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洪義
摘要: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使得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學校教育作為培養人才的重要途徑,自然也應與時俱進,摒棄傳統的填鴨式教學、題海式教學等,結合新教育背景,以學生為中心,開展多元化的課堂教學,借以來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本文以小學數學為例,著重探究新背景下如何實現小學數學有效課堂教學。
關鍵詞:新背景下 小學數學 有效課堂教學
小學數學作為基礎性學科,其教學目的在于引導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同時,增強綜合素養和技能。然而,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往往制定固定的教學目標,甚至到了高年級開始采取題海戰術等,在思路上很容易受“知識與技能”的束縛,而忽略了教學主體本身。這些與新背景下倡導的教學方式是相悖的,是不科學的。對此,筆者認為教師在教學中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小學數學教學內容為基準,創新教學模式,以多元化的手段來強化教學,促使學生全面健康地發展。在此,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粗略地談一下新背景下如何實現小學數學有效課堂教學。
一、構建生活化課堂教學
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指出:“要重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我們知道,小學數學許多知識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原型,而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運用學會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小學生的思維還處于形象思維發展較為完善的階段,對于真實的、較為直觀的生活內容能夠更容易接受,更容易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對此,筆者認為在教學中應結合實際情況,適當地將教材內容轉化成為學生熟知的生活常識,這既能讓學生感到熟知,又能夠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數學的實用性,進而增強自己學習數學的主動性。如在學習“圓錐的體積計算”時,我將教材中的內容轉化成為生活中最為常見的事情:一個圓柱型的水杯、一個圓錐性的倒杯,將圓柱倒杯的水倒入到圓柱型水杯中發現需要倒三次才能夠滿,引導學生總結這個生活常識說明了什么?學生很快就聯想到了圓柱型的體積是圓錐的3倍,反過來說,圓錐的體積是圓柱體積的1/3。這樣,很順利地就引導學生總結出了圓錐的體積公式:V=1/3sh。實踐證明,構建生活化的課堂教學,能夠引導學生主動思維,強化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運用。
二、注重教學過程中師生的互動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和共同發展的過程。”課堂教學本身是動態的,新背景下倡導課堂教學中動態的有效生成,即強化教學要主動對學生交流、思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方面的培養,讓學生通過互動能夠充分發揮自我,學會學習等。新課程提出“以學生的終身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筆者認為,教師應以生為主,優化教學手段,利用一切可以開發和利用的教學資源,采取多元化的方式來誘發學生主動參與互動,進而升華互動,讓學生在互動中提升自我,凸顯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教學中,筆者發現小學生對于教師的職位和工作很是羨慕,嘗試著開展“換角色”教學,即讓學生當“小老師”進行備課、講課,感受教師的辛勤和教學思路,教師則作為“學生”的角色,來感受學生所需要的是什么,相互互動、溝通,加深彼此間的了解。這樣做,教師能夠更好地掌握學生成長規律、學習需求等,學生則能夠體會到自己想要什么樣的學習等,深化了互動教學,有助于學生明確自己的發展方向。
三、開展游戲化課堂教學
中國近現代教育家陳鶴琴曾指出:“游戲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活動,不管年齡、性別,人們總是喜歡游戲的。”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小學生的思維發展還處于基礎性階段,適當的游戲能夠激發學生的參與主動性和興趣。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說過:“寓教于樂。”現代社會中也不乏這樣的例子,如現在的動畫片注入了很多的知識內容,孩子在看動畫片的時候就能夠主動去認識拼音、漢字、數學知識、英語知識等,且他們的學習興趣頗高。對此,筆者也嘗試開展游戲化的教學,希望通過借助游戲本身來潛移默化地強化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即將教學內容轉化到游戲中去,讓學生在游戲中感受、學習、掌握數學知識。如在學習“角的認識”時,我開展了“拼圖游戲”,即讓學生就自己的生活常識,對各個角進行“找角”“做角”“剪角”“摸角”“畫角”等,讓學生邊玩邊認識角邊感悟生活中角的存在和作用,達到了寓教于樂的目的,學生在“玩”的同時掌握了相關知識,激發了深入學習的興趣和欲望,從根本上提升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四、實施開放式課堂教學
新課程提出:動態的、開放的教學過程是推動學生自主探究、提升技能的最佳途徑。課堂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教學目標在于激發學生的主體能動性,而學生只有在開放的環境中才能夠真正自由暢想,拓寬自我思維的范疇。對此,筆者認為,教師很有必要結合數學的特點實施開放式的教學,從思維和行動上對學生適以“自由”,即鼓勵學生更好地表達自我,更深入地探究知識,提出新問題等,活躍學生的思維。如在學習“統計圖表”時,我給予學生自由,不拘泥形式和內容,讓學生自主地對自己所想要調查的事或者人或者其他進行統計,形成圖表,充分展示學生的主體性作用。與此同時,實施開放式的評價來為開放式教學“保駕護航”,即將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形成過程納入到評價內容中去,拓寬評價體系,采取學生之間、師生之間互評以及自評等多種手段來確保評價的開放、公正。雙管齊下,確保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生成。
總之,新背景下有效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是以學生為主的,所采取的教學手段也都是為凸顯學生的主體性作用而服務的。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我們在教學中應結合新教育背景的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多元化教學,以保證學生能可持續地學習、探究數學知識,深化學生的綜合技能和素養。
參考文獻:
[1]胡開用編著.基于游戲的小學數學自主探究式教學[M].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2]高嵐嵐著.全新開啟學生自主創新的大門——教育游戲設計模式構建教學[M].廈門大學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