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芳珍
【關鍵詞】 初中英語;信息技術;教學方法;教學理念;角色;教學容量;視野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14—0055—01
信息技術集視頻、圖像、文字、圖形、動畫、聲音等功能于一體,表達的信息量大,創設的情景真實形象,生動感人。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巧妙恰當地利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可以使靜態的教學內容變為動態的畫面,可使枯燥的英語知識變得生動而又具體,使學生在愉悅的狀態下主動地獲取知識,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一、改進教學方法
教師通常是信息技術的應用者,課程的設計者和開發者。教師要盡快適應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與需要,通過不斷的學習,提高自身對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在現代網絡教育高速發達的背景下,教師要借助網絡資源,制作信息技術課件,不斷充實英語教學方法。教師要借助信息技術創設教學情境,制作各種形式的信息技術課件,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比如,利用幻燈片制作課件等。教師要借助開放的網絡環境,學會利用現代教育資源,優化自己設計的課件。借鑒教育資源庫中其他教師的信息技術課件,對自己課件設計的不足之處進行改進。由于學生們對網絡都非常感興趣,英語教師可以考慮在教學中選擇合適的網絡流行用語應用于教學,拉近師生間的距離,營造融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不再抵觸英語教學。
二、轉變教學理念
現代教育理念要求初中教師要運用現代化的教育理論及信息技術。在教學中,教師要通過理論與技術相結合,借助先進的信息技術,對英語課堂教學進行設計、評價和管理,以便實現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盡可能達到教學效率的最大化。教師是英語課程的組織者與領導者,必須要樹立現代的教育思想觀,轉變傳統教學觀念,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初中英語課程探索、構建新型教學模式,營造現代教育技術及資源環境,建設起現代化的初中英語教學體系,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社會培養新型人才。
三、轉變學生角色
在初中英語的教學工作中,要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觀念。必須充分尊重學生,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在課堂上要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機會和條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使教學知識更容易被學生理解和掌握。學生要在教師的指導下,能夠利用教師所提供的資料或是自己所查找的信息資源進行個性化或協作式的互動英語學習。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相結合,既豐富了教學內容,以“高密度”、“快節奏”的方式在課堂中呈現較大的信息量,加快學生的反饋速度,又有助于學生開闊視野、擴大知識面。對一些比較抽象的內容,還可以為學生提供直觀形象的場景,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收集相關的圖像、視頻、錄音材料等素材,既豐富了課堂內容,也更生動地從多種感官渠道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接收。
四、拓展學生的視野
互聯網為教學提供了很多有效幫助,使我們的教學活動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尤其在課堂教學中拓展了學生的視野。多媒體技術使得英語知識既能看得見,又能聽得見,還能動手操作、聯機互動。如此生動直觀,很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創造良好的學習情境,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教師應充分運用網絡資源,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機會。豐富的網絡資源可以克服實物教具不足的局限性,使學生真正做到自主學習,體現小組協作學習的作用。在傳統的英語教學中,最常用的教學模式是教師講、學生聽。而實際上,我們可以更充分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中來。比如,讓學生運用網絡資源做資料收集工作;利用現代化技術讓口語較好的學生作示范……更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發揮學生的創新能力,使學生的學習視野變得更加開闊。
五、增大了課堂的教學容量
在傳統的英語教學中,老師要在黑板上呈現所有的重點單詞、句型、語法等,密密麻麻的板書占用了教師相當一部分課堂教學時間,這使得教學變得相當繁鎖、費力、耗時。而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教師在課前將所需板書、板畫、作業等內容制成課件,在教學中展示出來,就節省了課堂板書的時間,能在上課時,呈現更多的知識,既清楚又規范,圖文并茂,開闊了學生視野,又擴大了課堂信息容量,從而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輕輕松松學到更多的知識。
總之,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結合給英語課堂教學改革注入了新鮮的血液,為我們的英語課堂教學改革提供了契機,注入了新的活力。
編輯:趙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