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天明
【關鍵詞】 物理教學;學生;創新能力; 培養
【中圖分類號】 G63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 14—0056—01
當今是知識經濟時代,只有知識的不斷創新,才能推動科技、經濟不斷地向前發展。教育是知識創新、傳播和應用的重要基地,也是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人才的搖籃。物理教學,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有著學科的優勢,也應該擔負重要的責任。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踐就如何在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談幾點自己的做法。
一、注重課堂實效,滲透創新意識
創新能力的培養和養成需要學校長期、廣泛地在日常物理教育課堂中為學生灌輸,從而使中學生將物理問題看成是一種良好的興趣和能力,應該將物理教育課堂中創新能力培養納入課本之中,讓學生從小就具有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意識。物理教學來源于生活及社會實踐,用途也是非常廣泛的。要想搞好初中物理教學,對學生進行創新能力培養,就要探索輕松、和諧、有效的教學方式,以中學生為本,從認知規律出發,根據物理教學各分支的特點和學生的專業特點,靈活采用教學方法,在打好物理教學基礎的同時,加強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二、巧用課堂提問,營造創新氛圍
物理教師的合理選用與課堂氛圍的渲染是關鍵。教師要以身作則,為中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各個學校在選擇物理教師時,要考慮其本身的創新能力。只有具備良好的物理水平和創新能力的教師,才能使中學生受其影響。而提出啟發性的問題是教師施加影響的有效途徑,課堂提問是教學過程中的必要手段。實踐表明,在教師提出一些具有啟發性的問題時,學生的思維跳動最為活躍。教師在進行物理教學中,可按以下幾種方式提問。
1. 設想性提問。針對所教物理內容,讓中學生在面臨相同的環境的情況下,提出各自的設想。
2. 發散性提問。發散性思維是主體從已知的條件出發,對一個問題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向、不同層面運用推測、聯想、假設等形式尋找并解決問題的一種思維方式。教師要根據所教內容,讓學生進行多方面、多角度、多層次的發散性思考。
3. 質疑性提問。根據課本和實際,挖掘教材中的亮點,在可提問之處向學生精心設置疑問,引導學生對所學習的內容進行更深切的思考。
三、改革教學方法,培養創新能力
物理理論課在中學物理教育中是一門極其重要的課程,要加強物理理論課的建設,充分發揮物理理論課在提高中學生創新能力方面的“主渠道”和“主陣地”作用。在物理教育課上,授課者要改變傳統的說教式、灌輸式的教育模式,要充分運用多媒體、多功能的教學手段,打造活潑、生動的課堂。適當地組織課堂討論,進行社會熱點分析,將理論與實際結合起來,使其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做到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為了提高中學生的物理創新能力,各學??梢杂杏媱澋亻_展學生親自參與的以“物理教學教育中創新能力培養”為主題的知識競賽與演講,舉辦這些活動可以使中學生在活動中進行思考和反思,將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使中學生所學到的書本上的知識在活動中融會貫通,逐漸樹立中學生心中的創新能力培養觀念。
四、利用多媒體,培養創新思維
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飛速發展,信息技術也迅速發展,多媒體教學已經走進了課堂。想要更好地進行物理教學的講解,就要充分利用學校的多媒體設備,在實際教學中,做一些學生們喜歡的動畫等,使學生們不再靠乏味的黑板和想象學習。進行多媒體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們更有效更快速地獲取知識,并且使知識在學生腦子中根深蒂固,生動形象的多媒體教學能夠幫助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多媒體教學不僅能夠使枯燥的物理教學變得生動、形象,還能夠為中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提供很好的幫助,提高中學生學習物理的信心和興趣,使中學生更快地突破學習中的各種難關。
總之,作為基礎教育的物理教學要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結合初中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物理學科的本質,注意啟發學生用學過的知識、技能、方法來理解分析并且解決新問題,在教學中重點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學生是社會的希望,是社會的主力軍,只有培養出具有創新能力的高素質的人才,社會才能不斷地進步和發展。
編輯:郭裕嘉