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斐
摘 要:群文閱讀是語文學科課堂教學改革的一個新趨勢,是一種新型的閱讀教學模式,它能幫助學生提升閱讀能力、提高閱讀的質量和效率,也能幫助學生拓展思維,全面發展學生的整體學習能力。傳統閱讀模式已無法滿足新四有學生的閱讀要求,應擴大學生的閱讀面,多讀書,因此探究群文閱讀的價值、群文閱讀教學素材的引導開發以及相應的教學策略,能加深學生對群文閱讀意義的理解,對提高學生的整體學習效率和綜合能力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傳統模式;教學策略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課外閱讀總量達到405萬字,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讀整本的書。傳統的閱讀教學模式是一種應付式教育,學生只能在課堂上獲得老師所講的課本內容,這種模式越來越不適應當今時代對四有新人的發展要求。探討新的閱讀教學模式以增強學生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是培養四有新人的關鍵。而群文閱讀可以彌補傳統閱讀教學模式的不足,對擴大學生的閱讀面,提高綜合素質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一、探討群文閱讀教學模式的價值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獲取語言文化知識、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的最佳途徑就是閱讀,閱讀是學習語言的重要技能。而群文閱讀要求教師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引導學生對多篇相關聯的文章進行閱讀,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這種模式有利于拓展學生的思維,開闊學生的視野,增大學生的閱讀量,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有助于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此外,這也有利于全面提高閱讀教學的質量,從而為培養新一代的四有新人和學生的終身閱讀與發展打下基礎。
二、從素材上發掘群文閱讀模式
群文閱讀教學能夠有效消除傳統閱讀教學中學生閱讀效果不好、閱讀興趣不高、時間消耗多的弊端,是一種具有重大現實意義的閱讀教學模式。這種模式能夠把各種教育資源整合起來,多角度、立體化、全面地進行德育,將知識的內涵轉變為學生的內在氣質。因此,本文從以下幾方面對群文閱讀的開發進行探討:(1)有主題地萃取文章,開啟群文閱讀聚合之門。依據相同主題多元開發當前的小學語文教材,小學語文教材中一個單元講的是同一個主題,因此,教師可以利用這一單元的主題來開展多元化教學,整合出相同主題的文章來讓學生閱讀,這樣可以使學生產生對該話題的學習興趣,并對此主題有多角度、全方位的深入認識和了解,豐富學生的閱讀體驗和自身學識。例如,在學習《壺口瀑布》時,不僅要結合本單元的另外幾篇課文,還要擴展到同一主題的其他課文,如《黃山記》《石林》等文章進行解讀和賞析,這樣來拓寬學生的閱讀面,有助于知識的積累;(2)從文章結構上使群文有機結合起來。任何課文都是各有特點且結構分明的,教師可根據文章結構特點合理進行舉一反三式群文閱讀教學,有效地呈現多篇文章,讓學生串聯起來閱讀。如,先指導學生閱讀《小壁虎借尾巴》,理解小壁虎分別向小魚、老牛借尾巴的經過,再指導學生閱讀《漁夫和金魚的故事》《七顆鉆石》等一組文章;(3)從相同作者角度有效地整合課文,使群文功效真正得以發揮。依據同一作者將代表作品進行整合,將方便學生了解更多的作者生平和時代背景,更能感受作者的寫作風格,加深對作者和文章內容的印象。如,學習李白的詩歌《贈汪倫》時,教師可以推薦學生學習李白的詩歌《靜夜思》《春夜洛城聞笛》等,這樣可以讓學生學到更多有關這個作者的文章,可以更多地接觸著名的優秀文學作品。
三、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在課堂上采用群文閱讀,相對于傳統課堂閱讀模式來說,大大縮短了閱讀相同課文的時間,并能提升學生的閱讀速度與效率。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上開展群文閱讀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設計問題,展開自由閱讀
這是為了引導學生先形成自主獨立閱讀的學習能力,培養知識概括和分析能力,這與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相比,能留出更大的空間讓學生閱讀其他相同主題的文章,這無形中就增加了學生的閱讀量。如,學習《只有一個地球》時,補充《沙漠中的綠洲》《特殊的葬禮》這兩篇文章,可設問題:三篇文章有什么不同?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相同之處?然后進行小組討論互動。
2.圍繞主題,書寫學習心得
在課堂上讓學生圍繞相同主題去閱讀整合的相關文章,然后讓學生發表言論,互相交流,課后再讓學生以稿件形式寫下,以加深對課文的認知。
3.對比學習,激發學生求知欲
如,學習《美麗的小興安嶺》時,可對比同一單元的《富饒的西沙群島》,這樣既能節省課時,又能在一節課內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并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群文閱讀能最大限度地給學生自由學習的空間,給小學語文帶來一片新天地。
參考文獻:
[1]李慶忠.小學群文閱讀的價值及教學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11):194.
[2]宋春曉.群文閱讀教學策略面面觀[J].語文學刊,2014(24).
[3]伏鳳林.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探析[J]. 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09):93-94.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