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運麗
摘要: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發展,小學數學課堂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變得更加自由、生動、靈活,使得學生能夠在和諧、愉快的學習環境中積極主動地探究數學知識的奧秘,促使數學課堂教學取得了可喜的效果。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努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我們的數學課堂充滿了無窮的魅力,引發學生的思維,感受到數學的意義和價值,從而主動地去學習數學。那么,怎樣才能讓數學課堂生動起來呢?
關鍵詞:數學教學 ? 創新能力 ? 實踐能力 ? ?培養 ? 方式
一、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心理特點
對于小學高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已經具備了分析、表達、判斷、推理的能力,對新事物充滿了好奇心和求知欲,有著強烈的表現欲望,并且希望能得到教師和同學的贊揚。但是他們的思想還不太成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不能保持太長時間,還是以形象思維為主。因此,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征,一方面利用比較生動、形象的事物,激發學生的興趣,引發學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要千方百計地為學生創造機會,為他們展示自我創造條件,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暢所欲言,快樂地表現自己。
二、做好備課工作
備好課是成功課堂的基礎條件,備課工作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這樣才能使學生樂學,有利于知識的遷移。其次要備重點和難點。在教學中,首先教師要明確本節課的重難點,并以其為中心展開教學活動,引導學生深入理解重點和難點。難點要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教學內容來確定,抓住問題的關鍵所在,有效突破難點。教學目標的實現要遵循由淺入深的規律,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
三、從學生的興趣和生活實際出發,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
數學知識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有著密切的聯系,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實施,教材也進行了創新。教師要把學生所熟悉或者感興趣的生活實例滲透到數學課堂中,這樣學生才會實現樂學;也可以鼓勵學生舉一些數學知識應用于生活的例子。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教師要根據學生這些特點,充分發揮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在數學學習中的作用,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把“學”和“玩”有機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才更容易保持長久的注意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四、通過動手實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素質教育的最終目標就是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所以只有讓學生自主去探究知識,動手實踐操作,得到更多的情感體驗,獲取新的知識,才能將這些知識靈活地運用到生活中去。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由于小學生的抽象思維還不成熟,因此,教師要通過直觀性的圖形或者物體,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積極動手實踐,并教給學生實踐的技巧或者方法,學生在做一做、比一比、改一改的實踐操作基礎上,啟迪學生的智慧,激發學生的思維。只有給學生動手實踐的機會,學生的學習興趣才會更加濃厚。
五、構建輕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
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教師和學生的雙邊互動交流是和諧而愉快的,教師和學生都有充分展示自我的機會。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有時候會安靜地思考,有時候會激烈地討論,有時候會竊竊低語。學生暢所欲言,有總結發言的,有糾錯的,有補充的,有評價的。教師針對學生個性的發言,會給予表揚和鼓勵。對于表現較差的學生,教師要投以鼓勵的目光和啟發性的語言以激活學生的思維,增強學生的自信,學生自然敢說敢做,個性能夠得到充分展示。比如在學習分類這一節的時候,學生了解到分類的概念以后,可讓學生動手實踐操作,自主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教師讓學生準備20支顏色、長短不同的小棒,讓學生自主去分類,看誰分得又快又準。學生爭先恐后進行分類:有的學生按照顏色來分,有的按照長短來分,也有隨便亂分的。然后教師讓學生說明這樣分的理由,說不上理由的學生教師要給予指導。學生在自主活動中,能夠積極思考,主動實踐,使得綜合能力得到提高,并形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六、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學習對學生來說會很辛苦,數學本身具有很大的抽象性,因此,學生學習起來會感到枯燥無味,尤其是計算題和應用題,學生在理解上和接受上有著很大的差異性。同樣的一道計算題或者應用題,有的學生幾分鐘就能計算出來,而有的學生卻用的時間很長,甚至有的學生還不能正確計算。如果教師不能給予指導和幫助,這部分學生就會逐漸失去信心,這樣數學學習對他們來說就變成了一種壓力,在課上分散精力,做一些和學習無關的事情。數學教師要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和發展,當學生困惑的時候,教師要熱情地幫助他們,使他們體驗到學習的樂趣。
七、善用激勵性的評價語言,創建充滿生機的數學課堂
作為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成功的機會和條件,對待學生要一視同仁,尤其是后進生,教師不能歧視他們,相反要多關心他們,幫助他們,想方設法消除他們的畏懼心理,對學生在學習中的表現,要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要用激勵性的評價給學生帶來自信,使學生敢想敢說,敢問敢做。這樣的課堂教學充滿了生命的活力能夠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展現,進而迸發出智慧的火花。比如在練習的時候,如果哪位學生在教師規定的時間內正確完成了練習,教師就要獎勵給每個學生一朵小紅花,還要主動和他們說其他學生不知道的悄悄話,學生受到了鼓舞,學習的積極性自然就調動了起來,他們會進一步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從而使數學課堂變得生機勃勃,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通過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為學生創設有探究價值和挑戰性的問題情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鼓勵學生動手實踐,在實踐中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意義和樂趣。這樣,學生不僅能夠自主探究新知,還掌握了學習的方法和技巧,獲得了更多的情感體驗,增強了學好數學的信心。
參考文獻:
[1]常汝吉主編.數學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7.
[2]章曉蓉.對小學數學教學的幾點建議[J].教育教學論壇,2009(9).
[3]馬云鵬主編.小學數學教學設計.長春出版社,2004.
[4]林良富主編.課堂教學生活化的實踐與探索.寧波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