治教育領域自身的特色和原創性,以期實現思政教育的科學性、反思性及實踐性的統一。
該書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實踐意義,其學術理念和應用思路可謂獨樹一幟。“思想政治教育整體性”研究,在學界剛剛起步,是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前沿的重要課題之一。倪娜博士以哲學思維駕馭這一課題,立意頗高,整體框架安排哲學味道甚濃。該書的出版有利于推動思想政治教育整體性的研究進展,同時也開拓了該問題域研究的一個全新的視角,改變了以往的重感性研究而輕學理性研究、重借鑒性而輕原創性的研究思路和方式,為該領域的進一步研究提供了借鑒。
【參考文獻】
倪娜.思想政治教育整體性的問題域和方法論[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